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穿孔吸声屏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20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穿孔吸声屏障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和轨道交通降噪设备,特别是一种微穿孔吸声屏障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城市交通已经成为与我们最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高速路的建成,城市轻轨的通车,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住在这些高速路及轻轨附近的居民却忍受着交通噪声的影响。为了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有关部门在道路两侧及轻轨轨道周围安装了各种吸声屏障板。
现在的吸声屏障板一般前面采用穿孔板,背面采用平板,中间设置骨架,在骨架之间设置吸声材料。而现有的穿孔板的穿孔直径一般在2~2.5mm,穿孔率在25%左右,这种穿孔板的声阻小,吸声效果较差,基本上只是起护面作用,而且吸声频带比较窄。在快速路和轻轨上产生的噪声多以中低频为主,而现有的吸声屏障板偏重中高频,不能同时满足对中低频段噪声吸声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声效果好,吸声频带宽,清洗方便的微穿孔吸声屏障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穿孔吸声屏障板,由面板、背板和骨架组成,所述面板和背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骨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由板厚和穿孔孔径均在1mm以下、穿孔率为1~3%的薄板制成。
所述薄板为金属板。
所述金属板为镀锌钢板或铝合金板。
所述薄板为塑料板。
所述塑料板为PC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面板的板厚和穿孔孔径均设置在1mm以下,形成微穿孔,并使穿孔率降低到1~3%,因此,当面板和背板组成一个共振吸声结构时,由于穿孔密而细,因而比现有技术中的穿孔板的声阻大得多,不用另加任何多孔吸声材料就可以成为良好的吸声结构,而且噪声的吸收效果加强,吸收噪声的频段加宽。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孔径、孔距、空气层深度等技术参数的任意组合选择吸收噪声的频段范围,制作出适合于各种吸收噪声的频段范围的吸声屏障板。3、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加入吸声材料,因此结构简单,清洗方便,耐高温,不怕雨水渗透,特别适合于露天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面板穿孔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板1、背板2和骨架3,面板1和背板2分别固定在骨架3上。面板1由板厚δ=0.8mm的薄金属板制成,面板1上设置有穿孔4,穿孔4的孔径为0.8mm,由于穿孔4的孔径很小,因此在面板1上穿孔数量不减少,甚至增加的情况下,整个面板1的穿孔率也仅为1%~3%,这与现有技术相比是非常低的。背板2上不穿孔,背板2的材料与面板1的材料可以相同,以取得较好的共振效果,比如都是铝合金板、镀锌钢板或PC板,在镀锌板的表面可以进行喷塑处理。骨架3可以采用镀锌钢板或其它材料,骨架3的厚度决定了面板1与背板2之间的空气层厚度,比如骨架3的厚度采用50mm,空气层的厚度为50mm,这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化的。
本实用新型的板厚δ是可以变化的,但板厚δ应在1mm以下,穿孔孔径4也是可以变化的,但也应在1mm以下。穿孔率也是可以变化的,比如1%,2%,3%等。
权利要求1.一种微穿孔吸声屏障板,由面板、背板和骨架组成,所述面板和背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骨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由板厚和穿孔孔径均在1mm以下、穿孔率为1~3%的薄板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穿孔吸声屏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为金属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穿孔吸声屏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镀锌钢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穿孔吸声屏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铝合金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穿孔吸声屏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为塑料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穿孔吸声屏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板为PC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穿孔吸声屏障板,由面板、背板和骨架组成,所述面板和背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骨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由板厚和穿孔孔径均在1mm以下、穿孔率为1~3%的薄板制成。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面板的板厚和穿孔孔径均设置在1mm以下,形成微穿孔,并使穿孔率降低到1~3%,因此,当面板和背板组成一个共振吸声结构时,由于穿孔密而细,因而比现有技术中的穿孔板的声阻大得多,不用另加任何多孔吸声材料就可以成为良好的吸声结构,而且噪声的吸收效果加强,吸收噪声的频段加宽。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加入吸声材料,因此结构简单,清洗方便,耐高温,不怕雨水渗透,特别适合于露天使用。
文档编号E01F8/00GK2627056SQ0326090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6日
发明者耿晓音, 袁峰 申请人:北京绿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