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9034发布日期:2024-05-11 00: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包括截流井体(1)、该截流井体(1)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11)、排污管道(12)和直排管道(13);其特征在于,封盖模块(2)嵌入式安装于井口处,封盖模块(2)上表面低于井口设置且在井口处形成蓄积槽且该蓄积槽具备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所述封盖模块(2)设有固定盖(21)和活动盖(22)且活动盖(22)通过弹性牵引单元(24)弹性牵引设置于固定盖(21)下方;排水时当雨水在蓄积槽内蓄积至第一高度时;其内雨水重量克服弹性牵引单元(24)牵引,活动盖(22)轴向下移初步开启,当蓄积槽内雨水蓄积至第二高度时,活动盖(22)进一步下移全面开启,从而实现雨水的导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封盖模块(2)包括活动盖(22)、固定盖(21)、滑移轴(23)和弹性牵引单元(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牵引单元(24)包括第一顶撑弹簧(241)、调节螺栓(242)和防护轴套(2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罩(3)为中空且上下开口的漏斗状壳体;用以对穿过封盖模块(2)的雨水进行收集;滤网(31)嵌入式安装于集流罩(3)中部;所述集流罩(3)的出料口处还同轴设置有单向阀(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自适应分流装置(4)包括环形架(41)、分流桶(42)、分流头(44)、第一分流孔(46)、第二分流孔(47)和第二顶撑弹簧(4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桶(42)外还同轴套设安装有第一导流罩(421)和第二导流罩(422);第一导流罩(421)罩盖设置于第一分流孔(46)外;第二导流罩(422)罩盖设置于第二分流孔(47)外;第一导流罩(421)的直径大于第二导流罩(42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沉积装置(5)包括隔板(51)、潜污泵(52)、铰接部(53)和翻板(5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滑移启闭模块(6)包括第一引导滑槽(61)、第一挡水板(62)和牵引件(6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浮动启闭模块(7)包括第二引导滑槽(71)、第二挡水板(72)和浮动部(7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排管道(13)中部还固定设置有单向导通元件(5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截流井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采用井盖式分流的一体化截流装置;包括截流井体、该截流井体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排污管道和直排管道;封盖模块嵌入式安装于井口处,封盖模块上表面低于井口设置且在井口处形成蓄积槽且该蓄积槽具备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所述封盖模块设有固定盖和活动盖且活动盖通过弹性牵引单元弹性牵引设置于固定盖下方;集流罩同轴固定设置于活动盖正下方;自适应分流装置同轴固定设置于截流井体内且位于集流罩正下方;本发明无需外部电源介入也可以实现初期雨水截流且具备非使用状态自封闭结构,有效杜绝了非使用状态下的异物介入,同时实现了对沉淀物处理时所造成的异味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能,黄大伟,常莎,陈明,李晨旭,张建强,赵熠辉,王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