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供水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05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物供水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供水管装置,尤指一种在外导管内穿设挠性内水管的建筑物供水管装置。
现今一般建筑工程的供水系统大抵为单管式的水管所构成,其必须在封模灌浆前将供水管路铺设完成,且必须配合其他管路加以施工,故施工经验及技术便相当重要,以期能在时间紧迫之下迅速完成;若因施工经验及技术不足,或在铺设其他管路时损害水管而无适当的补救措施时,即可能会造成漏水现象,尤其在灌浆及壁面完成後,欲找出漏水点更显困难。
而供水系统的热水管路,现今大部分皆采用白铁管或聚乙烯被覆保温铜管,其在施工经验技术、水锤效应、热涨冷缩及零件质量不良或意外外力的破坏下,皆有可能导致水管漏水;另在其管路弯曲或异径处,且自来水水质硬度高时,更容易产生水垢、铜氯或铁锈而破坏水管,除减低其使用寿命外,同样有造成水管漏水的困扰。
俗谚有云「做土水怕捉漏」,可见欲在建筑物找出漏水点的困难,尤其是在一楼地板下的漏水点甚至无任何迹象可循,不知该如何找到漏水点。而补漏的处理方式,一般系利用「打壁」找漏水点来进行补漏,但其困难度高,耗时费力,破坏墙面及地面的美观;若采用灌浆止漏法,有的有效,有的不一定有效,且所费不赀,保证效果多久尚为未知数。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便在於提供一种具内、外管的两层结构,以达到预防供水管路遭到意外外力的破坏、阻塞及具更换快速效果的建筑物供水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於其包括若干外导管,为预定路径配置形成的供水管路,其出水端形成多边形的框持部;若干螺接套,套设在外导管的框持部,该螺接套的内部轮廓是配合框持部的外部轮廓,在螺接套内一体成形具有螺纹的螺帽部,该螺帽部的外径是小於外导管的内径,且在其一端与螺接套仅有数个小面积的连接部;若干管接头,每个管接头具有一固定部及一套接部,该固定部系形成多边形的外型,其中心形成一螺孔,用以设置在外水管的框持部,而套接部形成一中空的管状,其中空部与螺孔相连通;及若干内水管,为可挠性管体,穿设於外导管内,其出水端套设在管接头的套接部;借助上述的构造,其是在灌浆前先将外导管及螺接套铺设组装,待灌浆完成後,将螺接套的螺帽部拔出,再将内水管及管接头穿设组装,而形成内、外两层的供水管改进构造。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供水管装置,其借助在外导管中穿设内水管,以使该供水管具有以下的优点1.维修便利因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供水管为内水管,而内水管是穿设在外导管之中,若有漏水现象产生,仅需将漏水管路中的该内水管抽换即可,且不需去打壁面找漏水点换修,或是以灌药法止漏,而具有省力、迅速及保持壁面或地面美观的优点。
2.提高施工品质因在灌浆之前,仅需将外导管依预定路径铺设成供水管路,若是因施工经验不足、零件材料不良或外力破坏所造成外导管的损坏,在未察觉而灌浆完成後,虽外导管已有损坏,但是以内水管穿设於外导管中,仍不会造成漏水的现象,实为一双重保护的供水管装置。
3.使用寿命长因本实用新型是使用聚丁烯PB塑胶管与脱腊模浇制的管接头,故不容易产生水垢、铜氯或铁锈等,没有管路阻塞的问题,而可延长使用寿命。
4.热损耗少若是热水供水管路使用聚丁烯PB塑胶管,因较白铁管或铜管具有最少的热损耗,故其管路愈长,效果愈显着,更会省下电费或煤气费;如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寒冷冬天或阴雨天时,传统管路的热损耗更大,而无法达到所需的水温。
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建筑物供水管装置,通过穿管式的供水管构造改良,使供水管路形成具有内水管、外导管的双重保护效果。
下面通过最隹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供水管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内水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外导管的立体分解及组装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内、外管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完成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外管接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另一型态的外管接件及管接头的立体分解图。
