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管地基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97724发布日期:2023-03-08 14:2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后张管地基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后张管地基及其组装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1.本技术为2020年4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6/850864的国际专利申请,出于所有目的,该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就地建造的用于从地面支撑塔的混凝土支撑地基。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撑承受高倾覆力矩的结构的后张管地基,包括但不限于风力涡轮机、电力线塔、交通信号灯、路灯、高速公路标志和/或桥梁支撑件。


背景技术:

3.至少一些已知的地基包括延伸至或延伸进入上述混凝土地基的桩,并且仅为抗压地基延伸部,而不包括后张杆。因此,当建造高、重和/或大型结构时,已知的桩地基不足以提供旋转刚度以最小化由风引起的动态力的运动。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承受高倾覆力的结构的后张管地基。后张拉管基础包括外波纹状金属管(corrugated metal pipe,cmp),其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限定于第一开放端和相对的第二开放端之间延伸的空腔。外cmp定位在沿地面限定的挖掘孔内。外cmp的第二开放端定位成与挖掘孔的底部表面相邻。外cmp的第一开放端位于地面上方一段距离处。地基栓位于外cmp的空腔内。地基栓延伸穿过挖掘孔的底部并且包括径向外表面,所述径向外表面定位成与外cmp的内表面相邻。内cmp定位在外cmp的空腔内,从而在内cmp和外cmp之间限定环形空间。内cmp包括在顶端和底端之间延伸的外表面。内cmp的底端定位成与地基栓的顶部表面相邻。管状混凝土基座定位成限定在内cmp和外cmp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空隙形成元件定位在限定于内cmp和外cmp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并且与地基栓的顶部表面相邻。
5.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组装用于支撑承受高倾覆力的结构的后张管地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挖掘孔,该孔包括从地面延伸至所述孔的底部表面的锥形内表面。将外波纹金属管(cmp)插入挖掘孔中,从而在外cmp和挖掘孔的锥形内表面之间限定间隙。外cmp包括内表面,内表面限定于第一开放端和相对的第二开放端之间延伸的空腔。外cmp的第二开放端定位成与挖掘孔的底部表面相邻。外cmp的第一开放端定位在地面上方一段距离处。用胶凝材料填充限定于挖掘孔和外cmp之间的间隙,以形成锥形。将混凝土浇注至挖掘孔的底部表面上,以在外cmp的空腔内形成地基栓。地基栓延伸穿过挖掘孔的底部表面并且包括定位成与外cmp的内表面相邻的径向外表面。空隙形成元件定位在地基栓的顶部并与外cmp的内表面相邻。多个张紧元件定位在由外cmp限定的空腔内。将内cmp插入外cmp的空腔内,从而在内cmp和外cmp之间限定环形空间。空隙形成元件定位在限定于内
cmp和外cmp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内cmp包括限定内部空腔的内表面。以材料从地基栓延伸至内cmp的顶端回填内部空腔。将混凝土浇注至限定于内cmp和外cmp之间的环形空间中,以形成管状混凝土基座。钢筋混凝土顶板形成为延伸穿过外cmp的第一开放端。管状混凝土基座从钢筋混凝土顶板向下延伸至空隙形成元件。粘土裙板放置在钢筋混凝土顶板周围。张紧多个张紧元件以使管状混凝土基座向下压实。
6.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承受高倾覆力的结构的后张管地基。后张管地基包括定位在挖掘孔内的地基栓。地基栓延伸穿过挖掘孔的底部表面。空隙形成元件定位成与地基栓的顶部表面相邻。管状混凝土底基座定位在挖掘孔内,从而空隙形成元件定位在管状混凝土基座的底端和地基栓之间。钢筋混凝土顶板位于管状混凝土基座的顶端并延伸穿过管状混凝土基座的开放端。管状混凝土基座从钢筋混凝土顶板向下延伸至空隙形成元件。包括多个张紧元件的后张紧嵌入系统定位在管状混凝土基座内并延伸穿过钢筋混凝土顶板。
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承受高倾覆力的结构的后张管地基。后张管地基包括外cmp、内cmp和定位在内cmp和外cmp之间的管状混凝土基座。外cmp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在第一开放端和相对的第二开放端之间延伸的空腔。外cmp定位在沿地面限定的挖掘孔内。外cmp的第二开放端定位成与挖掘孔的底部表面相邻。外cmp的第一开放端定位成与地面相邻。内cmp包括外表面,该外表面在顶端和底端之间延伸。内cmp定位在外cmp的空腔内,从而在内cmp和外cmp之间限定环形空间。管状混凝土基座定位在限定于内cmp和外cmp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多个支撑梁从管状混凝土基座径向向外延伸。
