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8075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大约60%的城镇居民采用二次供水方式,但常常被用水难和二次供水质被污染所困扰。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及居民小区的不断扩建和改造,原有的市政自来水管网的局部压力出现不足。许多地区的高层建筑存在用水高峰期上不去水,居民用水困难等问题,这一现象在大中城市表现尤为突出。由于现有的供述方式采用的增压栗均存在极大噪音,造成噪音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管网叠压供水的方式,避免高层用水用户水压过低的现象,同时降低噪音。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包括与供水管网相连接的稳流补偿器,在所述稳流补偿器输出端连接有潜水栗,所述的潜水栗输出端通过输水管道与用水端连接,在所述的输水管道靠近用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06]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上设置有真空抑制器,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输出端连接有变频供水栗组,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通过单向阀与所述稳流补偿器相连接,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输出端通过单向阀与输水管道相连接;
[0007]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均位于隔声仓,所述的隔声仓包括外层仓体和设置在外层仓体内的隔音毡,在所述的隔声仓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输水管道的通孔,所述的输水管道贯穿所述通孔,在所述的输水管道与通孔之间设置有塑胶圈,在所述的输水管道上套装有吸声体,所述的吸声体为设置有不规则通孔的吸声棉,所述的吸声体内侧套装在所述输水管道外壁上,且所述的吸声体外侧贴合在所述外层仓体内壁上;
[0008]在所述的隔声仓侧壁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变频供水栗组的电源线通过所述过线孔从所述隔声仓穿出,所述的过线孔内壁上设置有吸声体;
[0009]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通过线路与变频器相连接,所述的变频器通过线路与控制柜相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控制柜相连接。
[0010]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的输入端设置有压力表。
[0011]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中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使稳流补偿器由输入端向输出端形成2个空腔。
[0012]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稳流补偿器内靠近输入端一侧的空腔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0013]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向阀为翼式止回阀。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I)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变频供水栗组,在管网呈现负压实现对调节和常压供水,结构简单紧凑;
[0016](2)本实用新型同采用管网叠压供水设备,能够实现压力差多少补多少,不影响管网本身的压力,实现对管网的二次加压;
[0017](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变频供水栗组设置在隔声仓内,能够避免变频供水栗组产生噪声污染。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01.稳流补偿器,102.潜水栗,103.压力传感器,104.变频供水栗组,105.外层仓体,106.隔音毡,107.吸声体,108.过线孔,109.变频器,110.控制柜,11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2]如图1所示,一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包括与供水管网相连接的稳流补偿器101,在所述稳流补偿器101输出端连接有潜水栗102,所述的潜水栗102输出端通过输水管道与用水端连接,在所述的输水管道靠近用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03 ;
[0023]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101上设置有真空抑制器,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101输出端连接有变频供水栗组104,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104通过单向阀与所述稳流补偿器101相连接,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104输出端通过单向阀与输水管道相连接;
[0024]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104均位于隔声仓,所述的隔声仓包括外层仓体105和设置在外层仓体105内的隔音毡106,在所述的隔声仓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输水管道的通孔,所述的输水管道贯穿所述通孔,在所述的输水管道与通孔之间设置有塑胶圈,在所述的输水管道上套装有吸声体107,所述的吸声体107为设置有不规则通孔的吸声棉,所述的吸声体107内侧套装在所述输水管道外壁上,且所述的吸声体107外侧贴合在所述外层仓体105内壁上;
[0025]在所述的隔声仓侧壁上设置有过线孔108,所述变频供水栗组104的电源线通过所述过线孔108从所述隔声仓穿出,所述的过线孔108内壁上设置有吸声体107 ;
[0026]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104通过线路与变频器109相连接,所述的变频器109通过线路与控制柜110相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3通过线路与控制柜110相连接。
[0027]在压力传感器103检测到输水管路中压力减小时,其向控制柜110发送信息,控制柜110向变频器109发送控制信息,变频器109控制变频供水栗组104启动,并向输水管路输水,使得压力传感器103检测到输水管路中水压恒定时,保持变频供水栗组104运行状态,在压力传感器103检测到水压过大时,控制柜110向变频器109发送控制信息,变频器109向变频供水栗组104发送驱动信息使变频供水栗组104停止工作即可。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变频供水栗组置于隔声仓内,能够使变频供水栗组产生的噪声得以在吸声体内消耗,由于吸声体为设置有不规则通孔的吸声棉,能够有效使声波消耗,避免变频供水栗组的噪声。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将潜水栗120也至于隔声仓内。
[0028]为了实时检测稳流补偿器101输入的水压,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101的输入端设置有压力表。
[0029]为了提高水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101中部设置有过滤网111,所述的过滤网111使稳流补偿器101由输入端向输出端形成2个空腔,在所述稳流补偿器101内靠近输入端一侧的空腔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0030]为了避免产生系统水锤现象,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单向阀为翼式止回阀。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供水管网相连接的稳流补偿器(101),在所述稳流补偿器(101)输出端连接有潜水栗(102),所述的潜水栗(102)输出端通过输水管道与用水端连接,在所述的输水管道靠近用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03); 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101)上设置有真空抑制器,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101)输出端连接有变频供水栗组(104),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104)通过单向阀与所述稳流补偿器(101)相连接,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104)输出端通过单向阀与输水管道相连接; 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104)均位于隔声仓,所述的隔声仓包括外层仓体(105)和设置在外层仓体(105)内的隔音毡(106),在所述的隔声仓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输水管道的通孔,所述的输水管道贯穿所述通孔,在所述的输水管道与通孔之间设置有塑胶圈,在所述的输水管道上套装有吸声体(107),所述的吸声体(107)为设置有不规则通孔的吸声棉,所述的吸声体(107)内侧套装在所述输水管道外壁上,且所述的吸声体(107)外侧贴合在所述外层仓体(105)内壁上; 在所述的隔声仓侧壁上设置有过线孔(108),所述变频供水栗组(104)的电源线通过所述过线孔(108)从所述隔声仓穿出,所述的过线孔(108)内壁上设置有吸声体(107); 所述的变频供水栗组(104)通过线路与变频器(109)相连接,所述的变频器(109)通过线路与控制柜(110)相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3)通过线路与控制柜(110)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101)的输入端设置有压力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稳流补偿器(101)中部设置有过滤网(111),所述的过滤网(111)使稳流补偿器(101)由输入端向输出端形成2个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稳流补偿器(101)内靠近输入端一侧的空腔底部设置有排污口。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为翼式止回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联叠压变频供水设备,包括与供水管网相连接的稳流补偿器,在所述稳流补偿器输出端连接有潜水泵,潜水泵输出端通过输水管道与用水端连接,在输水管道靠近用水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稳流补偿器上设置有真空抑制器,在稳流补偿器输出端连接有变频供水泵组,变频供水泵组通过单向阀与所述稳流补偿器相连接,变频供水泵组输出端通过单向阀与输水管道相连接;变频供水泵组均位于隔声仓,隔声仓包括外层仓体和设置在外层仓体内的隔音毡,在隔声仓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输水管道的通孔,输水管道贯穿所述通孔,在输水管道与通孔之间设置有塑胶圈。实现管网叠压供水的方式,避免高层用水用户水压过低的现象,同时降低噪音。
【IPC分类】E03B11/16, E03B7/09, E03B7/07
【公开号】CN204849919
【申请号】CN201520547139
【发明人】张柳霏
【申请人】广西海昌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