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16334发布日期:2024-01-26 16:2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挡板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应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即通常规范所说的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现有桩间支护方法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具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清桩间土、挂钢筋网、插横向植筋加强筋、焊接横向加强筋、焊接纵向加强筋、喷射砼。

3、现有桩间支护方法流程较为繁琐,桩内锚入钢筋长度不易控制,喷射混凝土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且喷射施工过程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不利于材料节约及环境保护管控;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桩间支护方法流程较为繁琐,桩内锚入钢筋长度不易控制,喷射混凝土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且喷射施工过程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不利于材料节约及环境保护管控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包括背部气囊,背部气囊的后表面与桩间土体贴合,背部气囊的两侧均竖立有支护桩,所述桩间土体的前方贴合安装有外部塑钢挡板,所述外部塑钢挡板的前表面固定有多个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中间穿插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外侧均套有限位环,所述背部气囊的前表面开设有多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对接孔,所述外部塑钢挡板的后表面固定有多个t型对接杆,所述t型对接杆插接在对接孔内部。

3、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绳锁紧机构,所述钢丝绳锁紧机构包括u形锁接杆和第一锁接块,所述u形锁接杆和第一锁接块将从限位环中穿过的钢丝绳夹持在中间,所述u形锁接杆的两端从u形对接杆的两端自上向下贯穿而过。

4、优选的,所述u形对接杆的两端均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所述u形连接杆的端部从定位孔中穿过且端部外侧通过螺纹旋接有锁接螺母。

5、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绳锁紧机构,所述钢丝绳锁紧机构包括第二锁接块,所述第二锁接块的上方安装有u形连接杆且与u形连接杆将钢丝绳夹持在中间,所述u形连接杆的两端贯穿第二锁接块的两端端部。

6、优选的,所述第二锁接块的下方安装有u形对接杆,所述u形对接杆的两端之间安装有微型液压千斤顶,所述微型液压千斤顶的底端与u形对接杆固定,所述微型液压千斤顶的顶端与第二锁接块的底面固定。

7、优选的,所述u形对接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连接杆的两端贴合且端部固定有定位杆,所述u形连接杆的两端端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定位杆插接在圆孔中。

8、优选的,述u形连接杆的两端外侧均滑动插接有插接销,所述定位杆的侧面贯穿开设有限位插接孔,所述插接销的一端从限位插接孔穿过。

9、优选的,所述支护桩的前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限位环的端部插接在固定孔中并与固定孔之间采用螺纹旋接。

10、优选的,所述t型对接杆插接在对接孔中的端部固定有限制环,所述对接孔的内侧固定有压紧伸缩气囊,所述压紧伸缩气囊通过气孔与背部气囊内部连通。

11、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首先在支护桩的外表面开设固定孔,将限位环的端部通过螺纹旋接在固定孔中,并将外部塑钢挡板和背部气囊组装后放置与两个支护桩的之间;

13、s2:在组装后的外部塑钢挡板、背部气囊放置完毕后,调节外部塑钢挡板的高度位置,使得外部塑钢挡板前表面固定的定位环的圆心与支护桩外表面固定的限位环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14、s3:随后将钢丝绳的一端从其中一个支护桩外表面固定的限位环中穿过,再将钢丝绳的此端部穿过与限位环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定位环,并将此端部从另一个支护桩上的限位环中穿出;

15、s4:在钢丝绳将限位环与定位环连接完毕后,对钢丝绳的两端进行拉紧,钢丝绳拉紧后将钢丝绳锁紧机构安装在限位环的两侧,并利用限位环将从限位环中间穿过的钢丝绳进行锁紧,使得钢丝绳无法在限位环中进行左右偏移或滑动;

16、s5:接下来向背部气囊中充入气体,气体在充入背部气囊中后,背部气囊会充气膨胀,膨胀后的背部气囊会与桩间土体接触并对外部塑钢挡板产生向外的推理,此时外部塑钢挡板由于受到钢丝绳的限制无法向外移动,此时背部气囊对桩间土体的压力会逐渐增加,利用膨胀并对桩间土体加压的背部气囊对桩间土体进行支护;

