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51726发布日期:2024-04-08 14:0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方法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由于自然滑坡、水土流失、岩石风化以及修建公路、铁路、采矿、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常常会破坏掉天然植被,留下许多裸露的岩质边坡,需要对岩质边坡进行修复,达到保护和稳定边坡的目的。目前常见的岩质边坡修复方法为客土喷播施工方法,客土喷播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除坡面浮石,修整岩质边坡的坡面,在坡面上挂网并打锚杆进行固定;将植物种子、肥料、土壤等混合后通过喷播机喷洒在坡面上,形成一层植物护坡层;喷播完成后,坡面覆盖无纺布,进行养护管理。

2、客土喷播施工过程中,在通过喷播机进行喷播时,通常采用车辆移动喷播机,同时由人工操纵并调整喷播的角度,将植物种子、肥料和土壤等混合物从坡脚下沿纵向喷至坡面上,然而由于岩质边坡的坡面凹凸起伏,十分不规整,且坡面一般较长,因此在坡脚下进行喷播时难免会留下喷播死角,且喷播均匀度较差,从而导致喷播形成的植物护坡层局部厚度较薄,进而导致边坡植被复绿效果和边坡修复后的稳定性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客土喷播施工方法容易留下喷播死角,且喷播均匀度较差,导致喷播形成的植物护坡层局部厚度较薄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岩质边坡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清除岩质边坡坡面上的杂物和松散岩土;

5、步骤2、在坡面上固定安装多条沿横向间隔排列的导轨,每列导轨沿坡面的长度方向设置;

6、步骤3、在导轨上设置可沿导轨移动的移动小车,将喷播机的喷播头设置在移动小车上,通过转移车辆对喷播机本体进行承托和移动,通过软管将喷播头与喷播机本体连通;

7、步骤4、通过移动小车带动喷播头沿坡面从下至上移动,同时通过喷播机本体将喷播混合物输送至喷播头,通过喷播头将喷播混合物喷播在坡面上;

8、步骤5、当喷播头沿坡面从下至上喷播完毕后,通过转移机构将喷播头转移至另一列导轨上,重复步骤的喷播动作;

9、步骤6、坡面全部喷播完毕后,将移动小车从导轨上移除,并拆除导轨;

10、步骤7、在坡面上覆盖无纺布,进行养护管理。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小车带动喷播头沿坡面从下至上移动,同时通过喷播机本体将喷播混合物输送至喷播头,通过喷播头将喷播混合物喷播在坡面上,从而可在坡面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喷播,最大限度地减少喷播死角,提高喷播均匀度,避免喷播形成的植物护坡层局部厚度较薄的现象,提高边坡植被复绿效果和边坡修复后的稳定性。

12、可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在坡面上固定安装多列锚杆,每列导轨由多段组成,将多段导轨依次拼接固定安装在锚杆上,形成完整的单列导轨;在所述步骤7中,将无纺布固定在锚杆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轨拆除后,可直接将无纺布固定在锚杆上,从而无需对锚杆进行拆除。

14、可选的,所述移动小车包括滑移架、行走轮、限位机构和滑移驱动件,所述行走轮转动设于所述滑移架上,所述行走轮能够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移驱动件设于所述滑移架上,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滑移架上,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滑移架与所述导轨脱离,所述喷播头设于所述滑移架上;

15、在所述步骤4中,通过行走轮将滑移架置于导轨上,并通过限位机构对滑移架进行限位,通过滑移驱动件驱动滑移架在导轨上移动,带动喷播头沿坡面从下至上移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架通过行走轮置于导轨上后,可通过限位机构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滑移架与导轨脱离。

17、可选的,所述导轨包括主梁、上边板和下边板,所述上边板和下边板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能够置于所述下边板上,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驱动组件、成对设置的侧滑轮和成对设置的上滑轮,所述限位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滑移架上,并与所述侧滑轮和上滑轮连接,所述限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侧滑轮与所述主梁的侧壁抵接,以及驱动所述上滑轮与所述上边板的底壁抵接;

18、在所述步骤5中,通过转移机构将喷播头转移至另一列导轨上时,将行走轮置于下边板上后,通过限位驱动组件驱动成对的侧滑轮分别与主梁的两侧壁抵接,同时驱动成对的上滑轮与上边板的底壁抵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成对设置的侧滑轮可对滑移架沿导轨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通过行走轮和成对设置的上滑轮可对滑移架沿导轨的高度方向进行限位,从而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

20、可选的,所述限位驱动组件包括滑套、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条、第一弹性件和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设于所述滑移架上,并与所述滑套连接,所述伸缩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套朝向或远离所述主梁的侧部移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滑动设于所述滑套上,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于所述滑套上,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侧滑轮转动设于第一齿条上,所述上滑轮转动设于第二齿条上,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套上,并作用于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推动所述第一齿条朝向所述主梁移动的作用力;

