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管桩制造工艺及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54666发布日期:2022-11-04 20: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分体式管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绑扎短桩体(1)的钢筋笼(6);步骤二:入模:所述竖直离心装置包括竖直设置且上端开放的筒形外壳(21)以及与筒形外壳(21)适配的盖体(24);使用桁架吊车将绑扎完成的钢筋笼(6)吊入筒形外壳(21)中;步骤三:灌注硂料:硂料配方为,水泥500~530kg/m3、细砂610~640kg/m3、碎石900-1000kg/m3、水125-145kg/m3、硅粉45-55kg/m3、高效减水剂6~8kg/m3和液体引气剂0.2-0.5kg/m3;用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制成新拌混凝土;将新拌混凝土浇筑入筒形外壳(21)中;盖上盖体(24)并锁住;步骤四:离心成型:筒形外壳(21)依次按初速、中速、中高速、高速的速度逐级加速进行水平自转,离心时间12~13min;离心完成后打开底部的电磁阀(27),排出水份;步骤五:常压蒸汽养护:将带模成型管桩吊入养护池中养护,养护阶段分为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静停时间1.5~3h,升温速度为19~24℃,恒温温度为72~75℃,降温时间3~5h;步骤六:脱模;步骤七:压蒸养护:釜内压蒸,蒸汽压力为1~1.2mpa,蒸汽温度为170~18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管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离心装置还包括一内凹的转动底座(22);所述筒形外壳(21)可整体插入转动底座(22)中卡合联动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管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底座(22)通过轴承盘支撑在一固定底座(23)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管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3)上安装有电机(25);所述转动底座(22)外圆周面上固定有齿环(26);所述电机(25)通过齿轮与齿环(26)的啮合传动驱动转动底座(22)旋转。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管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外壳(21)底部的内壁向下直径减小形成圆台扇面(211);所述盖体(24)中部对应圆台扇面(211)的大小向下凸起一直径逐渐缩小的圆台(24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管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6)包括筒形外圈(61)、位于筒形外圈(61)内中心的第一张拉杆(62)和第二张拉杆(63);所述第一张拉杆(62)和第二张拉杆(63)一端螺纹连接,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内多边形扭头(64);多根钢丝绳(65)分别由第一张拉杆(62)和第二张拉杆(63)侧面张拉各自扭头(64)前方的筒形外圈(61)的主钢筋,形成沙漏放射状,通过外部工具带动两扭头(64)反向转动将筒形外圈(61)的主钢筋向其中部张拉;在步骤六脱模后,则同样用外部工具带动两扭头(64),调整第一张拉杆(62)和第二张拉杆(63),减小钢丝绳(65)拉力,使管桩具有整体向外的预应力。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管桩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头(64)外圆周面设置外螺纹。8.分体式管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短桩体(1)运输至工地;步骤二:在第一根短桩体(1)的凸起一端焊接桩尖;步骤三:第一根短桩体(1)内凹一端用一连接体(3)由其中心中空部插入一半长度;连接体(3)两端缩径并开设有可与扭头(64)外螺纹配合的连接部(31);连接体(3)插入后旋转
使连接部(31)与扭头(64)旋接;步骤四:向第一根短桩体(1)内凹一端浇筑沥青层(4);步骤五:将第二根短桩体(1)凸起一端的中空部与连接体(3)对插,从而使两短桩体(1)连接;第二根短桩体(1)的凸起一端与第一根短桩体(1)的内凹一端相互嵌合,且接触面浸没于沥青层(4);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五知道管桩组装到合适的长度;步骤七:使用打桩或静压的方式使步骤六的管桩插入地下,下桩时尾部的短桩体(1)上端面为内凹面,垫设与内凹面契合的垫块;步骤八:若管桩长度不够设计要求,在步骤七的管桩基础上重复步骤三至五延长管桩长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管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采用横向管桩对接机(5),所述横向管桩对接机(5)包括横向底座(51)、固定在横向底座(51)上且用于承托第一根短桩体(1)转动的固定转轮组(52)、与固定转轮组(52)前后并列设置用于承托第二跟短桩体(1)转动的可动转轮组(53)以及设置在横向底座(51)上的水平轨道(54);所述可动转轮组(53)安装在一可升降的小车(55)上;所述小车(55)沿水平轨道(54)以端面相对的方向接近或远离固定转轮组(52);所述小车(55)通过液压系统升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分体式管桩制造工艺及施工工艺,该管桩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绑扎短桩体的钢筋笼;步骤二:入模:所述竖直离心装置包括竖直设置且上端开放的筒形外壳以及与筒形外壳适配的盖体;使用桁架吊车将绑扎完成的钢筋笼吊入筒形外壳中;步骤三:灌注硂料:硂料配方为,水泥500~530kg/m3、细砂610~640kg/m3、碎石900-1000kg/m3、水125-145kg/m3、硅粉45-55kg/m3、高效减水剂6~8kg/m3和液体引气剂0.2-0.5kg/m3;用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制成新拌混凝土;将新拌混凝土浇筑入筒形外壳中;盖上盖体并锁住;该管桩制造工艺可以显著减小对生产设备和生产场地的要求,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生产灵活性,可大大减小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辉 杨晓彬 董伟东 周艳文 林丽华 林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大地管桩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5
技术公布日:2022/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