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隔沙的预埋防堵天台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0674发布日期:2022-12-31 12:0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隔沙的预埋防堵天台地漏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道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隔沙的预埋防堵天台地漏。


背景技术:

2.楼层阳台或天台多使用地漏排水,传统的阳台排水地漏一般为简易型的圆形排水地漏,其配套的筛网是平板型的筛网,每当筛网上铺有树叶或大块泥沙等杂物时,地漏容易堵塞。众所周知,阳台或天台一般是露天的,住户常常会在天台上种植植物或堆放其他杂物,这导致了阳台的灰尘、枯枝、枯叶较多,每当下雨天,灰尘跟枯叶等容易伴随雨水一同进入排水管道,严重时会导致排水管道排水不畅甚至堵塞。地漏的筛网是凸高型的防堵地漏筛网,凸高型的筛网过水量更大,且杂物不会堆叠在筛网上造成堵塞。通过优化地漏筛网的结构成凸高式的筛网结构,加高的筛网其过水量更大,且泥沙枯叶等杂物若堆积到筛网上,只要堆积高度没有高于筛网的高度,污水才能及时排走。
3.目前公开了一种天台地漏,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端设有开口,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顶端的开口上可拆卸安装有过滤柱,过滤柱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使用时,污水通过过滤柱的时候,污水中的杂物被过滤柱挡住,而经过滤的污水则从过滤柱上的进水孔流入壳体的腔体内,并经壳体底部的出水口排至排水管道。由于过滤柱的侧壁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只有当杂物积累至一定厚度后,才会将过滤柱侧壁上的进水孔覆盖而导致天台地漏发生堵塞,这种天台地漏不易发生堵塞,使用者只需间隔一段较长时间清理过滤柱内及其四周的杂物,即可确保天台地漏畅通。但由于天台有较多的沙子,泥土,如果不对其进行阻隔,当泥沙随雨水进入排水管道后,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仍会堵塞排水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能充分阻隔泥沙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隔沙的预埋防堵天台地漏,通过设置用于沉淀泥沙的承口结构,配合过滤柱的过滤作用,将天台垃圾充分过滤,避免垃圾堵塞排水管道。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可隔沙的预埋防堵天台地漏,包括过滤柱,所述过滤柱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还包括过滤底座和第一预埋体;所述过滤底座连接在所述过滤柱底部,所述过滤底座为中空结构,过滤底座与过滤柱的连接面为水平面,且设有进水孔;所述第一预埋体包括第一通管和与所述过滤底座相配合的承口,所述过滤底座设于第一通管端部;所述过滤底座承插在所述承口;所述第一通管的进水口高于所述承口底面。
7.过滤底座为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柱状体,可以与第一预埋体的承口相配合,其中,承口与底座的形状一致,承口开口比底座略大;安装时,底座与承口的开后相对,底座的外壁与承口的内壁贴合。壁面贴合可以避免固体垃圾从缝隙进入排水管道。过滤柱设置在过滤底座的顶部,能够有效壁面固体垃圾堵塞地漏的进水口,固体垃圾需要堆积到一定的
高度才会堵塞进水口。
8.第一通管与承口固定连接,通过的管口平面高于承口的底面,水流入承口内,在承口的底部沉淀泥土、砂石,这种结构可以避免泥沙伴随雨水直接进入排水管道进而造成排水管道的堵塞。
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过滤柱、进水孔、第一预埋体和第二预埋体同轴设置。
10.过滤柱的开口端连接过滤底座的顶部,而且开口端与过滤底座顶面相交的位置设有开口,连通过滤底座的内部;流水经过过滤柱的过滤可以直接排向排水管道,将相交面设为开口可以增大排水速度,避免重复过滤,进而影响排水量。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与第一预埋体装配的第二预埋体;所述第一通管与第二预埋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预埋体用于连接排水管道。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通管螺纹连接第二预埋体;所述第一通管外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二预埋体内壁设有相配合的螺纹。
13.第一通管的出水口末端外壁设有螺纹,第二预埋体的第二通管内壁设有内螺纹;工程安装时先根据楼板厚度调整预埋主体的预埋高度,通过调整螺纹配合的长度可以调整预埋高度,然后预埋下主体可先固定在浇筑模板上,再浇筑水泥;管件预埋在楼板中,免去了后期的封堵孔洞工序。待楼板水泥干燥后,地漏主体的下侧承口部位可粘接排水立管。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通管与第二预埋体卡接;所述第一通管外壁设有若干级卡槽,所述第二预埋体设有相配合的卡爪。
