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7771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浅水(水流深度小于3M)中进行引流的装置和方法,主要应用于降水量小而蒸发强烈,水源稀少,能代替流域泥沙含量较高的河床内埋式的滤管取水方式。
【背景技术】
[0002]河床内埋式的滤管取水法河在传统上一般采用封闭来水面源,进行干地施工,或进行大规模导流工程拆除。采用此种方法,一方面施工干地与取水功能相矛盾;另一方面,采用导流工程,其施工费用高。
[0003]河床内埋式的滤管取水一般在降水量小,且蒸发强烈,水源稀少的地域。此类地域主要存在一下特点:一、时间上受降雨与日照影响,水位变化不大;二、空间上地势起伏较平坦,水深变化不大;三、地质条件多为泥岩、砂岩,直接取水困难。由于以上原因,在此类流域进行生活生产用水及绿化用水常常不宜到达或无法到达,施工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专利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简单便捷的在浅水中布设下引流装置、并进行引流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蒸发强烈,水源稀少的地域进行取水。同时,引流方法大幅度减少了施工量,提高了工程安全质量系数。
[0005]解决以上技术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包括多根过滤管,所述的过滤管一端设有上弧形板、另一端设有下弧形板,相邻过滤管的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能拼装成圆形,过滤管表面设有过滤孔。
[0006]进一步讲,引流装置包括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板、及多根定位杆,定位杆设有定位板上,定位杆之间至有一个间隙能放入过滤管。
[0007]进一步讲,引流装置还包括引流管,引流管与其中一根过滤管连通。
[0008]进一步讲,引流管至少一端设有防渗圈,防渗圈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固定在引流管内壁,防渗膜袋为圆柱形、其直径大于引流管直径,防渗膜袋一端开口、另一端通过粘贴方式连接,防渗膜袋开口连接在固定环上,防渗膜袋连接在固定环上的强度大于防渗膜袋粘贴强度。
[0009]进一步讲,引流装置还包括气垫部件,气垫部件包括气袋、及与所述气袋连通的气管,气袋能设在过滤管和/或引流管下方。
[0010]一种浅水下引流方法包括水下引流、水下导流;
[0011]水下引流包括在上游设置过滤取水管,水进入过滤取水管后顺着过滤管流动,过滤取水管前端与后端均在浅水水面以下,过滤取水管后端与水面垂直距离小于前端与水面垂直距离;
[0012]水下导流包括在下游设置引流取水管,引流取水管一端与过滤取水管后端连通,另一端设在浅水水面以上。
[0013]进一步讲,过滤取水管在岸边组装后,吊入浅水中,或是在浅水中分节组装。
[0014]进一步讲,过滤取水管在浅水中分节组装的方法是;
[0015]I)将定位部件放置在过滤管上,并使过滤管与定位部件固定连接;
[0016]2)将过滤管与定位部件放入浅水中,相邻过滤管上的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相接触,拼成整圆。
[0017]进一步讲,通过在定位部件的定位板上设置垫片,改变过滤管与定位板之间的间隙。
[0018]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设计合理可靠、造价低、加工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0019]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如下:
[0020]1、操作简单、快捷,相邻过滤管的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能拼装成圆形,实现相邻过滤管的快速连接,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连续作业能力。
[0021]2、过滤钢管加工方便,无需其它设备投入,安装迅速,耗时少。
[0022]3、定位部件的定位,通过简单的机械操作,可准确进行过滤钢管的定位与固定,不需要人工进行水下作业。
[0023]4、在浅水中导流、引流,减少了蒸发对取水的影响,同时利用浅水水流的推力实现取水。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过滤管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相邻过滤管组装示意图。
[0026]图3为定位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气垫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防渗圈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引流管与过滤管连接示意图。