21、在所述步骤5中,当行走轮置于下边板上后,通过伸缩驱动件驱动滑套朝向主梁的侧部移动,直至侧滑轮与主梁的侧壁抵接,并压缩第一弹性件,使第一齿条相对于滑套滑动,以驱动第一齿轮转动,再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条相对于滑套滑动,使上滑轮与上边板的底壁抵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驱动件可驱动滑套朝向主梁的侧部移动,直至侧滑轮与主梁的侧壁抵接,并压缩第一弹性件,接着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条驱动上滑轮与上边板的底壁抵接,从而通过伸缩驱动件即可驱动侧滑轮和上滑轮动作。

23、可选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角度调节组件和抬升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喷播机本体上,并与所述抬升组件连接,所述抬升组件能够与所述滑移架可拆卸连接;

24、在所述步骤5中,通过转移机构将喷播头转移至另一列导轨上时,将滑移架与抬升组件连接,并通过抬升组件将滑移架抬离导轨,接着通过转移车辆将滑移架移动至另一列导轨上方,再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调整滑移架的角度,接着通过抬升组件将滑移架下放至另一列导轨上。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抬升组件将滑移架抬离导轨后,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可调整滑移架的角度,从而可适应不同坡度的导轨。

26、可选的,所述抬升组件包括支座、抬升电机、升降座和丝杆,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支座与所述喷播机本体铰接,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喷播机本体铰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支座铰接,所述支座上设有导杆,所述升降座滑动套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丝杆转动设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抬升电机固设于所述支座上,并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升降座上设有螺套,所述丝杆与所述螺套螺接,所述升降座能够与所述滑移架可拆卸连接;

27、在所述步骤5中,通过转移机构将喷播头转移至另一列导轨上时,将滑移架与升降座连接,通过抬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带动升降座沿导杆升降,将滑移架抬离导轨或下放至另一列导轨上;通过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进行伸缩,对升降座的角度进行调整,以调整滑移架的角度。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抬升电机可驱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可带动升降座沿导杆升降,从而可将滑移架抬离导轨或下放至另一列导轨上。

29、可选的,所述移动小车还包括伸缩架、第二弹性件和滚轮,所述升降座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锁孔,所述滑移架上设有柱体,所述柱体上设有导向槽和销孔,所述伸缩架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伸缩架上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滑动插设于所述销孔,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柱体上,并作用于所述伸缩架,所述滚轮转动设于所述伸缩架上,所述滚轮能够与所述下边板抵接,所述柱体能够与所述套筒插接,当所述滚轮与所述下边板分离时,所述锁定销能够与所述锁孔插接;

30、在所述步骤5中,通过转移机构将喷播头转移至另一列导轨上时,沿导轨移动移动小车,将柱体与套筒插接,接着通过抬升组件将滑移架抬离导轨,使滚轮与下边板分离,接着锁定销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与锁孔插接,将滑移架与升降座锁定连接。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抬升组件将滑移架抬离导轨后,滚轮与下边板分离,锁定销可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与锁孔插接,从而将滑移架与升降座自动锁定连接,避免通过转移机构将喷播头转移至另一列导轨上时,喷播头发生脱落。

32、可选的,所述喷播机本体上转动设有转盘,所述喷播机本体上固设有转盘电机,所述转盘电机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软管绕设于所述转盘上,所述软管的一端固设于所述转盘上,并通过第一旋转接头与所述喷播机本体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播头连通;

33、在所述步骤4中,通过移动小车带动喷播头沿导轨移动时,通过转盘电机驱动转盘转动,对软管进行收卷或弛放。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小车带动喷播头沿导轨移动时,通过转盘电机可驱动转盘转动,从而对软管进行收卷或弛放,从而避免软管接触到坡面发生磨损。

35、可选的,所述移动小车还包括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驱动件本体和旋转部,所述驱动件本体固设于所述滑移架上,并与所述旋转部连接,所述喷播头固定穿设于所述旋转部的中心,所述喷播头通过第二旋转接头与所述软管连通;

36、在所述步骤4中,通过喷播头将喷播混合物喷播在坡面上时,通过驱动件本体驱动旋转部转动,对喷播头的俯仰喷播角度进行调整。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本体可驱动旋转部转动,对喷播头的俯仰喷播角度进行调整,从而扩大喷播范围。

3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9、1、通过移动小车带动喷播头沿坡面从下至上移动,同时通过喷播机本体将喷播混合物输送至喷播头,通过喷播头将喷播混合物喷播在坡面上,从而可在坡面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喷播,最大限度地减少喷播死角,提高喷播均匀度,避免喷播形成的植物护坡层局部厚度较薄的现象,提高边坡植被复绿效果和边坡修复后的稳定性。

40、2、当通过抬升组件将滑移架抬离导轨后,滚轮与下边板分离,锁定销可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与锁孔插接,从而将滑移架与升降座自动锁定连接,避免通过转移机构将喷播头转移至另一列导轨上时,喷播头发生脱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