15.在第一通管的外壁上设置不同高度的卡槽,第二预埋体的第二通管设置相应的卡爪与卡槽配合,通过调整卡接的位置来调整预埋主体的高度,然后预埋下主体可先固定在浇筑模板上,再浇筑水泥,待楼板水泥干燥后,地漏主体的下侧承口部位可粘接排水立管。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预埋体和第二预埋体的外壁均设有用于避免积水渗入的止水环。
17.管件预埋在楼板中,第一预埋体和第二预埋体上的止水环结构能有效防止楼板上的积水从管件与楼板水泥间的缝隙中渗入;尤其是在地漏和排水管道连接的位置容易出现积水渗入楼板内,造成楼板开裂,滴水等问题。设置止水环能够避免水沿管件的外壁渗入楼板内,止水环把水挡住,阻止水进一步往下流动。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预埋体包括第二通管和预埋基座;所述第二通管进水端与所述第一通管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通管的直径小于所述预埋基座的直径,所述第二通管出水口伸入所述预埋基座;所述第二通管与所述预埋基座形成环槽。
19.第二通管的排水口平面超过预埋基座的连接平面,由于第二通管的直径比预埋基座的直径小,因此第二通管的外壁与预埋基座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形成环槽,环槽与排水管道的壁厚相适应,将排水管道插入环槽内即可实现安装。由于第二通管是与排水管道的内壁连接的,因此水流不会流出排水管道,直接排向排水管道,有效避免产生漏水的情况。
2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预埋基座底部向外延伸有沿脚,用于提高稳定性;所述沿脚设有定位孔,用于固定所述预埋基座。
21.预埋基座的底部向外延伸的沿脚可以增加预埋基座与楼板的接触面积,在工程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其他人辅助固定安装,也有利于提高预埋基座安装时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倒,影响安装效率。
22.沿脚设置的定位孔配合螺栓或者螺钉将预埋基座固定在楼板上,使用时,将预埋基座放置在楼板上,在沿脚的支撑作用下,用螺钉进行固定,再安装其他部件。预先固定预埋基座的位置可以为后续部件的安装提供位置基准,提高了安装的工作效率。在浇筑水泥时,用螺钉固定好的预埋基座可以避免发生移位,而导致其他零部件安装发生错位。
2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承口为方形,所述过滤底座为大小相匹配的方形。
24.方形结构的底座和承口,能够使用户安装地漏后铺贴瓷砖时只需在瓷砖上切割出方形开口即可,不用跟传统的圆形地漏一样切割难以切割的圆形开口,安装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2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过滤柱为圆柱形。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隔沙的预埋防堵天台地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天台地漏的筛网堵塞、防止泥沙杂物通过地漏进入排水管道造成管道堵塞、防止积水从管件与楼板水泥间的缝隙中渗入以及提高管件配合不同厚度楼板的适用性;具体地,通过凸高式的过滤柱与过滤底座组合,形成凸高式的过滤件,该结构可以加高的筛网其过水量更大,且泥沙枯叶等杂物若堆积到筛网上,只要堆积高度没有高于筛网的高度,污水就能及时排走。
27.通过设置具有隔沙功能的承口,污水需先经过承口沉淀后再进入排水管道,期间跟随雨水流动的泥沙杂物会沉淀在承口上,不容易进入排水管道,泥沙较多,用户只需掀开筛网就能清理地漏上的泥沙,操作方便;在日常应用中,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楼板厚度有所不同,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日常使用中,根据实际楼板的厚度更换不同高度的预埋管件,或采用垫高浇筑模板等方式解决,通过采用上下主体的分体式预埋结构,主体的预埋深度可根据实际模板调整,实现一款产品适用多种楼板的应用。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第一预埋体与第二预埋体装配状态示意图。
30.图3是半剖视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32.图5是过滤底座结构示意图。
33.其中,1、过滤柱;2、过滤底座;3、第一预埋体;31、承口;32、第一通管;4、第二预埋体;41、第二通管;42、预埋基座;421、沿脚;422、定位孔;43、环槽;5、止水环;6、排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34.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顶部”“底部”“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
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37.实施例1
38.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隔沙的预埋防堵天台地漏,地漏顶部设有过滤柱1,过滤柱1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地漏还包括:过滤底座2、第一预埋体3和第二预埋体4;具体地,过滤底座2内部中空,顶部为过滤网固定连接过滤柱1;第一预埋体3包括与底座相配合的承口31和第一通管32;过滤底座2抵接第一预埋体3;第一通管32的进水口高于承口31底面;第一通管32可拆卸连接第二预埋体4;第二预埋体4用于连接排水管道6。