8.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组装用于支撑承受高倾覆力的结构的后张管地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挖掘孔,该孔包括从地面延伸至孔的底部表面的锥形内表面。将外cmp插入挖掘孔中,从而在外cmp和挖掘孔的锥形内表面之间限定间隙。外cmp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于第一开放端和相对的第二开放端之间延伸的空腔。外cmp的第二开放端定位成与挖掘孔的底部表面相邻。外cmp的第一开放端定位成与地面相邻。用胶凝材料填充限定于挖掘孔和外cmp之间的间隙,以形成锥形。将内cmp插入外cmp的空腔内,从而在内cmp和外cmp之间限定环形空间。内cmp包括限定内部空腔的内表面。用材料回填内部空腔至内cmp的顶端。将多个张紧元件定位在限定于内cmp和外cmp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将混凝土浇注至限定于内cmp和外cmp之间的环形空间中,以形成管状混凝土基座。形成多个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其从管状混凝土基座径向向外延伸。张紧多个张紧元件以使管状混凝土基座向下压实。
附图说明
9.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地基组件的截面图。
10.图2是沿图1所示的地基组件的区域2截取的局部视图。
11.图3是图1所示的地基组件的俯视图。
12.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地基组件的截面图。
13.图5是图4所示的地基组件的俯视图。
14.相应的附图标记在整个附图中表示相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15.参考附图,并且在操作中,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撑承受高倾覆力的结构的后张管地基,例如风力涡轮机、电力线塔、交通信号灯、路灯、高速公路标志和/或桥梁支撑件等。在生成中,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地基系统10克服了至少一些已知的地基系统的问题,该地基系统10包括后张管地基,该地基包括由锥形浆料包围的中空管以支撑风力涡轮机塔、传输线路塔、或其他高楼层建筑。管的环形空间由内和外波纹金属管(cmp)形成。锚固螺栓或缆线放置在通过混凝土埋入的管中。螺栓和缆线被向上地后张紧,而管又被向下压实。管下方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styrofoam)在管被压缩后会产生空隙空间,以允许在操作后更换底部螺母来更换损坏的螺栓或缆线。位于管地基底部的混凝土栓确保地基的完整性,防止水从底部进入地基。地基外部顶部的粘土裙板对于渗水产生积极的排水。锥形倒置杯形状的挖掘孔穴充满了围绕外cmp的贫混凝土回填物。
16.参考图1至3,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地基系统10包括地基支撑组件12,该地基支撑组件12定位成具有沿地面16限定的挖掘孔14。挖掘孔14包括锥形内表面18,该锥形内表面18限定空腔20,该空腔20具有深度22,该深度22沿垂直轴28被限定于开放顶端24和封闭底端26之间。顶端24被限定于地面16处并具有第一宽度30,该第一宽度30是在锥形内表面18的相对侧之间进行测量。底端26被限定于挖掘孔14的底部表面32处并具有第二宽度34,该第二宽度34是在锥形内表面18的相对侧之间进行测量且小于顶端24的第一宽度30。
17.地基支撑组件12包括内波纹金属管(cmp)36和外cmp 40,外cmp 40与内cmp 36同心地定向,并与内cmp 36径向向外间隔开。内cmp 36包括一个主体,该主体包括内表面42和外表面44。内cmp 36的内表面42形成基本上圆柱形的空腔46,该空腔46沿着中心线轴52在第一开放端48和第二开放端50之间延伸,并且具有第一直径54。内cmp 36的外表面44包括第一长度56,该第一长度56是沿第一开放端48和第二开放端50之间的中心线轴52进行测量。
18.外cmp 40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内表面58和外表面60。外cmp40的内表面58形成大致圆柱形的空腔62,该空腔62沿中心线轴52在第一开放端64和第二开放端66之间延伸,且具有第二直径68。外cmp 40的外表面60包括第二长度70,该第二长度70是沿第一开放端64和第二开放端66之间的中心线轴52进行测量。
19.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外cmp 40的直径68大于内cmp 36的直径54。内cmp 36定位在外cmp 40的空腔62内,从而外cmp 40定位成从内cmp36径向向外,且于内cmp 36的外表面44和外cmp 40的内表面58之间限定环形空间72。
