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保温保湿层覆盖下渗漏点检测及修补方法_2

文档序号:8442859阅读:来源:国知局
进一步的说明。
[0029]参见图1~5,大坝保温保湿层覆盖下渗漏点检测及修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混凝土坝面I下游外表面原保温保湿层2的面积进行大致测量估算,根据面积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分隔距离和拆除沟槽尺寸。
[0030]第二步,从原保温保湿层2的底端开始,从左到右开挖横向布置的横向沟槽3,两条相邻横向沟槽3的间距为2m~10m,长度与原保温保湿层2的宽度相等,横向沟槽3的沟槽宽度为0.lm~2m,横向沟槽3的深度即为原保温保湿层2的厚度直到混凝土坝面I的混凝土表面,将其表面清理干净。
[0031]第三步,开挖好横向沟槽3之后,再从原保温保湿层2的最左端开始,从上到下开挖纵向布置的纵向沟槽4,两条相邻纵向沟槽4的间距为2m~10m,长度与原保温保湿层2的高度相等,纵向沟槽4的沟槽宽度为0.纵向沟槽4的深度即为原保温保湿层2的厚度直到混凝土坝面I的混凝土表面,将其表面清理干净。
[0032]第四步,横向沟槽3和纵向沟槽4开挖完成构成网状结构之后,用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喷涂填平其横向沟槽3和纵向沟槽4,厚度与原保温保湿层2厚度一致,使大坝整体表面平整,完成之后就在大坝表面形成条带状和块状分布,同时将原保温保湿层2与混凝土坝面I之间的架空间隙隔断成条带状或块状。
[0033]第五步,检测观察渗漏点,由于网格化之后的大坝受到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的阻隔作用,阻断其与原保温保湿层2之间的空隙,让混凝土坝面I的渗漏水流径至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的位置渗漏出材料外表面,这样就可直观的观察到混凝土坝面I的渗漏现象,通过网格化之后可以根据外表面的渗漏现象精确的推测到渗漏的大致位置。
[0034]第六步,在渗漏发生的网格区域内的原保温保湿层2网格进行清理拆除处理,根据拆除之后的区域进一步寻找混凝土坝面I的渗漏裂缝,在由裂缝的扩展情况对覆盖在其表面的原保温保湿层2进行进一步的清理,直到该区域的裂纹都被检测到。
[0035]第七步,找到渗漏裂缝并清理完成之后,对裂缝进行修复处理。
[0036]第八步,修复完成之后再重新对拆除部位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进行填补,恢复其保温保湿层结构,保证大坝结构性能。
[0037]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是利用喷涂设备将聚氨酯黑料和白料双组份材料喷涂或灌注在混凝土大坝表面,进行现场反应发泡,其尺寸可以根据现场沟槽大小、形状、曲面或者平面进行喷涂施工直接成型,且喷涂时喷枪扣的雾化风压在6?8kg/cm2。
[0038]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在喷涂过程中,在外表面会形成一种光滑保护层,其密度大于聚氨酯硬质泡沫本身,表面抗压抗渗能力大于聚氨酯硬质泡沫,当水从外向内压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渗作用,但当水压从内向外时易被水击穿,不会阻碍坝体渗漏水的呈现。
[0039]参见图1和3,将原保温保湿层2网格化之后形成不同的区域,在横向沟槽3和纵向沟槽4之间喷涂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
[0040]参见图2,由于原有大坝表面覆盖有原保温保湿层2,所以当大坝发生渗漏时,渗漏水会在混凝土坝面I和原保温保湿层2之间的缝隙下流,在外边无法观察到具体的渗漏现象和渗漏位置。
[0041]参见图4,网格化之后并喷涂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当发生渗漏时,渗漏水7由于在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的阻隔作用下,就渗漏到原保温保湿层2的外面,而不会继续沿着原保温保湿层2和混凝土坝面I之间的间隙流下,通过渗漏到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外表面的水就可以精确的判定渗漏区域6,再对该区域的原保温保湿层2进行处理,找到具体的渗漏裂缝,对其进行修复,完成之后再重现喷涂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完善大坝外表的保温保温层。
[0042]参见图5,当寻找到渗漏区域6之后,对该区域原保温保湿层2进行清理,找到里层的裂缝,再将里层的裂缝进行修复,修复完成之后再在该区域喷涂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形成修补区域8。
[0043]本发明的优点:
