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6249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粧,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
【背景技术】
[0002]板粧码头是码头主要的三种结构之一,在合适的条件下,具有施工造价、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上独特的优势。国外的板粧码头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而我国主要应用于中小型码头且发展缓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码头正呈现大型化、深水化的发展趋势,而不论是钢板粧还是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粧其断面都难以满足码头前沿水深急剧增大产生的弯矩要求。钢板粧抗弯能力近几年得到改善,但造价也相应较高,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粧则因施工技术的提高、施工周期短及造价较低等优势逐渐应用到更加广泛的码头建设中,于是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粧的抗弯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带加强肋条的板粧。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包括板粧,在板粧侧壁沿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第一横肋;在相邻的第一横肋之间设有纵向加强单元,所述纵向加强单元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相邻第一横肋之间的主纵肋和设置在主纵肋两侧的第一次纵肋。
[0005]上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中,在第一横肋上侧且沿板粧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斜撑结构,在相邻的斜撑结构之间设有第二横肋,所述斜撑结构由相互交错的两条斜肋组成。
[0006]上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中,两条斜肋之间形成的夹角为80-100°,斜肋的宽度为100-300mm,斜肋的厚度为200_400mm。
[0007]上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中,所述主纵肋位于板粧侧壁的中部,第一次纵肋的宽度和厚度均为主纵肋的一半。
[0008]上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中,主纵肋的宽度为100-300mm,主纵肋的厚度为200-400mmo
[0009]上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中,在板粧最上端的第一横肋上侧设有横肋载荷板,在横肋载荷板和第一横肋之间设有变截面主纵肋,在变截面主纵肋两侧设有第二次纵肋。
[0010]上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中,在变截面主纵肋和板粧之间设有角钢。
[0011]上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中,第一横肋上边缘至板粧粧顶的距离为800-1000mm ;第一横肋的宽度为100-300mm,第一横肋的厚度为200-400mm,相邻第一横肋之间的间距为600-1000mm。
[0012]上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中,在板粧的侧壁上设有凹榫,位于泥土下的板粧上设有凸榫。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第一横肋和纵向加强单元,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第二横肋和斜撑结构也能加强板粧对墙后方土压力的抗弯刚度;在增加较少混凝土量的前提下显著的增加了板粧的抗弯性能,同时提高了板粧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板粧的承载强度,适用于更广泛的码头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横肋卸荷板及变截面主纵肋可以对墙后方土压力起到一定的卸荷作用,减少直接作用于板粧上的土压力及带来的弯矩效应,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深水港大型化板粧码头。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3的局部侧视图。
[0020]图中:板粧1、第一横肋2、主纵肋3、第一次纵肋4、第二横肋5、斜肋6、横肋载荷板
7、变截面主纵肋8、角钢9、凹榫10、凸榫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包括板粧1,在板粧I侧壁沿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第一横肋2 ;在相邻的第一横肋2之间设有纵向加强单元,所述纵向加强单元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相邻第一横肋2之间的主纵肋3和设置在主纵肋3两侧的第一次纵肋4。所述主纵肋3位于板粧I侧壁的中部,第一次纵肋4的宽度和厚度均为主纵肋3的一半。主纵肋3的宽度为100-300mm,主纵肋3的厚度为200_400mm。采用这种结构,能有效的加强加强板粧I的抗弯性能,主纵肋3的大小应根据实际码头规格进行调节。
[0023]同时,第一横肋2上边缘至板粧I粧顶的距离为800-1000mm ;第一横肋2的宽度为100-300mm,第一横肋2的厚度为200-400mm,相邻第一横肋2之间的间距为600-1000mm。第一横肋2的大小应根据实际码头规格进行调节。
