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往复流河道原位底泥再悬浮的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10073130阅读:来源:国知局
端设于潮汐水位控制水箱20内,所述第二虹吸回流管38上设有第二虹吸回流管阀门37,所述第二进水管35 —端设于潮汐回流模拟水箱34内,所述第二进水管35上设有第二进水管阀门36,所述第二出水管35设于潮汐水位控制水箱20下方连通回流水箱26,所述回流水箱26通过第一出水管11与上游水位控制水箱6连通,一端连有变压水栗29,变压水栗29通过第一回流水管31和第二回流水管33分别连通上游回流模拟水箱3和潮汐回流模拟水箱34,所述第一回流水管31上设有第一回流管阀门30,所述第二回流水管33上设有第二回流管阀门32 ;实验平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直流无刷电机7、第二直流无刷电机21、第一活动拉板10、第二活动拉板24、第一电阻式液位计13、第二电阻式液位计18、第一拉索8和第二拉索22,所述第一直流无刷电机7通过第一拉索8连接第一活动拉板10,所述第一活动拉板10位于上游水位控制水箱内,所述第二直流无刷电机21通过第二拉索22连接第二活动拉板24,所述第二活动拉板24位于潮汐水位控制水箱20内,所述第一电阻式液位计13和第二电阻式液位计18分别距上游水位控制水箱6和潮汐水位控制水箱20 15-25cm处,固定于水槽底部,固定于水槽底部,所述第一活动拉板10两侧设有一对第一护板9,所述第二活动拉板24设有一对第二护板23。
[0045]上述模拟河口潮汐往复流河道原位底泥再悬浮装置的模拟工艺,步骤1-5同实施例1,
[0046]步骤6,水样测定:通过水槽本体12中设置4个取样口 19,采取单向流时期、潮汐模拟涨潮时期、潮汐落潮时期的水样,并采集底泥上方取样口上、中、下三层的水样,并记录浊度仪14和流速测量仪15中的数据。
[0047]以上各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河道原位底泥再悬浮模拟装置可以精确模拟河口潮汐往复流河段的原位底泥再悬浮。
[0048]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等同变化或等效的改动,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模拟往复流河道原位底泥再悬浮的装置,包括上游流量水位控制装置、水槽装置、下游潮汐模拟控制装置、实验平台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游流量水位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进水管(1)、上游水位控制水箱(6)、上游回流模拟水箱(3)、第一虹吸回流管(5)、第一出水管(11),所述第一进水管(1) 一端设于上游回流模拟水箱(3),第一虹吸回流管(5)—端设于上游回流模拟水箱(3)内,另一端设于上游水位控制水箱(6)内,所述第一进水管(1)上设有第一进水管阀门(2),所述第一虹吸回流管(5)上设有第一虹吸回流管阀门(4);水槽装置包括水槽本体(12)、底泥槽(17)、流速测量仪(15)、浊度仪(14)、至少2个取样口(19),所述底泥槽(17)为带斜坡的凹槽,位于水槽本体(12)中间底部位置,所述流速测量仪(15)和浊度仪(14)设于在底泥槽(17)上方固定在水槽上,所述取样口( 19)位于水槽本体(12)上,其中一个靠近上游水位控制水箱(6) 0.5-1.5m处;下游潮汐模拟控制装置包括潮汐水位控制水箱(20)、第二虹吸回流管(38)、潮汐回流模拟水箱(34)、回流水箱(26),溢水管(28)、变频水栗(29)、第二出水管(25),且潮汐水位控制水箱(20)通过水槽本体(12)与上游水位控制水箱(6)连通,所述第二虹吸回流管(38)—端设有潮汐回流模拟水箱(34)内,另一端设于潮汐水位控制水箱(20)内,所述第二虹吸回流管(38)上设有第二虹吸回流管阀门(37),第二进水管(35)—端设于潮汐回流模拟水箱(34)内,所述第二进水管(35)上设有第二进水管阀门(36),所述第二出水管(25)设于潮汐水位控制水箱(20)下方连通回流水箱(26),所述回流水箱(26)通过第一出水管(11)与上游水位控制水箱(6)连通,一端连有变压水栗(29),变压水栗(29)通过第一回流水管(31)和第二回流水管(33)分别连通上游回流模拟水箱(3)和潮汐回流模拟水箱(20),所述第一回流水管(31)上设有第一回流管阀门(4),所述第二回流水管(33)上设有第二回流管阀门(36);实验平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阻式液位计(13)、第二电阻式液位计(18),以及由第一拉索(8)、第二拉索(22 )连接的第一直流无刷电机(7 )、第二直流无刷电机(21)和第一活动拉板(10 )、第二活动拉板(24 ),所述第一直流无刷电机(7 )通过第一拉索(8 )连接第一活动拉板(10 ),所述第一活动拉板(10 )位于上游水位控制水箱(6 )内,所述第二直流无刷电机(21)通过第二拉索(22)连接第二活动拉板(24),所述第二活动拉板(24)位于潮汐水位控制水箱(34)内,所述第一电阻式液位计(13)和第二电阻式液位计(18)分别距上游水位控制水箱(6)和潮汐水位控制水箱(20) 15-25cm处,固定于水槽本体(12)底部,所述第一活动拉板(10)两侧设有一对第一护板(9),所述第二活动拉板(24)设有一对第二护板(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往复流河道原位底泥再悬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泥槽(17 )对称地位于水槽本体(12 )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往复流河道原位底泥再悬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样口(19)为4个,其中2个位于距离上游水位控制水箱(6)和潮汐水位控制水箱(20)0.5-1.5m的位置,另2个均位于底泥槽(17)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往复流河道原位底泥再悬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槽(17)为带斜坡的凹槽,斜坡的倾斜度至少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往复流河道原位底泥再悬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坡的坡高10厘米,长40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往复流河道原位底泥再悬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槽本体(12)上口镂空状。
【专利摘要】一种模拟往复流河道原位底泥再悬浮的装置,该装置中上游流量水位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进水管、上游水位控制水箱、上游回流模拟水箱、第一虹吸回流管、第一出水管;水槽装置包括水槽本体、底泥槽、流速测量仪、浊度仪、至少2个取样口;下游潮汐模拟控制装置包括潮汐水位控制水箱、第二虹吸回流管、潮汐回流模拟水箱、回流水箱、溢水管、变频水泵、第二出水管;实验平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阻式液位计、第二电阻式液位计,第一拉索、第二拉索、第一直流无刷电机、第二直流无刷电机、第一活动拉板、第二活动拉板。模拟工艺:底泥准备;上覆水准备;流速仪和浊度仪安装;单向流模拟;潮汐往复流模拟;水样测定。本装置模拟准确率高,可推广。
【IPC分类】E02B1/02
【公开号】CN204982777
【申请号】CN201520352623
【发明人】潘红澈, 逄勇, 罗缙, 史春成, 张鹏, 王健健, 黄亚文, 罗慧萍, 徐磊
【申请人】河海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