[0030]过滤管1、上弧形板2、下弧形板3、过滤孔4、定位部件5、定位板6、定位杆7、引流管8、防渗圈9、固定环10、防渗膜袋11、气垫部件12、气袋13、气管14。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2中,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包括多根过滤管1,过滤管I优选的采用DN600水源过滤无缝钢管,过滤管I 一端设有上弧形板2、另一端设有下弧形板3,相邻过滤管I的上弧形板2与下弧形3板能拼装成圆形,过滤管I表面设有过滤孔4,过滤孔4直径20mm的圆孔,孔间距50mm,呈梅花形布置,落地方位呈120度不钻过滤孔4,上弧形板2、下弧形板3为半圆钢管,半圆钢管长30mm,与过滤管I管口重叠15mm,超出过滤管口 15mm,以便于管口对接。
[0032]优选的,如图3定位部件5包括定位板6、及多根定位杆7,定位杆7设有定位板6上,定位杆7之间至有一个间隙能放入过滤管1,工作时,将过滤管I放入相邻定位杆7之间间隙后,能防止过滤管I翻转,定位板6可以设置成水平面的或是斜面的,以适应不同的浅水河底,对于河底泥沙较多的情况,定位板6的厚度可以加厚或是加宽,减少过滤管I埋入泥沙的面积,提高取水效率。
[0033]优选的,如图6中,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还包括引流管8,引流管8与其中一根过滤管I连通。
[0034]优选的,如图4中,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还包括气垫部件12,气垫部件12包括气袋13、及与所述气袋13连通的气管14,气袋13能设在过滤管I和/或引流管8下方,工作时,通过对气袋子3进行充气,或是放气,可以调整过滤管I或引流管8的在水中的位置。
[0035]优选的,如图5中,引流管8至少一端设有防渗圈9,防渗圈9包括固定环10,固定环10固定在引流管8内壁,防渗膜袋11为圆柱形、其直径大于引流管8直径,防渗膜袋11一端开口、另一端通过粘贴方式连接,防渗膜袋11开口连接在固定环10上,防渗膜袋11连接在固定环10上的强度大于防渗膜袋11粘贴强度。工作时,引流管8内通入水后,在水流的压力下防渗膜袋11粘贴连接端破损,形成缺口,因为防渗膜袋11的直径大于引,形成缺口后,水流会使防渗膜袋贴在引流管8内壁上,在引流管8的接头部分设置防渗膜袋11,可以有效减少水从引流管接头部位渗出。
[0036]一种浅水下引流方法包括水下引流、水下导流;
[0037]水下引流包括在上游设置过滤取水管,过滤取水管由多根过滤管I组成,水进入过滤管I后顺着过滤管流动,过滤取水管(多根过滤管I组成的,过滤取水管的长度可以任意调整,在水量丰富的地区过滤取水管长度五六米即可,对于水时丰富但含泥量大或是水量较小时,可以延长过滤取水管的长度,增加取水的面积)前端与后端均在浅水水面以下,过滤取水管后端与水面垂直距离小于前端与水面垂直距离;
[0038]水下导流包括在下游设置引流取水管,引流取水管一端与过滤取水管后端连通,另一端设在浅水水面以上。
[0039]过滤取水管的安装方法,对于长度较短的过滤取水管,可以在岸边组装后,吊入浅水中,对于长度较长的过滤取水管,可以在浅水中分节组装,过滤取水管在浅水中分节组装的方法是;
[0040]I)将定位部5件放置在过滤管I上,并使过滤管I与定位部件5固定连接;
[0041]2)将过滤管I与定位部件5放入浅水中前,先对河底进行预先测量,并针对测量结果调整定位部件5的高度或调整过滤管与定位板6之间间隙的高度,相邻过滤管I上的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相接触,拼成整圆。
[0042]优选的,通过在定位部件5的定位板6上设置垫片,能改变过滤管I与定位板6之间的间隙,以实现精确控制过滤管I与浅水水面相距高度,实现过滤取水管前端与浅水水面高差大于后面与浅水水面高差。
【主权项】
1.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多根过滤管(1),所述的过滤管(I)一端设有上弧形板(2)、另一端设有下弧形板(3),相邻过滤管(I)的上弧形板(2)与下弧形(3)板能拼装成圆形,过滤管(I)表面设有过滤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定位部件(5),所述定位部件(5)包括定位板(6)、及多根定位杆(7),定位杆(7)设有定位板(6)上,定位杆(7)之间至有一个间隙能放入过滤管(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引流管(8),引流管⑶与其中一根过滤管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引流管(8)至少一端设有防渗圈(9),防渗圈(9)包括固定环(10),固定环(10)固定在引流管(8)内壁,防渗膜袋(11)为圆柱形、其直径大于引流管(8)直径,防渗膜袋(11) 一端开口、另一端通过粘贴方式连接,防渗膜袋(11)开口连接在固定环(10)上,防渗膜袋(11)连接在固定环(10)上的强度大于防渗膜袋(11)粘贴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气垫部件(12),气垫部件(12)包括气袋(13)、及与所述气袋(13)连通的气管(14),气袋(13)能设在过滤管⑴和/或引流管⑶下方。
【专利摘要】一种浅水下引流装置包括多根过滤管,过滤管一端设有上弧形板、另一端设有下弧形板,相邻过滤管的上弧形板与下弧形板能拼装成圆形,过滤管表面设有过滤孔。本实用新型以其造价低、拼装方便、应用范围广等优点,配以吊车及钢脚架定位,可大大减少人工水下作业,用于水下安装管道,尤其是流域泥沙含量较高的河道内取水工程。
【IPC分类】E03B3-04
【公开号】CN204385809
【申请号】CN201520000777
【发明人】曹莉, 焦家训, 张玉莉, 王建功, 许吉祥
【申请人】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