20.外cmp 40定位在挖掘孔14内,从而在外cmp 40的外表面60和挖掘孔14的内表面18之间形成间隙74。外cmp 40的第二端66与挖掘孔14的底部表面32接触。此外,外cmp 40的长度70长于挖掘孔14的深度22,从而外cmp 40的一部分从地面16向上延伸一段距离,且外cmp 40定位在挖掘孔14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cmp 40的直径68小于挖掘孔14的底端26的宽度34。
21.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贫混凝土回填材料78的体积76被放置在限定于外cmp 40的外表面60和挖掘孔14的内表面48之间的空间74内。贫混凝土回填材料的体积76从外cmp 40的第二端66延伸至挖掘孔14的顶端24。贫混凝土回填材料78的体积76围绕外cmp 40的周边以形成具有截头圆锥形状的支撑结构80。
22.地基栓82定位在外cmp 40的空腔62内并且与挖掘孔14的底部表面32相邻。地基栓82包括接触外cmp 40的内表面58的径向外表面84、延伸穿过外cmp 40的第二开放端66的上表面86、以及沿从挖掘孔14的底部表面32到上表面86的垂直轴28测量的深度88。内cmp 36接触地基栓82的上表面86以从地基栓82支撑内cmp 36。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地基栓82由混凝土形成。
23.一定体积的回填土材料90与内cmp 36的空腔46一起定位,并从内cmp 36的第一端48延伸至内cmp的第二端50。
24.空隙形成元件92定向于内cmp 36的外表面和外cmp 40的内表面58之间,且定位成与内cmp 36的第二端50相邻。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隙形成元件92包括顶部表面94、底部表面96、径向内表面98和径向外表面100、以及深度102,该深度102是在顶部表面94和底部表面96之间沿垂直轴28进行测量。底部表面96与地基栓82的上表面86相邻。径向内表面98与内cmp 36的外表面44相邻,且径向外表面100与外cmp 40的内表面58相邻。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空隙形成元件92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料形成,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料易于移除以利用被空隙形成元件92占据的体积。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空隙形成元件92可由模制塑料和/或任何可去除的合适材料形成。
25.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地基支撑组件12包括钢筋混凝土顶板104和从钢筋混凝土顶板104向下延伸的管状混凝土基座106。钢筋混凝土顶板104延伸穿过外cmp 40的第一开放端64并且包括直径108,该直径108与外cmp40的直径68相等。顶板104包括嵌入混凝土板112中的多个钢筋构件110且具有深度118,混凝土板112在上表面114和下表面116之间延伸,上表面114定位成与外cmp 40的第一端64相邻,下表面116与内cmp 36的第一端48相邻,且深度118是沿垂直轴28在内cmp 36的第一端48和外cmp 40的第一端64之间进行测量。管状混凝土基座106形成在限定于内cmp 36和外cmp40之间的环形空间72内,并从顶板104的下表面116延伸至空隙形成元件92的顶部表面94。
26.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地基系统10包括嵌入地基支撑组件12内并定向成围绕地基支撑组件12周边的后张嵌入系统120。后张嵌入系统120包括多个张紧元件122,多个张紧元件122定位在管状混凝土基座106内并延伸穿过顶板104。多个张紧元件122围绕中心线轴52周向隔开并且包括多个内张紧元件124和多个外张紧元件126。外张紧元件126定位在内张紧元件124和外cmp 40之间。每个张紧元件122包括塑料套管128及螺栓和/或缆线130,塑料套管128及螺栓和/或缆线130在上端132和下端134之间沿垂直轴28延伸穿过塑料套管128。嵌入环板136定位在管状混凝土基座106内并定向成与空隙形成元件92的顶部表面94相邻。每个张紧元件122的下端136延伸穿过嵌入环板136并耦接于嵌入环板136且带有一个或多个紧固螺母138。螺栓通过螺母固定在嵌入环板136上,从而它们可被张紧。锚板140定位成与钢筋混凝土顶板104的上表面114相邻。每个张紧元件122的上端132延伸穿过锚板140并通过一个或多个紧固螺母138耦接于锚板140。每个张紧元件122的上端132延伸穿过锚板140并通过一个或多个紧固螺母138耦接于锚板140。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凹槽142是沿钢筋混凝土顶板104的上表面114被限定。锚板140定位在凹槽142内,并且混凝土灌浆体积144放置于凹槽142内且在锚板140和顶板104之间。粘土裙板146围绕外cmp 40的周边延伸且其尺寸和形状设计成便于将水从钢筋混凝土顶板104排出。
27.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后张混凝土管地基10被配置为在其上表面114上支撑承受高
