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淤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2836发布日期:2022-04-09 10:4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淤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淤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农田,指农业生产的用地;耕种的田地。农田灌溉常利用江河之水,通过地面上所开之“沟”,引入农田。水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有干渠、支渠之分。干渠与支渠一般用石砌或水泥筑成。淤泥是一个汉字词汇,又称淤渣,指的是在静水和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含有机质的细粒土。
3.水渠使用时间长了,会有淤泥沉积,淤泥沉积在水渠内,导致输水不畅。但是通常情况下农田水渠窄,清淤不便,现有的淤泥处理装置,由于农田的地势起伏不定,在淤泥处理装置工作时,装置没法自适应地势变化,因此很容易造成淤泥处理装置倾斜,而影响处理效率,而如果选用手动清淤,则效率低,费时费力,操作十分不便。另外由于现有的淤泥收集箱不具备泥水分离功能,有时候混合物中含水量极高,导致箱体内盛装的大部分都是水,占用了淤泥的存储空间,最终导致清淤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淤泥处理装置。本装置操作简单,可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的行走工作,且可实现泥水和淤泥的自动分离工作,有效减少淤泥收集箱的整体重量,利于淤泥清理工作的进行。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淤泥处理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固定连接有吸泥泵,所述车体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吸泥泵连通有吸泥管,所述吸泥泵还连通有出泥管,所述出泥管与所述收集箱上端相连通;所述收集箱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收集箱底部侧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下方;所述车体还连接有与所述出水口相适配的排水管,所述收集箱通过弹簧与所述车体相连,所述车体还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收集箱相适配的限位板;所述车体还连接有行走机构。
7.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若干且均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一侧,所述弹簧底端与所述车体相连,所述弹簧上端与所述收集箱底端相连。
8.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限位板上表面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个支撑平面,当收集箱底端与所述支撑平面相接触时,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电推杆,所述吸泥管包括吸泥水平管和吸泥竖直管,所述吸泥竖直管与所述电推杆相连。
10.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支架,所述车体两侧均铰接有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与所述第一行走支架相连,所述第一行走支架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支架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行走支架,所述第二行走支架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行走
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行走支架,且两个行走支架之间相互铰接,因此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特别是对于起伏不定的田地地形,可在行走支架的作用下,使收集箱和吸泥泵始终保持水平方向设置,因此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有效防止因凹凸不平的地面使收集箱和吸泥泵发生倾斜的情况出现,并且可方便人力推动装置移动,车体整体实现地形的自适应变化,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应用范围更广。
13.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收集箱,在过滤板的作用下,可实现泥水和淤泥的自动分离工作,当收集箱内的泥水达到一定的量时,此时弹簧压缩,收集箱与限位板相接触,实现出水口和排水管的连通工作,从而使收集箱内的泥水自动排出,随着淤泥数量的逐渐增多,限位板始终对收集箱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出水口和排水管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实现自动排水工作的同时,在不进行使用时,又可实现出水口的自动闭合工作,无需频繁清理收集箱,防止收集箱内的未清理的杂质流出,有效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降低了收集箱整体的重量,有效提高了淤泥的存储量,进而提高了淤泥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16.图2是图1中车体部分结构俯视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车体;11推动把手;12三角支架;2吸泥泵;21出泥管;22吸泥管;3第一行走支架;31第一行走轮;4第二行走支架;41第二行走轮;5收集箱;51过滤板;52弹簧;53限位板;54排水管;55出水口;6电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淤泥处理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内固定连接有吸泥泵2,车体1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箱5。车体1两侧均开设有滑轨,收集箱5和滑轨滑动连接,吸泥泵2设置在收集箱5的上方,且吸泥泵2与收集箱5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为收集箱5的竖直方向运动,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收集箱5的一侧还滑动设置有开关门,可通过滑动打开开关门,便于收集箱5内收集的淤泥清理工作。
21.吸泥泵2连通有吸泥管22,吸泥泵2还连通有出泥管21,出泥管21与收集箱5上端相连通。在吸泥泵2的作用下,吸泥管22进行淤泥的抽取工作,然后吸泥管22内的淤泥通过出泥管21进入收集箱5内。
22.收集箱5内设置有过滤板51,过滤板51与收集箱5可拆卸连接,过滤板51可将淤泥
和泥水进行分离工作,同时过滤板51用于淤泥的承接工作,泥水经过过滤板51的过滤作用,可落在收集箱5的下侧。
23.收集箱5底部侧壁开设有出水口55,出水口55设置在过滤板51下方;车体1还连接有与出水口55相适配的排水管54,收集箱5通过弹簧52与车体1相连,车体1还固定连接有与收集箱5相适配的限位板53。
24.弹簧52设置有若干且均设置在限位板53一侧,弹簧52底端与车体1相连,弹簧52上端与收集箱5底端相连。弹簧52用于收集箱5的复位工作,在初始状态下,出水口55高于排水管54,从而使收集箱5形成相对较为封闭的空间,防止收集箱内的未清理的杂质流出。
25.限位板53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限位板53上表面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个支撑平面,当收集箱5底端与支撑平面相接触时,出水口55与排水管54相连通。当收集箱5内的泥水达到一定的量时,此时弹52簧压缩,收集箱5与限位板53相接触,实现出水口55和排水管54的连通工作,从而使收集箱5内的泥水自动排出。
26.随着淤泥数量的逐渐增多,限位板53始终对收集箱5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出水口55和排水管54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实现自动排水工作的同时,在不进行使用时,又可在弹簧52的作用下,实现出水口55的自动闭合工作。
27.在正常情况下,出水口55高于排水管54,从而使收集箱5形成相对较为封闭的空间,无需频繁清理收集箱5,防止收集箱5内的未清理的杂质流出,有效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降低了收集箱5整体的重量,有效提高了淤泥的存储量,进而提高了淤泥清理的效果。
28.车体1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电推杆6,吸泥管22包括吸泥水平管和吸泥竖直管,吸泥竖直管与电推杆6相连。
29.吸泥管22可采用可伸缩的波纹管,因此可实现吸泥水平管水平方向长度的伸长工作,从而方便吸泥工作的进行,电推杆6可实现吸泥竖直管位置的相对固定工作,在电推杆6的作用下,通过推动吸泥竖直管水平方向移动,此时吸泥水平管伸长,从而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吸泥工作。实现吸泥管22长度的调整。
30.车体1上端还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11,可通过人力推动推动把手11,从而实现车体1的行走工作,另外推动把手11还可通过钢丝绳连接在拖拉机等动力机构上,通过拖拉机可带动车体1行走,有效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31.车体1还连接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支架3,车体1两侧均铰接有三角支架12;三角支架12与第一行走支架3相连,第一行走支架3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行走轮31,第一行走支架3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行走支架4,第二行走支架4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行走轮41。
32.第一行走支架3和第二行走支架4均各设置有2个,第一行走支架3设置有1个第一行走轮31,第二行走支架4设置有2个第二行走轮41,第一行走轮31共设置有2个,第二行走支架4共设置有4个。
33.从而使得,当在地形起伏变化时,第一行走支架3带动三角支架12绕车体1转动,第二行走支架4绕第一行走支架3转动,而在转动时,始终有至少4个行走轮保持与地面接触的状态,进而使得行走轮可对车体1和收集箱3整体有较好的支撑作用,防止收集箱3发生晃动。有效防止因凹凸不平的地面使收集箱3发生倾斜的情况出现,并且可方便人力推动装置移动,防止因地形问题,而造成的收集箱3内淤泥堆积等情况的出现。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