[0024]为了进一步的加强板粧I的抗弯性能,在第一横肋2上侧且沿板粧I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斜撑结构,在相邻的斜撑结构之间设有第二横肋5,所述斜撑结构由相互交错的两条斜肋6组成。两条斜肋6之间形成的夹角为80-100°,优选的,两条斜肋6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斜肋6的宽度为100-300mm,斜肋6的厚度为200-400mm,斜肋6的大小应根据实际码头规格进行调节。同时,所有板粧I施工及制作过程应满足相应的施工规范,在板粧I的侧壁上设有凹榫10,位于泥土下的板粧I上设有凸榫11。
[0025]当然,其中交叉的两条斜肋6组成的斜撑结构抗弯性能要好于主纵肋3与第一次纵肋4组成的纵向加强单元,但相应的混凝土量也略高于后者。这两个竖向加强肋结构可根据板粧I的受力受弯特点进行组合搭配加强,具体方法为在板粧I弯矩较大处,采用斜撑结构的方式布置,其余有弯矩地方采用主纵肋3与第一次纵肋4组合方式布置,也可以均采用全部是斜撑结构或者全部是主纵肋3与第一次纵肋4组合的方式,在弯矩较小的地方或者没有弯矩的地方可不用设置第一横肋2和纵向加强单元。
[0026]使用时,由主纵肋3和第一次纵肋4配合的方式或由两条斜肋6配合的方式提供板粧I抗弯能力,使板粧I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0027]实施例2
[0028]参阅图3至图5,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没有斜撑结构,且为了提高对墙后土压力的载荷能力,在板粧I最上端的第一横肋2上侧设有横肋载荷板7,在横肋载荷板7和第一横肋2之间设有变截面主纵肋8,在变截面主纵肋8两侧设有第二次纵肋。横肋载荷板7的结构与第一横肋2的结构相似,但横肋载荷板7的厚度比第一横肋2的厚度大,变截面主纵肋8起到支撑横肋载荷板7的作用。在变截面主纵肋8和板粧I之间设有角钢9。角钢9可通过膨胀螺丝与变截面主纵肋8和板粧I连接。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横肋载荷板7、变截面主纵肋8和角钢9配合,能减少直接作用于板粧I上的土压力及带来的弯矩效应,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深水港大型化板粧码头。
[0029]使用时,横肋载荷板7和变截面主纵肋8配合提供板粧I对墙后方土的卸荷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0030]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包括板粧(I ),其特征在于,在板粧(I)侧壁沿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第一横肋(2);在相邻的第一横肋(2)之间设有纵向加强单元,所述纵向加强单元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相邻第一横肋(2)之间的主纵肋(3)和设置在主纵肋(3)两侧的第一次纵肋(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横肋(2)上侧且沿板粧(I)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斜撑结构,在相邻的斜撑结构之间设有第二横肋(5),所述斜撑结构由相互交错的两条斜肋(6)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其特征在于,两条斜肋(6)之间形成的夹角为80-100°,斜肋(6)的宽度为100-300mm,斜肋(6)的厚度为200_400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纵肋(3)位于板粧(I)侧壁的中部,第一次纵肋(4)的宽度和厚度均为主纵肋(3)的一半。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其特征在于,主纵肋(3)的宽度为100-300mm,主纵肋(3)的厚度为200_4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其特征在于,在板粧(I)最上端的第一横肋(2)上侧设有横肋载荷板(7),在横肋载荷板(7)和第一横肋(2)之间设有变截面主纵肋(8 ),在变截面主纵肋(8 )两侧设有第二次纵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其特征在于,在变截面主纵肋(8)和板粧(I)之间设有角钢(9)。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其特征在于,第一横肋(2)上边缘至板粧(I)粧顶的距离为800-1000mm;第一横肋(2)的宽度为100-300mm,第一横肋(2)的厚度为200-400mm,相邻第一横肋(2)之间的间距为600-100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粧,其特征在于,在板粧(I)的侧壁上设有凹榫(10),位于泥土下的板粧(I)上设有凸榫(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加强肋条的板桩;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板桩,在板桩侧壁沿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第一横肋;在相邻的第一横肋之间设有纵向加强单元,所述纵向加强单元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相邻第一横肋之间的主纵肋和设置在主纵肋两侧的第一次纵肋;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带加强肋条的板桩;用于码头建设。
【IPC分类】E02D5/03
【公开号】CN204715342
【申请号】CN201520345125
【发明人】李家华, 陈祥, 代晓炫, 杨艺平, 张海荣
【申请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