39.进一步地,过滤底座2顶部为滤网,底座整体呈底部开口的矩形框,顶部还设有过滤柱1;过滤柱1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结构,开口一端与滤网连接,且过滤柱1与滤网的相交平面设有与过滤柱1开口大小一致的通孔,以保证排水顺畅,增大排水量。过滤柱1的结构呈圆柱体。
40.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承口31为方形,过滤底座2为大小相匹配的方形,过滤底座2以抵接的方式与承口31配合,方便安装和拆卸;承口31为方形结构,用户安装地漏后铺贴瓷砖时只需在瓷砖上切割出方形开口即可,不用跟传统的圆形地漏一样切割难以切割的圆形开口,安装方便。
41.过滤柱1的形状为圆柱形凸高的地漏筛网,堵塞物一般会在筛网的下端堆积,只要堆积高度没有高于筛网的高度,污水能能及时排走,相对于普通的平板型筛网,其防堵性能更好。其地漏本体的设计有隔沙功能的承口31,第一通管32的进水口高度高于承口31的底面,污水需先经过承口31沉淀后再进入排水管道6,期间跟随雨水流动的泥沙杂物会沉淀在承口31底部上,不容易进入排水管道6,能有效降低排水管道6堵塞的风险,且承口31较浅,堆积在上面的泥沙容易清洗。若泥沙较多,用户只需掀开筛网就能清理地漏上的泥沙,操作方便。而且,通过凸高式的过滤柱与过滤底座组合,形成凸高式的过滤件,可以加高的筛网以增大其过水量,且泥沙枯叶等杂物若堆积到筛网上,只要堆积高度没有高于筛网的高度,污水就能及时排走。
42.如图2所示,第一通管32螺纹连接第二预埋体4;第一通管32外壁设有螺纹,第二预埋体4内壁设有相配合的螺纹。第二预埋体4包括第二通管41和预埋基座42;第二通管41进水端与第一通管32出水口连接;第二通管41出水口伸入预埋基座42;第二通管41的直径小于预埋基座42的直径,第二通管41与预埋基座42形成环槽43。
43.具体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漏包括第一预埋体3和第二预埋体4,且两个预埋体之间是通过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的,因此,可以根据楼板的高度来调节螺纹配合的长度,使地漏的高度与楼板的高度相适应,避免使用传统的解决方法,根据实际楼板的厚度更换不同高度的预埋管件,或采用垫高浇筑模板等方式来解决。
44.进一步地,如图所示,第二通管41的外壁与预埋基座42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排水管道6的环槽43,第二通管41的外径与排水管道6的内径相适应,使第二通管41可以卡紧在排水管道6内,且环槽43的宽度与排水管道6的壁厚相适应,通过这种结构可以保证
排水管道6与第二通管41的紧密配合,可以有效避免渗水。
45.如图4所示,工程安装时先根据楼板厚度调整预埋主体的预埋高度,然后预埋下主体可先固定在浇筑模板上,再浇筑水泥。免去了用户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因不同建筑的不同楼板厚度要求而频繁更换不同高度的预埋管件或垫高浇筑模板的问题。如图4所示的三层材料从上至下分别为:瓷砖、水泥层和楼板。承口的外底面与楼板顶面贴合。
46.第一预埋体3和第二预埋体4外壁设有止水环5,用于避免积水渗入。具体地,在管件的第二预埋体4上设计有止水环5及预埋基座42,使管件能预埋安装在水泥楼板中,水泥与塑料管件之间更贴合,间隙更小,止水防渗效果更好。
47.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工程安装时先根据楼板厚度调整预埋主体的预埋高度,通过调节第一通管32与第一预埋体3的螺纹配合长度来调整整个预埋体的整体高度,然后第二预埋体4可先固定在浇筑模板上,再浇筑水泥,这样可以免去了后期的封堵孔洞工序;待楼板水泥干燥后,预埋基座42的下侧部位可粘接排水立管,使排水管道6卡紧在环槽43内,并用胶水粘接,再安装第一预埋体3上侧部分的过滤底座2。
48.实施例2
4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隔沙的预埋防堵天台地漏,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通管32卡接连接第二预埋体4;第一通管32外壁设有若干级卡槽,第二预埋体4设有相配合的卡爪;即第一通管32与第二预埋体4的连接方式由螺纹连接的方式转换为卡接的方式。使用卡接不需要转动管件,根据所需要的高度选择合适的卡槽进行卡接即可,安装方便高效。
50.实施例3
5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隔沙的预埋防堵天台地漏,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预埋基座42底部向外延伸有沿脚421,沿脚421设有定位孔422;其中,沿脚421用于提高稳定性,定位孔422用于配合螺钉,将预埋基座42固定在楼板上。
52.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工程安装时先根据楼板厚度调整预埋主体的预埋高度,通过调节第一通管32与第二预埋体4的螺纹配合长度来调整整个预埋体的整体高度,然后利用螺钉将第二预埋体4固定在浇筑模板上,再浇筑水泥,这样可以免去了后期的封堵孔洞工序;待楼板水泥干燥后,预埋基座42的下侧部位可粘接排水立管,使排水管道6卡紧在环槽43内,并用胶水粘接,再安装第一预埋体3上侧部分的过滤底座2。
5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