17、s6:最后箱被背部气囊支护的桩间土体和支护桩之间进行肥槽回填,在肥槽回填完毕后,只需将钢丝绳外侧固定的钢丝绳锁紧机构进行取下,然后将钢丝绳从限位环、定位环中抽出,可以将外部塑钢挡板、背部气囊进行回收。

18、1、本发明将限位环固定在支护桩外表面,然后将外部塑钢挡板和背部气囊放置在两个相邻的支护桩中间,并利用钢丝绳对外部塑钢挡板和限位环连接,再对背部气囊中冲入气体,形成装配式桩间支护体系,支护完成肥槽回填时对气囊进行放气,可完成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的回收再次利用,降低使用成本;

19、2、本发明通过在背部气囊的表面开设对接孔,且外部塑钢挡板的外表面固定t型对接杆,利用t型对接杆插接在对接孔中,并在背部气囊充气膨胀时,部分气体进入压紧伸缩气囊中使得压紧伸缩气囊膨胀并对t型对接杆进行压紧,可以增加背部气囊与外部塑钢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背部气囊与外部塑钢挡板不会轻易的进行松动或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包括背部气囊(4),背部气囊(4)的后表面与桩间土体(1)贴合,背部气囊(4)的两侧均竖立有支护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间土体(1)的前方贴合安装有外部塑钢挡板(3),所述外部塑钢挡板(3)的前表面固定有多个定位环(6),所述定位环(6)的中间穿插有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的两端外侧均套有限位环(7),所述背部气囊(4)的前表面开设有多个矩形阵列分布的对接孔(9),所述外部塑钢挡板(3)的后表面固定有多个t型对接杆(10),所述t型对接杆(10)插接在对接孔(9)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7)的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绳锁紧机构(5),所述钢丝绳锁紧机构(5)包括u形锁接杆(511)和第一锁接块(512),所述u形锁接杆(511)和第一锁接块(512)将从限位环(7)中穿过的钢丝绳(8)夹持在中间,所述u形锁接杆(511)的两端从u形对接杆(522)的两端自上向下贯穿而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对接杆(522)的两端均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孔(514),所述u形连接杆(521)的端部从定位孔(514)中穿过且端部外侧通过螺纹旋接有锁接螺母(5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7)的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绳锁紧机构(5),所述钢丝绳锁紧机构(5)包括第二锁接块(524),所述第二锁接块(524)的上方安装有u形连接杆(521)且与u形连接杆(521)将钢丝绳(8)夹持在中间,所述u形连接杆(521)的两端贯穿第二锁接块(524)的两端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接块(524)的下方安装有u形对接杆(522),所述u形对接杆(522)的两端之间安装有微型液压千斤顶(523),所述微型液压千斤顶(523)的底端与u形对接杆(522)固定,所述微型液压千斤顶(523)的顶端与第二锁接块(524)的底面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对接杆(522)的两端分别与u形连接杆(521)的两端贴合且端部固定有定位杆(525),所述u形连接杆(521)的两端端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定位杆(525)插接在圆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连接杆(521)的两端外侧均滑动插接有插接销(526),所述定位杆(525)的侧面贯穿开设有限位插接孔,所述插接销(526)的一端从限位插接孔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2)的前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限位环(7)的端部插接在固定孔中并与固定孔之间采用螺纹旋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对接杆(10)插接在对接孔(9)中的端部固定有限制环(11),所述对接孔(9)的内侧固定有压紧伸缩气囊(12),所述压紧伸缩气囊(12)通过气孔与背部气囊(4)内部连通。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挡板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桩间支护方法流程较为繁琐,桩内锚入钢筋长度不易控制,喷射混凝土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且喷射施工过程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不利于材料节约及环境保护管控的问题。一种装配式桩间背囊塑钢挡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背部气囊,背部气囊的后表面与桩间土体贴合,背部气囊的两侧均竖立有支护桩,所述桩间土体的前方贴合安装有外部塑钢挡板,所述外部塑钢挡板的前表面固定有多个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中间穿插有钢丝绳。本发明可以快形成装配式桩间支护体系,改变传统桩间支护形式,具有施工效率高,材料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保管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邱思宇,程剑,王子健,刘力阳,甄涛,段双智,李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