1、采用此方法可以不需要大范围破坏大坝原保温保湿层2,从而保证了大坝原有结构整体性能不受影响。
[0044]2、此方法可以精确,快捷,方便的寻找到渗漏区域。
[0045]3、此方法施工过程安全可靠,施工成本较低。
【主权项】
1.大坝保温保湿层覆盖下渗漏点检测及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混凝土坝面(I)下游外表面原保温保湿层(2)的面积进行大致测量估算,根据面积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分隔距离和拆除沟槽尺寸; 第二步,从原保温保湿层(2)的底端开始,从左到右开挖横向布置的横向沟槽(3),两条相邻横向沟槽(3)的间距为2m?20m,长度与原保温保湿层(2)的宽度相等,横向沟槽(3)的沟槽宽度为0.1m?2m,横向沟槽(3)的深度即为原保温保湿层(2)的厚度直到混凝土坝面(I)的混凝土表面,将其表面清理干净; 第三步,开挖好横向沟槽(3)之后,再从原保温保湿层(2)的最左端开始,从上到下开挖纵向布置的纵向沟槽(4),两条相邻纵向沟槽(4)的间距为2m?20m,长度与原保温保湿层(2)的高度相等,纵向沟槽(4)的沟槽宽度为0.1m?2m,纵向沟槽(4)的深度即为原保温保湿层(2)的厚度直到混凝土坝面(I)的混凝土表面,将其表面清理干净; 第四步,横向沟槽(3)和纵向沟槽(4)开挖完成构成网状结构之后,用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喷涂填平其横向沟槽(3)和纵向沟槽(4),厚度与原保温保湿层(2)厚度一致,使大坝整体表面平整,完成之后就在大坝表面形成条带状和块状分布,同时将原保温保湿层(2)与混凝土坝面(I)之间的架空间隙隔断成条带状或块状; 第五步,检测观察渗漏点,由于网格化之后的大坝受到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的阻隔作用,阻断其与原保温保湿层(2)之间的空隙,让混凝土坝面(I)的渗漏水流径至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的位置渗漏出材料外表面,这样就可直观的观察到混凝土坝面(I)的渗漏现象,通过网格化之后可以根据外表面的渗漏现象精确的推测到渗漏的大致位置; 第六步,在渗漏发生的网格区域内的原保温保湿层(2)网格进行清理拆除处理,根据拆除之后的区域进一步寻找混凝土坝面(I)的渗漏裂缝,在由裂缝的扩展情况对覆盖在其表面的原保温保湿层(2)进行进一步的清理,直到该区域的裂纹都被检测到; 第七步,找到渗漏裂缝并清理完成之后,对裂缝进行修复处理; 第八步,修复完成之后再重新对拆除部位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进行填补,恢复其保温保湿层结构,保证大坝结构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坝保温保湿层覆盖下渗漏点检测及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是利用喷涂设备将聚氨酯黑料和白料双组份材料喷涂或灌注在混凝土大坝表面,进行现场反应发泡,其尺寸可以根据现场沟槽大小、形状、曲面或者平面进行喷涂施工直接成型,且喷涂时喷枪扣的雾化风压在6?8kg/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大坝保温保湿层覆盖下渗漏点检测及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5)在喷涂过程中,外表面会形成一种光滑保护层,其密度大于聚氨酯硬质泡沫本身,表面抗压抗渗能力大于聚氨酯硬质泡沫,当水从外向内压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渗作用,但当水压从内向外时易被水击穿,不会阻碍坝体渗漏水的呈现。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大坝保温保湿层覆盖下渗漏点检测及修补方法,通过对大坝原保温层进行统一规划,开挖形成横向沟槽和纵向沟槽,每个沟槽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m~20m,沟槽的宽度为0.1m~2m,并将大坝外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再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喷涂填平其沟槽,可以在不损坏原有大坝混凝土保温体系的情况下,封堵住各种缺口和裂缝,增加粘接性能,让混凝土大坝渗漏水流径至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的位置时受阻渗漏出材料表面,这样就可直观的观察到混凝土大坝的渗漏现象,再对渗漏区域进行修补,保证大坝安全运行。
【IPC分类】E02B3-16
【公开号】CN104762927
【申请号】CN201510186304
【发明人】杜彬, 谭琨, 杜婧慧, 乐阳, 奉思宇, 张子瑞
【申请人】宜昌天宇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