倾覆力的塔或其他结构。后张管地基10包括胶凝基管106,胶凝基管106用于从上表面114支撑塔或其他结构并具有下表面。地基10还包括多个张紧元件122,例如螺栓或缆线,每个张紧元件具有盖塑料套管128并终止于管地基106的下端。锥形倒置杯形状的挖掘孔14围绕外cmp 40填充有贫混凝土回填物。空隙形成元件92定位在管地基106的底部,用于在管地基106的底部形成空隙空间或未来可移除区域,以便于更换可能损坏的螺栓或缆线。地基10还包括内和外波纹金属管36和40,用于形成管地基106的管环形空间,其中放置张紧元件和混凝土。混凝土栓82定位在管地基106的底部以确保地基106的完整性并有助于防止水从底部进入地基。粘土裙板146定位在管地基外部的顶部,以产生积极的渗水排水。
2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隙形成元件92包括模制塑料形式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细长套筒128由pyc管形成。张紧元件122可能是实心腱、螺栓或缆线。锚板140可定位成围绕每个张紧元件122的上端,并且张紧螺母旋紧在每个张紧元件122的上端上以在张紧时保持张紧元件122的伸长。
2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地基10包括多个塔后张紧元件122,每个塔后张紧元件122在地基10的下部中的嵌入环板136之间向上延伸通过管地基106至突出于管地基上部上表面的上端,用于接合待支撑于管地基106上的塔或其他结构的基板140。每个塔后张紧元件122可以被封装在从嵌入环板136延伸至与相应上端相邻的细长套筒128中以允许塔后张紧元件在后张紧时自由伸长穿过管地基106。管地基顶板104包括钢筋以抵抗弯曲力。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隙形成元件92选自由底部开放盘、由膨胀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盘、可充气或加压的气囊和任何其他可压缩的材料组成的组。
30.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空隙形成元件有助于形成空隙空间,空隙空间可从内cmp 36内部利用。例如,内cmp 36填充有土壤。因此,若有需要,可将内cmp内的土壤挖出,然后操作者能够进入内cmp以利用空隙空间来执行张紧元件的维修和/或更换。
31.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后张管地基10包括定位成沿地面限定的挖掘孔14内的外cmp。外cmp 40的第二开放端66定位成与挖掘孔14的底部表面32相邻。外cmp 40的第一开放端64定位在地面16上方一段距离处。地基栓82定位在外cmp 40的空腔62内。地基栓82延伸穿过挖掘孔14的底部表面32并包括径向外表面,该径向外表面定位成与外cmp 40的内表面相邻。内cmp 36定位在外cmp 40的空腔62内从而在内cmp 36和外cmp 40之间限定了环形空间72。内cmp 36的底端定位成与地基栓82的顶部表面相邻。管状混凝土基座106定位在限定于内cmp 36和外cmp 40之间的环形空间72内。空隙形成元件92定位在限定于内cmp 36和外cmp 40之间且与地基栓82的顶部表面相邻的环形空间72内。
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挖掘孔14包括锥形内表面和一定体积的贫混凝土回填物,该贫混凝土回填物形成在限定于外cmp的外表面和锥形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空隙形成元件可由可压缩材料形成,该可压缩材料包括膨胀聚氨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加压气囊和模制塑料中的至少一种。
33.此外,后张管地基10可包括钢筋混凝土顶板104,其延伸穿过外cmp 40的第一开放端,伴随管状混凝土基座106从钢筋混凝土顶板104向下延伸至空隙形成元件92。多个张紧元件122可定位在管状混凝土基座106内并延伸穿过顶板104,且每个张紧元件122的下端嵌入空隙形成元件92内。嵌入环板136可定位在管状混凝土基座106内并定向成与空隙形成元件92的顶部表面相邻。每个张紧元件122的下端可延伸穿过嵌入环板136并通过一个或多个
紧固件耦接于嵌入环板136。锚板140可定位成与钢筋混凝土顶板104的上表面相邻,且每个张紧元件122可延伸穿过锚板140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紧固件耦接于锚板140。每个张紧元件122可配置为接合待支撑于后张管地基10上的塔的底板140。一个后张紧元件122还可包括套筒128,套筒128定向于锚板和嵌入环板之间。张紧元件122可延伸穿过上端和下端之间的塑料套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套管128为pvc管,且张紧元件122可以包括实心腱、螺栓或缆线。
