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4996发布日期:2022-12-17 09:4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用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围护使用的装配式挡土墙。


背景技术:

2.基坑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中一个分支,在现如今的工程项目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土木工程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基坑项目日新月异,工况等愈发复杂,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对基坑工程的要求也愈发提高。
3.挡土墙作为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围护结构,其在基坑工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靠性对施工安全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对工程的进度有着极大的影响。
4.现有的预制挡土墙一般需要经过支模、浇筑、养护等一系列繁琐的步序;而部分预制品在接口处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处理。挡土墙一整块墙体浇筑而成,其尺寸大小也不便调整;同时目前的一些装配式挡土墙存在强度较低,在拼接施工时施工步序复杂,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挡土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装配式挡土墙,包括至少两组墙体组件,所述挡土墙由至少两组墙体组件拼合形成;其中相邻两组墙体组件之间的拼合处形成有泄水孔;
8.还包括有定位件,其中定位件对相邻两组墙体组件之间的拼合处进行固定;
9.墙体组件还包含有固定基坑墙体的侧锚杆和固定到基坑地面的下锚杆。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墙体组件包含有水平分布的底板和垂直设在底板上的竖板,且二者一体成型;
11.其中竖板靠近基坑的一侧固设有至少一组侧锚杆,侧锚杆插入到基坑墙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板靠近基坑的一侧呈倾斜状,即竖板的宽度从底部往上越来越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墙体组件的一侧固设有凸起部、另一侧开设有与凸起部相对应的凹槽;其中凸起部和墙体组件一体成型。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泄水孔由位于不同墙体组件上的的泄流槽二和泄流槽一拼合而成;
15.其中泄流槽一开设在墙体组件设凹槽的一侧;
16.泄流槽二开设在墙体组件设凸起部的一侧。
1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的两侧分别开设凹槽贯穿孔一和凹槽贯
穿孔二,且二者在同一水平线上;
18.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与凹槽贯穿孔一和凹槽贯穿孔二相对应的凸起贯穿孔;
19.两组墙体组件的拼合处,凹槽贯穿孔一、凸起贯穿孔和凹槽贯穿孔二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通过定位件连接。
2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墙体组件的底部固设有至少一组下锚杆,其中下锚杆插入到基坑地面。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首先,两个相邻的墙体组件之间通过凸起部和凹槽进行拼合,采用拼合而成便于安装,且挡土墙的尺寸大小方便选择,节约人力财力;并使用定位件(如钢筋)进行固定,机械连接,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强相邻两个墙体组件之间的稳定性;墙体组件侧面设置的侧锚杆扎入到基坑墙面内,墙体组件底部的下锚杆扎入到基坑地面,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挡土墙的稳定性;
23.其次,泄水孔位于两组墙体组件的连接处,不设在墙体组件中间位置,而是从墙体组件的两侧通过,既起到了泄水的作用,又不会对墙体的强度进行削弱;整面墙体主要部分(除凹槽与凸起外)不进行另外挖孔,保证了单面墙的完整性和强度。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墙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放大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挡土墙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墙体组件的后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组件;2、凸起部;3、侧锚杆;4、凹槽;5、下锚杆;6、凹槽贯穿孔一;7、凹槽贯穿孔二;8、凸起贯穿孔;9、泄流槽一;10、泄流槽二;11、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一种装配式挡土墙可以由两组墙体组件1或者三组墙体组件1或者四组墙体组件1拼接而成;具体墙体组件1的数量要视基坑需要多长的挡土墙进行选择,视现场基坑具体情况选择,本技术附图3中给出的是两组墙体组件1拼接而成的挡土墙。
