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砟清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5阅读:18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道砟清筛机的制作方法
道渣清筛机是一种从轨道下面挖出道床污渣,送入道渣的清筛机构,然后把已清筛后的道渣再由回填机构回填到道床上的一种道渣清筛组合式机械。
现有的道渣清筛机目前分两大类,一类是清筛机械在轨道上作业。功率较大,效率较高。但必须封锁线路。例如美国1978年专利4083775和1980年专利4203493;日本1981年专利昭56-30402,昭56-31401。另一类是清筛机械在轨道两边和路肩上作业。例如日本的日熊式清筛机和目黑式清筛机。这一类清筛机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但这类清筛机都是单边清筛机。由于道床的结构和挖掘线路横断面的阻力不同,使清筛机的挖掘机构加重,或者在清筛机的另一边采取其他的辅助措施,造成清筛机效率低,使用不方便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在繁忙的铁路线路上,道渣清筛机不上道,不中断行车,只要列车慢行,就可进行清筛作业而设计的一种小型双边枕底道渣清筛机。
本道渣清筛机以线路中心为轴线两侧对称安装,每侧均由挖掘、清筛、回填、走行与升降机构五部分组成,各成系统。两侧主梁由主梁联板借助螺栓连成一个整体。操纵台安装在前进方向的右侧,对各部份装置实行统一配电。
挖掘机构在轨枕下部,由76个或68个链节组成挖掘成型链,围绕两个旋转轴运转,由焊接在挖掘成型链上的扒板和扒齿带动脏污道渣从筛箱入口进入清筛机构的筛箱中。由于清筛机构的旋转,使进入筛箱的污渣在筛箱内滚动而达到另一端,污土穿过筛带孔隙落在路肩上,清洁的石渣借助筛带旋转离心力的作用,被抛落在回填机构的输送带上,回填输送带将清筛后的石渣经过匀渣机构均匀地回填到线路道床上。
走行机构中,减速箱伸出的走行轴上,安装有一走行主动齿轮,与前后各一被动走行轮平行,它们承担着道渣清筛机工作中的全部重量,在轨枕两端上面并平行于线路的走行轨上滚动运行。走行轨可随时倒替使用。升降机构通过螺杆螺母使道渣清筛机工作时完全落在走行轨上,停止作业时可使该机落在地面上。
利用附图中所示的例子,对本实用新型做一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附 图 简 介附图1,是道渣清筛机(前进方向右侧)单侧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2,是挖掘机构的简图。
附图3,是挖掘成型链链节扒板放大图。
附图4,是清筛机构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5,是回填机构A方案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6,是回填机构B方案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7,是走行与升降机构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8,是操纵台简图。
挖掘机构如附图1所示,由挖掘减速器(1)连接主动链轮(8),经挖掘成型链带动被动链轮(7),形成一个由主动链轮(8)、被动链轮(7)作水平圆周运动。围绕两个轴心旋转的是挖掘成型链。挖掘成型链节距为70毫米,如附图3所示,由38个至34个链节A(5)与38个至34个链节B(6)相间连接组成。在每隔一个链节A(5)上都焊接有扒板(4),扒板(4)的中部和下部焊接长短扒齿(3),中部和下部的扒齿(3)在焊接时,可相应交叉变换15度的夹角。为了解决在扒渣作业中,道渣清筛机因底部阻力过大造成逐渐抬头现象,在扒板(4)底部焊接一块小扒齿(3B),如附图2所示。因挖掘机构分左右侧两部分,每侧挖掘机构由箱形主梁(9)作骨架,两侧主梁(9)由主梁联板(10)借助螺栓联接,使两侧的挖掘机构形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右侧挖掘成型链顺时针方向旋转,左侧挖掘成型链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各自的旋转过程中,通过扒齿(3),扒板(4)将污渣挖掘进入清筛机构的筛箱(18)中,构成了对全道床全断面清筛。为适应清筛道床的不同宽度,可通过增加或减少挖掘链节的数量,改变主动链轮(8)与被动链轮(7)的中心距,以达到改变挖掘道床宽度之目的。