3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一种组装用于支撑承受高倾覆力的结构的后张管地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挖掘孔14,该孔包括从地面延伸至该孔的底部表面的锥形内表面。将外cmp 40插入挖掘孔中,从而在外cmp 40和挖掘孔14的锥形内表面之间限定间隙。外cmp 40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于第一开放端和相对的第二开放端之间延伸的腔。外cmp 40的第二开放端定位成与挖掘孔的底部表面相邻。外cmp 40的第一开放端定位在地面上方一段距离处。在限定于挖掘孔和外cmp之间的间隙填充有胶凝材料以形成锥形。将混凝土浇注于挖掘孔14的底部表面上,以在外cmp 40的空腔内形成地基栓82。地基栓82延伸穿过挖掘孔14的底部表面,并包括径向外表面,该径向外表面定位成与外cmp 40的内表面相邻。空隙形成元件92定位在地基栓的顶部并与外cmp 40的内表面相邻。多个张紧元件122定位在由外cmp 40限定的空腔内。然后将内cmp 36插入外cmp 40的空腔内,从而在内cmp 36和外cmp 40之间限定环形空间72。空隙形成元件92定位在限定于内cmp 36和外cmp 40之间的环形空间72内。内cmp 36包括限定内部空腔的内表面,用从地基栓延伸至内cmp 36的顶端的材料回填该内部空腔。将混凝土浇注至限定于内cmp 36和外cmp 40之间的环形空间72中,以形成管状混凝土基座106。钢筋混凝土顶板104形成为延伸穿过外cmp 40的第一开放端。管状混凝土基座106从钢筋混凝土顶板104向下延伸至空隙形成元件92。粘土裙板146放置在钢筋混凝土顶板周围。在混凝土固化之后,多个张紧元件122被张紧以使管状混凝土基座106向下压实。
3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形成用于在其上表面上支撑承受高倾覆力的塔或其他结构的后张管地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地面挖掘具有锥形形状的孔;(b)将外波纹金属管放置在挖掘孔中;(c)使外波纹金属管和孔之间的胶凝材料固化并凝固形成锥形形状;(d)在外波纹金属管的底部浇注混凝土,以固化并凝固形成地基栓;(e)将空隙形式放置在地基栓的顶部;(f)在地面组装张紧元件和嵌入系统;(g)将张紧元件和嵌入系统安装在外波纹金属管中的空隙形式的顶部;(h)安装内波纹金属管;(i)将内波纹金属管内的土壤回填至内波纹金属管顶部;(j)在内管和波纹金属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浇注混凝土;(k)在回填土壤的顶部放置混凝土以形成管地基的顶板;(1)在管地基周围放置粘土裙板,形成正排水;(m)从管地基上方张紧后张紧元件,以在下端上方拉长后张紧元件并使管地基向下压实。
36.参照图4和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地基支撑组件12包括定位在挖掘孔内的外cmp 40,从而外cmp 40的第二开放端66与挖掘孔14的底部表面32相邻,且外cmp 40的第一开放端64定位成与地面16相邻。此外,内cmp 36定位在外cmp 40的空腔62内,从而内cmp 36的顶端48定位于外cmp 40的第一开放端64上方的一垂直距离处。例如,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cmp 40的顶端64可以定位成与地面16相邻,且内cmp 36的顶端48可以定位在地
面16上方,从而管状混凝土基座106的顶部部分148在地面16上方延伸一垂直距离150。限定于外cmp 40的外表面60和挖掘孔14的内表面48之间的空间74填充有一定体积的低强度浆料和/或贫混凝土回填材料以形成具有截头圆锥形状的支撑结构80。后张紧嵌入系统120被嵌入地基支撑组件12内,且粘土裙板146围绕管状混凝土基座106的周边延伸以便于将水从管状混凝土基座106排出。
37.地基支撑组件12还包括多个支撑梁152,它们从管状混凝土基座106径向向外延伸以形成支撑管地基154。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撑梁152由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形成并且与相邻的支撑梁152隔开一角距离15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撑梁152与每个相邻的支撑梁152间隔相同的角距离156。例如,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撑梁152可以定向成垂直于相邻的支撑梁15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梁152可与相邻的支撑梁152间隔开不同的角距离。
38.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撑梁152从管状混凝土基座106的顶部148径向向外延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支撑梁可在沿垂直轴线28的不同位置处从管状混凝土基座106向外延伸。
3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支撑梁152包括相对的支撑梁152的至少一对158,它们从管状混凝土基座106沿相反方向径向向外延伸。例如,如图5所示,地基支撑组件12可包括相对的支撑梁152的第一对160和相对的支撑梁152的第二对16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对的支撑梁152的第二对162定向成垂直于相对的支撑梁152的第一对16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相对的支撑梁152的第二对162能够定向于与相对的支撑梁152的第一对160小于或大于90
°
的角距离156处。此外,地基支撑组件12可以包括相对的支撑梁152的多对158,它们围绕管状混凝土基座106隔开相同或不同的角距离。
