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构件拆除作业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135230发布日期:2021-10-29 22:5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构件拆除作业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构件拆除作业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作为基坑支护的常见形式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基坑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部位后,需对内支撑进行拆除。常见的拆除方法有绳锯切割、动力破碎、静力破碎及爆破等。但是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处于凌空状态,施工时较常用的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稳定方式为叉车托举等,但采用现有的拆除方法破碎构件的稳定较难保证,易坠落,危险性大,很难保证现场施工安全,且坠落后的破碎构件的清除工作也较为麻烦。因此,亟需一种混凝土构件拆除作业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拆除作业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拆除方法破碎构件易坠落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构件拆除作业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5.1)确定混凝土构件拆除分段位置,并在计划切割缝处画线;
6.2)放线定位,在待拆除混凝土构件正下方固定安装底板;
7.3)在底板与每一块分段的两端之间处支设支撑柱,并将各支撑柱通过多根与之垂直的定位杆连接定位,定位杆在竖直方向上等距间隔分部,且最上端的定位杆到混凝土构件下端的距离大于相邻定位杆的间距,在两个最外侧的支撑柱与上下两端的定位杆围成的矩形四角之间支设剪刀撑一;
8.4)在最上端的定位杆上方安装多根与之平行的加强杆,每根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同一块分段下方的两根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每根加强杆、其两端的支撑柱和最上端的定位杆围成的矩形四角之间安装剪刀撑二;
9.5)在每个切割缝画线处安装切割绳锯系统,开始切割;
10.6)当任一分段两端沿切割缝画线切割完毕后,其全部重力落在下端的两个支撑柱上,吊运已切割自由的分段构件;
11.7)待混凝土构件全部拆除并吊运完毕后,拆除步骤2)至4)中搭建的临时支撑结构。
12.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支撑柱上端安装有升降杆,用于调整支撑柱高度使其上端顶紧混凝土构件。
13.在本方案中可选的,升降杆上端固定安装有两根木枋,支设好支撑柱后,调整升降杆直至木枋上端面与构件底部紧密接触。
14.在本方案中可选的,木枋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定位杆和支撑柱。
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加强杆与最上端的定位杆之间的间距,与相邻定位杆的间距相等。
1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相邻的加强杆之间的间距大于切割绳锯系统的切割绳直径。
1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步骤1)中确定混凝土构件拆除分段位置时,须至少考虑待拆除的混凝土构件材料与结构、凌空高度以及吊运用的起重机载荷。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该混凝土构件拆除作业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相比常用的叉车托举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等方式更加稳定,可以确保破除的构件不发生坠落事故,施工安全性高。
20.2、该混凝土构件拆除作业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采用多根加强杆以及多组固定在加强杆下端的剪刀撑对每一处待拆除的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分段分别支撑加强,不仅空出足够的空间便于安装切割绳锯系统,更主要的是能够在每一处分段两端切割完毕后提供可靠的支撑并且不影响临时支撑结构整体,防止切割开的混凝土分段因振动、晃动导致整个临时支撑结构受力晃动。
21.3、该混凝土构件拆除作业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可以将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切割成相近的分段,对吊运设备的选择和运用更加准确合理。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临时支撑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23.图中:1、底板;2、支撑柱;21、升降杆;22、木枋;3、定位杆;4、剪刀撑一;5、加强杆;6、剪刀撑二;7、绳锯。
具体实施方式
24.一种混凝土构件拆除作业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5.1)确定混凝土构件拆除分段位置,并在计划切割缝处画线;
26.2)放线定位,在待拆除混凝土构件正下方固定安装底板,底板可采用厚50mm的木板;
27.3)在底板与每一块分段的两端之间处支设支撑柱,并将各支撑柱通过多根与之垂直的定位杆连接定位,连接方式可以为绑扎固定或焊接或打孔螺栓连接,定位杆在竖直方向上等距间隔分部,且最上端的定位杆到混凝土构件下端的距离大于相邻定位杆的间距,在两个最外侧的支撑柱与上下两端的定位杆围成的矩形四角之间支设剪刀撑一,此外,可以在剪刀撑一经过的每一根定位杆和支撑柱处绑扎牢固;
28.4)在最上端的定位杆上方安装多根与之平行的加强杆,每根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同一块分段下方的两根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每根加强杆、其两端的支撑柱和最上端的定位杆围成的矩形四角之间安装剪刀撑二,在最上端的定位杆上方到分段之间被分割成多个支撑模块不仅能空出足够的空间便于安装切割绳锯系统,更主要的是能够在每一处分段两端切割完毕后提供可靠的支撑并且不影响临时支撑结构整体,防止切割开的混凝土分段因振动、晃动导致整个临时支撑结构受力晃动,由于支撑柱较高,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微幅的位移也有助于化解临时支撑结构受到的竖直方向以外的力,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
29.5)在每个切割缝画线处安装切割绳锯系统,开始切割;
30.6)当任一分段两端沿切割缝画线切割完毕后,其全部重力落在下端的两个支撑柱上,吊运已切割自由的分段构件;
31.7)待混凝土构件全部拆除并吊运完毕后,拆除步骤2)至4)中搭建的临时支撑结构。
32.加强杆与最上端的定位杆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为与相邻定位杆的间距相等,以提供足够的空间和独立支撑。
33.为便于安装切割绳锯系统,相邻的加强杆之间的间距宜大于切割绳锯系统的切割绳直径。
34.实施例:
35.图1所示为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的一次拆除实践中搭建的临时支撑结构,在本次拆除实践中,混凝土构件拆除分段位置的确定,根据待拆除的混凝土构件材料与结构、凌空高度以及吊运用的起重机载荷等因素提前计划,保证施工能正常进行,本次实践中,混凝土构件为常规材料,结构不复杂,便于切成若干矩形块,凌空高度约3米,起重机采用额定起重载荷10t的吊车,最终划定的分段为4段大小相等的矩形块;其临时支撑结构包括底板1、支撑柱2、定位杆3、剪刀撑一4、加强杆5和剪刀撑二6,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临时支撑结构之处在于,支撑柱2上端还安装有升降杆21,升降杆21上端还固定安装有两根木枋22,固定方式为在升降杆21顶端设有托盘,木枋22摆放在托盘上,支设好支撑柱2后,即调整升降杆21直至木枋22的上端面与构件底部紧密接触,其中木枋2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定位杆3和支撑柱2,与待切割面平行;采用该方法,构件支撑稳定,拆除工作安全有序且简单合理。
36.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37.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