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0443发布日期:2020-11-19 19:3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浇注灌注桩时,由于混凝土结构上下密度不均,导致桩顶密度较低、强度不足,因而一般将实际灌注桩顶标高设置为高于设计标高0.5~1.0m的高度,凝固后将多余的桩头凿除,以保证最终的桩头砼强度。现有技术中,破除桩头一般采用人工破除和机械破除,这两种方式具有以下缺陷:

1、对桩头钢筋破坏严重,降低了工程质量;

2、以凿击的方式对原始桩头进行破除,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包括:

底部接头,底部接头套设在钢筋外侧;

中部套筒,中部套筒套设在钢筋外侧,中部套筒底部与底部接头顶部相连,底部接头和中部套筒的内壁与钢筋之间设有润滑支撑填充层;

顶部帽盖,顶部帽盖扣设在钢筋顶部,顶部帽盖底部与中部套筒顶部相连。

进一步的,底部接头与中部套筒之间、中部套筒与顶部帽盖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

进一步的,底部接头与中部套筒之间、中部套筒与顶部帽盖之间均采用插接的方式相连,两个插接面配合设有多道截面为楔形的限位卡槽。

进一步的,底部接头的内腔为倒置的圆台状。

进一步的,底部接头和中部套筒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润滑支撑填充层为细砂填充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润滑支撑填充层能够对中部套筒进行支撑,以避免其在浇注时受压变形,从而增加钢筋抽出阻力的情况;切缝后通过吊运实现桩头的拆除,无需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破除,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大大减少了对桩头钢筋的破坏,提高了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图中:1-底部接头;2-中部套筒;3-润滑支撑填充层;4-顶部帽盖;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包括:

底部接头1,底部接头1套设在钢筋外侧;

中部套筒2,中部套筒2套设在钢筋外侧,中部套筒2底部与底部接头1顶部相连,底部接头1和中部套筒2的内壁与钢筋之间设有润滑支撑填充层3;

顶部帽盖4,顶部帽盖4扣设在钢筋顶部,顶部帽盖4底部与中部套筒2顶部相连。

进一步的,底部接头1与中部套筒2之间、中部套筒2与顶部帽盖4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

进一步的,底部接头1的内腔为倒置的圆台状。

进一步的,底部接头1和中部套筒2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润滑支撑填充层3为细砂填充层。

实施例二

如图所示,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包括:

底部接头1,底部接头1套设在钢筋外侧;

中部套筒2,中部套筒2套设在钢筋外侧,中部套筒2底部与底部接头1顶部相连,底部接头1和中部套筒2的内壁与钢筋之间设有润滑支撑填充层3;

顶部帽盖4,顶部帽盖4扣设在钢筋顶部,顶部帽盖4底部与中部套筒2顶部相连。

进一步的,底部接头1与中部套筒2之间、中部套筒2与顶部帽盖4之间均采用插接的方式相连,两个插接面配合设有多道截面为楔形的限位卡槽。

进一步的,底部接头1的内腔为倒置的圆台状。

进一步的,底部接头1和中部套筒2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润滑支撑填充层3为细砂填充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具体步骤如下:

(1)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选取长度合适的中部套筒2及内径与钢筋相匹配的底部接头1;

(2)将中部套筒2与底部接头1相连接后套入钢筋;

(3)用细砂或其他散料将中部套筒2填充密实,形成润滑支撑填充层3;

(4)填充完毕后,使用顶部帽盖4对中部套筒2内腔进行封闭;

(5)检查辅助工装后,进行灌注桩混凝土浇注;

(6)灌注桩强度达到破除强度后,准备破除桩头;

(7)在设计标高进行桩头切缝;

(8)利用机械吊运桩头,完成作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润滑支撑填充层3能够对中部套筒2进行支撑,以避免其在浇注时受压变形,从而增加钢筋抽出阻力的情况;切缝后通过吊运实现桩头的拆除,无需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破除,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大大减少了对桩头钢筋的破坏,提高了工程质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接头(1),底部接头(1)套设在钢筋外侧;

中部套筒(2),中部套筒(2)套设在钢筋外侧,中部套筒(2)底部与底部接头(1)顶部相连,底部接头(1)和中部套筒(2)的内壁与钢筋之间设有润滑支撑填充层(3);

顶部帽盖(4),顶部帽盖(4)扣设在钢筋顶部,顶部帽盖(4)底部与中部套筒(2)顶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底部接头(1)与中部套筒(2)之间、中部套筒(2)与顶部帽盖(4)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底部接头(1)与中部套筒(2)之间、中部套筒(2)与顶部帽盖(4)之间均采用插接的方式相连,两个插接面配合设有多道截面为楔形的限位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底部接头(1)的内腔为倒置的圆台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底部接头(1)和中部套筒(2)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润滑支撑填充层(3)为细砂填充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辅助工装,包括:底部接头,底部接头套设在钢筋外侧;中部套筒,中部套筒套设在钢筋外侧,中部套筒底部与底部接头顶部相连,底部接头和中部套筒的内壁与钢筋之间设有润滑支撑填充层;顶部帽盖,顶部帽盖扣设在钢筋顶部,顶部帽盖底部与中部套筒顶部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润滑支撑填充层能够对中部套筒进行支撑,以避免其在浇注时受压变形,从而增加钢筋抽出阻力的情况;切缝后通过吊运实现桩头的拆除,无需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破除,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大大减少了对桩头钢筋的破坏,提高了工程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喻振;杜闯;李想;陈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5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