31.参照图1,墙体组件1的一侧固设有凸起部2,其中凸起部2与墙体组件1的高度(去除下锚杆5的高度)相同;墙体组件1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凸起部2相对应的凹槽4;其中凸起部2和墙体组件1一体成型;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凸起部2俯视结构可以呈矩形状、扇形状或者梯形状,凹槽4同样与凸起部2的形状相对应;
32.进一步的,当凸起部2俯视结构呈现梯形状的时候,此时在对两个墙体组件1进行连接的时候,可以将其中一个墙体组件的凸起部2从上方滑入到另一个墙体组件的凹槽4内;当凸起部2俯视结构呈现矩形状或者扇形状的时候,此时在对两个墙体组件1进行连接
的时候,只需将其中一个墙体组件的凸起部2滑入到另一个墙体组件的凹槽4内。
33.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相邻两组墙体组件之间的拼合处形成有两处泄水孔,泄水孔可以视操作者需要进行开设,可以开设一个、两个、三个等等(以此类推),视现场具体操作环境选择;当基坑排水的时候,通过墙体组件1两侧的泄水孔排出;泄水孔不直接垂直于墙体,而是从板两侧通过,既起到了泄水的作用,又避免了对拼合而成的墙体的强度削弱。
3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泄流槽一9开设在墙体组件1设凹槽4的一侧,泄流槽一9贯穿墙体组件1的厚度,经过凹槽4处的时候,也沿着凹槽4的形状开设,因此能够实现基坑内外水的流通;
35.参照图4所示,泄流槽二10开设在墙体组件1设凸起部2的一侧;泄流槽二10同样贯穿墙体组件1的厚度,且其位置与泄流槽一9相对应;其中泄流槽二10经过凸起部2的时候,沿着凸起部2的外缘开设,因此能够实现基坑内外水的流通;
36.泄水孔由其中一个墙体组件1上的泄流槽二10和另一个墙体组件1上的泄流槽一9拼合而成,即泄流槽二10和泄流槽一9拼接呈一个迂回状的圆孔,需要注意的是,泄流槽的形状可以为弧形槽或者矩形槽,具体视基坑现场的情况选择;
37.参照图3所示,一种装配式挡土墙还包括有定位件11,本技术中定位件11可以选择使用钢筋,钢筋的强度比较高,保证两组墙体组件的稳固效果,其中定位件11对相邻两组墙体组件1之间的拼合处,即将凹槽和凸起部穿入钢筋进行锁死固定。
38.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凹槽4的两侧分别开设凹槽贯穿孔一6和凹槽贯穿孔二7,且二者在同一水平线上;凸起部2上开设有与凹槽贯穿孔一6和凹槽贯穿孔二7相对应的凸起贯穿孔8;当对两组墙体组件进行拼合的时候,凹槽贯穿孔一6、凸起贯穿孔8和凹槽贯穿孔二7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在此过程中凹槽贯穿孔一6、凸起贯穿孔8和凹槽贯穿孔二7的直径相同;然后使用定位件11穿过凹槽贯穿孔一6、凸起贯穿孔8和凹槽贯穿孔二7将凸起部2和凹槽4进行进一步的安装固定;进而保证两组墙体组件1安装时的稳定性;
39.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定位件11可以选用使用钢筋,钢筋的直径需要小于三个贯穿孔的直径,这样才能让钢筋导入到三个贯穿孔内;当安装完成后,可使用防水密封胶将贯穿孔的其他缝隙进行填充,保证钢筋的稳固,钢筋的强度较高,能够保证凸起部2和凹槽4安装时的稳定性。
40.本技术中,参照图1,墙体组件1包含有水平分布的底板和垂直设在底板上的竖板,且二者一体成型,一体成型能够保证墙体组件1在后期固定和前期安装的稳定;其中竖板靠近基坑的一侧固设有四组侧锚杆3(也可以选择使用五组侧锚杆3或者六组侧锚杆3,具体侧锚杆的数量视操作者所需进行选择,且多组侧锚杆3可等距设置,保证墙体组件1和基坑在安装时的稳固性),侧锚杆3从基坑墙体插入。竖板靠近基坑的一侧呈倾斜状,即竖板的宽度从底部往上越来越窄,采用这样的形状,可保证墙体组件1底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自身的稳定。
41.本技术参照图4所示,墙体组件1的底部固设有四组下锚杆5,其中四组下锚杆5从基坑地面插入;需要注意的是,下锚杆5视墙体组件1底部的尺寸进行选择,也可以选择五组、六组、七组等,多组下锚杆5也可以等距分布,保证墙体组件1在安装时底部的稳定。
42.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挡土墙使用时的稳固性;具体的操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首先根据基坑的大小选择需要使用多少组墙体组件1,然后将多组墙体组件1首
尾相连进行安装,随后将墙体组件1一侧的侧锚杆3插入到基坑的侧面,墙体组件1底部的下锚杆5插入到基坑的地上;则在使用的时候,水流可通过相邻两组墙体组件之间的泄水孔排出,不会对墙体组件1进行直接冲击,保证墙体组件1的稳固性;
43.在对两组墙体组件1进行安装的时候,参照图2首先将其中一组墙体组件1上的凸起部2卡入到另一组墙体组件1上的凹槽4内(当凸起部2为梯形状无法直接滑入的时候,可从凹槽4的上方将其滑入到凹槽4内),随后将两者进行对齐,保证同一位置的凹槽贯穿孔一6、凹槽贯穿孔二7和凸起贯穿孔8三者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然后使用密封防水胶将除泄水孔和贯穿孔的位置胶粘密封,密封防水胶可以选用纳米硅防水胶;随后取定位件11,通过定位件11穿过凹槽贯穿孔一6、凸起贯穿孔8和凹槽贯穿孔二7,即可实现对凹槽4和凸起部2的安装,进而完成相邻两组墙体组件1的安装;同理将剩下的定位件11全部安装完成,即可完成拼合;
44.随后将墙体组件1一侧的侧锚杆3插入到基坑内,侧锚杆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数量,深入基坑内,保证墙体稳定;墙体组件1底部的下锚杆插入到地下,下锚杆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数量,深入土中,使墙体稳定;
45.在使用的时候,基坑内外水流通的时候,可通过相邻两组墙体组件1之间的泄水孔流出,泄水孔不直接垂直于墙体,而是从板两侧通过,既起到了泄水的作用,又避免了对拼合而成的墙体的强度削弱。
46.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47.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