请参阅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内水管、外导管的立体分解图,为一种水龙头供水管路的末端部分,其中,内供水管路包括内水管1,为可挠性管体,在本实用新型是使用聚丁烯PB塑胶管;管接头2,可作为内水管套设的定位部,为脱腊模浇制的零件,其具有一固定部20及一套接部21,该固定部20是形成多边形的外型,其中心形成一螺孔22,而套接部21形成一管状,其中空部23与螺孔22相连通,且其末端可与内水管1相套接;而外保护管路包括外导管3,为依预定路径铺设成所需的供水管路,其出水端形成多边形的框持部30,用以使管接头2的固定部20设置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框持部30为六边形;螺接套4,其内部的轮廓是配合框持部30的外部轮廓,而在螺接套4内亦一体成形一具有螺纹41的螺帽部40,该螺帽部40的外径是小於外导管3的内径,且在其一端与螺接套4仅有数个小面积的连接部42,而可使该螺接套4套接在外导管3的框持部30外且其螺帽部40位於外导管3内;固定架5,其具有二穿孔50,以固定冷、热水管的间距;塞头6,具有一螺柱60,该螺柱60与塞头6亦为数个小面积的连接部61,另在螺柱60与塞头6连接的另一侧中央形成十字形的凹孔62。
请再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供水管装置外导管的组装立体图,其是在建筑物灌浆前完成外导管3的组装,在外导管3依预定路径铺设成所需的供水管路後,其末端的框持部30略微凸伸出壁面,将其套上螺接套4,再以一固定架5固定冷、热水管的距离,最後以塞头6的螺柱60穿过固定架5的穿孔50而螺设在螺帽部40,即可避免水泥跑进外导管3内。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供水管装置内水管的组装示意图及立体图,当建筑物灌浆完成後,将塞头6螺出螺接套4的螺帽部40,再将固定架5取下,以适当的工具将螺帽部40与螺接套4分离,此时,即可将具有挠性的内水管1穿设在外导管3中,再利用一可置於框持部30内的管接头2套接内水管1,即可形成如图4所示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种建筑物供水管装置外导管的立体分解图,其中,在外导管3的末端以一外管接件7代替,该外管接件7包括一框持部70及一管接部71,该框持部70是相同於上述外导管3的框持部30,为六边形的管体,而管接部71为扩大的圆形管部,用以连接外导管3,其亦可与螺接套4、固定架5及塞头6组合以方便完成供水管路的铺设,而不必另行弯曲水管。外管接件可为PVC(聚氯乙烯)注塑零件。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供水管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该延伸配件8是配合实际墙壁厚度施工需要可制成不同长度,其同样有框持部80与管接部81,分别与螺接套4及外管接件7的框持部70连接,因灌浆完成後,该框持部80约略与壁面平齐,为後续的涂覆水泥或贴磁砖所增加的厚度,另套接一延伸配件82,其同样具有一框持部83与一管接部84,使该管接部84可套在框持部80管内,而管接头9可是配合延伸配件8形成直式的型态,以套接在框持部83内且与内水管1连接,可方便完成供水管路的铺设。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供水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外导管,为预定路径配置形成的供水管路,其出水端形成多边形的框持部;若干螺接套,套设在外导管的框持部,该螺接套的内部形廓是配合框持部的外部形廓,在螺接套内一体成形具有螺纹的螺帽部,该螺帽部的外径是小於外导管的内径,且在其一端与螺接套仅有数个小面积的连接部;若干管接头,每个管接头具有一固定部及一套接部,该固定部系形成多边形的外型,其中心形成一螺孔,用以设置在外水管的框持部,而套接部形成一中空的管状,其中空部与螺孔相连通;及若干内水管,为可挠性管体,穿设於外导管内,其出水端套设在管接头的套接部;借助上述的构造,其是在灌浆前先将外导管及螺接套铺设组装,待灌浆完成後,将螺接套的螺帽部拔出,再将内水管及管接头穿设组装,而形成内、外两层的供水管装置。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供水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导管末端套设有预先形成框持部的外管接件,而外管接件另一端形成扩大的圆形管接部。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供水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管接件为PVC注塑零件。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供水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水管套设的定位部为脱腊模浇制零件。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供水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水管为聚丁烯PB塑胶管。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物供水管装置,主要是将一般的供水管路形成内、外两层的构造,其利用外导管铺设成供水管路的外层,待灌浆完成后,再利用可挠性的内水管(聚丁烯PB塑胶管)穿设在外导管中,由内水管作实际供水,而形成内、外两层的供水管,以达到预防供水管路遭施工破坏、供水管路阻塞及热损耗少之功效,漏水时并具有更换快速,而没有传统管路的补漏耗时及破坏建筑物外观的缺点。
文档编号E03B1/00GK2315151SQ9723101
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日
发明者谢添志 申请人:谢添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