40.一个或多个支撑梁152包括锚固构件164和支撑臂166,该支撑臂166耦接于锚固构件164和管状混凝土基座106之间,从而锚固构件164与管状混凝土基座106隔开一定距离。支撑臂166包括沿纵向轴170限定的长度168、沿垂直轴28限定的厚度172和沿水平轴176限定的宽度174。锚固构件164还包括沿纵向轴170限定的长度178、沿垂直轴28定义的厚度180和沿水平轴176定义的宽度182。
41.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锚固构件164的厚度180大于支撑臂166的厚度172。此外,支撑臂166包括与地面16相邻的底部表面184,其与地面16相邻,且锚固构件164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地面16下方。例如,如图4所示,锚固构件164可以包括底部表面186,底部表面186在支撑臂166的底部表面184下方隔开一垂直距离188。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锚固构件164可包括弓形径向外表面190。
4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撑梁152包括支撑臂166和锚固构件16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撑臂166具有相同的长度16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支撑臂166可具有不同的长度168。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撑臂166可具有具备相同的宽度174和厚度172尺寸的相同截面形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支撑臂166可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和/或不同的宽度174和/或厚度172尺寸。类似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锚定构件164可以具有具备相同的宽度182、长度178和厚度180尺寸的相同截面形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锚固构件164可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和/或不同的宽度182、长度178和/或厚度180尺寸。
4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形成用于在其上表面上支撑承受高倾覆力的塔或其他结构的后张管地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挖掘孔,该孔包括锥形内表面,该锥形内表面从地面延伸至孔的底部表面;(b)将外波纹金属管(cmp)插入挖掘孔中,从而在外cmp和挖掘孔的锥形内表面之间限定间隙,外cmp包括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于第一开放端和相对的第二开放端之间延伸的空腔;外cmp的第二开放端定位成与挖掘孔的底部表面相邻,外cmp的所述第一开放端定位成与地面相邻;(c)用胶凝材料填充限定于挖掘孔和外cmp之间的间隙,以形成锥形;(d)将内cmp插入外cmp的空腔内,从而在内cmp和外cmp之间限定环形空间,内cmp包括限定内部空腔的内表面;(e)用材料回填内部空腔至内cmp的顶端;(f)将多个张紧元件定位在限定于内cmp和外cmp之间的环形空间内;(g)将混凝土浇注至限定于内cmp和外cmp之间的环形空间中以形成管状混凝土基座;(h)形成多个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其从管状混凝土基座的外表面径向向外延伸;和(i)张紧多个张紧元件以使管状混凝土基座向下压实。
44.本书面描述使用示例来公开本发明,包括最佳模式,并且还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以及执行任何结合的方法。本发明的专利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且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的其他示例。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可从对附图、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研究中获得。本发明可于除了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具体描述之外被实施。还应注意,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列出的步骤和/或功能,无论其中列出的步骤和/或功能的顺序,不限于任何特定的操作顺序。
45.尽管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特征可能在一些附图中而未在其他附图中示出,但这仅是为了方便。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可以结合任何其他附图的任何特征来引用和/或主张附图的任何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