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8521发布日期:2024-02-26 17:2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管桩地基,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1、地基一般指承受由基础传下来荷载的土体或岩体,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基础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自重一起传给地基,钢管桩地基基础是桩基础的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是适用于码头港口建设中的基础,其作用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上,或将软弱土层挤密实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密实度。

2、专利网公开号cn114718050a公开了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结构,包括钢管桩和地基基础,钢管桩的下半段外安装有加固桩,钢管桩的下半段竖直插入地基基础内;钢管桩的上方设置有框架梁,钢管桩的两侧分别设有弹簧钢;地基基础上设有与钢管桩和弹簧钢相对应的抗沉件。在地基基础上设置的地基梁柱,相邻的钢管桩通过加强筋连接在地基梁柱上增强了稳定度。此外,钢管桩又通过设置在地基基础上的抗沉件达到抗沉效果,通过设置的弹簧钢提升抗震效果。再者,在钢管桩的下半段外安装有加固桩,通过钢筋连接在地基基础内的钢筋板上,进一步提升钢管桩的稳定度。

3、在钢管桩埋设与地基中时,往往需要插入较深,以上装置为了加强钢管桩插入地基后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加固桩、钢管桩和加强筋的方式来进行加固,但在较深的基面中,如何将钢管桩和加强筋等部件进行埋入以及埋入之后进行连接的施工难度较高,极大地提高了钢管桩地基基础的施工难度,且在地基内埋入大量部件,势必会对地基的紧密度造成一定影响,可能会直接导致后续的地基强度降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结构,包括基面,所述基面顶部设置有钢管,所述钢管延伸入基面内部,所述基面顶部放置有底板,所述钢管贯穿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抗拉拔机构,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两个定位框,两个定位框之间设置有压入机构,所述定位框上设置有安装组件。

4、所述抗拉拔机构包括两个贴合板,两个贴合板分别设置于钢管前后两侧,且贴合板与钢管外侧表面相贴合,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两个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活动槽相匹配,所述底板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第一双向螺纹杆延伸出底板外部,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槽,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贯穿移动板并与移动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与钢管外侧表面相接触,所述侧护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贴合板上开设有插孔,插板贯穿插孔并与插孔相匹配,所述插板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卡块,两个卡块分别延伸出插板两侧外部。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钢管桩地基基础搭建时需要在基面上插入钢管时,可通过控制侧护板贴合于所插入钢管的外侧表面后,起到对钢管进行防护的目的,避免钢管插入过程中出现倾斜,并且当钢管插入至合适深度后,钢管上安装的贴合板与侧护板顶部贴合,此时插板贯穿插孔后,可对侧护板提供限位,则此时钢管同样可以此进行加固插入后的稳定性,提高了抗拉拔效果,加固方式简单便捷,可有效避免因为加固步骤比较繁琐以及可能会对基面结构造成影响的情况。

6、优选的,所述卡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簧片,所述簧片固定连接于插板内部,所述卡块底部与贴合板顶部相贴合,两个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双向螺纹杆通过两个皮带轮进行同步转动。

8、优选的,所述钢管内部设置有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均贯穿钢管和两个贴合板,钢管外部设置有两个定位螺母,定位螺母与贴合板相贴合,所述定位杆贯穿定位螺母,且定位杆与定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穿过贴合板后,通过拧入螺母可将贴合板固定在钢管外侧。

10、优选的,所述压入机构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设置于两个定位框中间位置,所述衔接板底部设置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底部设置有两个夹持板,所述矩形框底部与钢管顶部相贴合,两个夹持板分别设置于钢管两侧,且夹持板与钢管相贴合,所述矩形框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杆,所述矩形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与第二双向螺纹杆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板可对钢管顶部进行夹持,从而确保稳定下压。

12、优选的,所述矩形框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夹持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贯穿通槽并与通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贯穿推动板并与推动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矩形框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顶部与衔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均贯穿衔接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双向螺纹杆两端螺纹方向相反,故而在转动后可分别带动两个推动板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离移动。

14、优选的,所述定位框内侧设置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分别设置于衔接板两侧,且衔接板分别与两个移动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定位框前后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在定位框上呈等间距排列分布,所述移动块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板,两个第一定位板均延伸出移动块外部,所述第一定位板贯穿定位槽并与定位槽相匹配,所述移动块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u形块,所述u形块延伸出移动块外部,所述u形块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延伸出u形块外部,所述第二定位板贯穿定位槽并与定位槽相匹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插入定位槽后,可对移动块提供限位。

16、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二定位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内部,所述移动块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贯穿u形块并与u形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输出轴与螺纹调节杆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调节杆转动后可带动u形块上下移动。

18、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基面顶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板贯穿安装槽并与安装槽相匹配,所述底板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定位框延伸入放置槽内部并与放置槽相匹配,所述定位框内侧与安装板相贴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槽可对定位框提供初步的限位。

20、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两个条形板,两个条形板分别设置于两个定位框内侧,所述条形板分别贯穿定位框和安装板,所述条形板底部与底板顶部相贴合,所述定位框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框,所述辅助框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延伸出辅助框外部,所述l形板贯穿条形板,所述辅助框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操控杆,螺纹操控杆延伸出辅助框外部,所述螺纹操控杆贯穿l形板并与l形板通过螺纹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板贯穿条形板后,对条形板提供限位。

22、优选的,所述基面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基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座顶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顶部与定位框一侧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杆对定位框提供进行稳定加固。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5、1、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结构,通过抗拉拔机构的设计,在进行钢管桩地基基础搭建时需要在基面上插入钢管时,可通过控制侧护板贴合于所插入钢管的外侧表面后,起到对钢管进行防护的目的,避免钢管插入过程中出现倾斜,并且当钢管插入至合适深度后,钢管上安装的贴合板与侧护板顶部贴合,此时插板贯穿插孔后,可对侧护板提供限位,则此时钢管同样可以此进行加固插入后的稳定性,提高了抗拉拔效果,加固方式简单便捷,可有效避免因为加固步骤比较繁琐以及可能会对基面结构造成影响的情况。

26、2、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结构,通过压入机构的设计,夹持板将钢管顶部紧紧夹持住后可提高钢管插入时其顶部的稳定性,随后液压杆工作后对衔接板推动压入基面内部,同时为避免液压杆的伸展长度限制,本装置中的移动块还可在定位框内部上下灵活调节,以便于调节位置后继续通过液压杆进行推送,有效保证了钢管压入时的顺畅性。

27、3、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结构,通过安装组件的设计,将两个定位框分别放入两个放置槽内部后,放置槽可对定位框提供初步限位,随后将条形板插入至贯穿定位框和安装板条形板可进一步对底板和定位框提供限位,转动螺纹操控杆,当l形板移动至贯穿条形板后,条形板保持贯穿定位框后的状态,完成定位框和底板的安装,以此步骤进行组合安装,相应的操作起来更加简单便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