清筛机构如附图4所示,一个可沿路肩移动的筛架(11),筛箱(18)安装在筛架(11)上,筛箱底部与路基面平行。筛箱(18)是由筛带(12)围成,筛带(12)是用2184片筛片组成,筛带(12)的孔径可制成16.75×33.25毫米 或16.75×18.6毫米两种尺寸,使用于各种不同污渣地段。清筛电动机(13)带动主动链轮(16)通过筛带(12)可直接带动离心链轮(17)。挖掘机构送来的污渣,按附图1和4中箭头石渣运动方向所示进入筛箱(18),污渣在筛箱(18)滚动过程中,污土通过筛孔落在路肩上,洁渣通过筛带(12)转动抛落到伸进筛箱(18)的回填输送带(21)上。筛架(11)上设有螺旋式涨紧装置(14),可以调整筛带(12)的松紧度。
回填机构如附图5、6所示,它的作用是将筛分后的清渣回送到道床中去。回填输送带(21)及分渣板(29)安装在回填机架(22)上,回填输送带(21)由回填电动机(23)作动力,通过传动链(24)传递作旋转运动。回填输送带(21)设计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筛链式输送带(21A)如图5所示,这种筛链式输送带(21A)的构造类似筛带(12)的形式,其长度可以根据道床的宽度和主梁(9)的不同长度增减链片。筛链式输送带(21A)与水平线有8度的仰角,目的是增加道渣的抛射距离。涨紧装置(25)可调节输送带的松紧,但不能安装分渣板。另一种是平链式输送带(21B),如附图6所示,平链式输送带(21B)很象履带形,是由钢板轧制,平面咬合而成,其长度也可以根据道床的宽度和主梁(9)的长度增减链片,平链式输送带(21B)与水平线仰角为3度,目的同样是增加道渣的抛射距离。平链式输送带(21B)为防止石渣在上面滑动,在平链上间隔焊有防滑条(图中未画出),并在石渣出口处设有分渣板(29),分渣板(29)可按筛后道渣所需送达位置调整不同角度,使筛后石渣回填均匀。在清筛机构的筛箱(12)内,焊有两角钢(19),角钢(19)是专与回填机构连接板(26)以螺栓连接,使回填机构的输送带一端伸入到筛箱(12)内。
走行与升降机构如附图7所示。走行轮(32)为一九齿齿轮,安装在走行轴(31)上,走行轮(32)的滚动是由走行电动机(35)作动力通过走行或减速箱(34)传递的。走行轮(32)滚动于走行轨(33)上,从而带动整个道渣清筛机向前移动。走行轨(33)是用二片槽钢为主体,槽钢平面中间以36.4毫米为间距焊有园钢,走行轮(32)在走行轨(33)上运行,似齿轮齿条啮合传动,走行轨(33)的长度为4-6米,使用时在轨枕两端各铺设4-6根。工作中道渣清筛机向前移动,后面的走行轨(33)可倒替到前面使用。倒用走行轨(33)有人力和自动倒运两种方法。人力倒运是把后面的走行轨(33)倒运到同前面的走行轨(33)连接起使用,一直重复下去。自动倒运走行轨(33)时,操纵升降机构,使道渣清筛机落地,走行轨(33)不再承受道渣清筛机的重量,然后反向启动走行电动机(35),走行轮(32)反向旋转,向前拨动走行轨(33)前进,从而达到了倒运走行轨(33)的目的。在清筛作业中,自动倒运还需要将道渣清筛机升降,占用工作时间,影响作业效果,所以,一般采用人工倒运。
道渣清筛机在工作中,由于筛前道床石渣含大量污土,且坚硬,实体大。而筛后道床石渣内基本无污土,实体小,且松软。轨件自身重量及道渣清筛机的重量,坠使轨道前高后低,为不让道渣清筛机仰头前进,使三个走行轮与道渣清筛机主体形成3度夹角。
升降机构其主要作用是抬高或降低道渣清筛机的高度,以便来控制道渣清筛机的挖掘深度。升降机构可以手动操作,使用时直接将棘轮板手套在升降螺杆(42)的方轴上,摆动板手,使升降螺杆向某一个方向旋转,道渣清筛机即可升或降。
道渣清筛机操纵台如附图8所示,设在道渣清筛机的一侧,通过电源总开关(51)对全机各部份实行统一配电。
使用本实用新型经清筛后的道床,可提供道床弹性和排水性能,并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清筛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使用这种道渣清筛机可在繁忙的铁路线路上,不封闭线路。在不影响列车运行的条件下,使列车慢行就可进行清筛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清除铁路道床污渣用的小型枕底道渣清筛机,其特征在于挖掘、清筛、回填、走行与升降机构组成一个整体,以铁路线路中心两侧对称安装,各成系统,两侧主梁(9)由主梁联板(10)借助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右侧挖掘成型链顺时针方向旋转,左侧挖掘成型链逆时针方向旋转,挖掘机构的主动链轮(8)经挖掘成型链带动被动链轮(7)作水平圆周运动,挖掘成型链节距为70毫米,由38至34个链节A(5)与38至34个链节B(6)相间连接,链节A(5)上焊接扒板(4),扒板(4)的中部和下部焊接长短扒齿(3),可相互交叉变换15度的夹角,扒板(4)底部焊接有一块小扒齿(3B),清筛机构的机架(11)中安装有筛箱(18),筛箱(18)是由筛带(12)围成,筛架(11)上设有调节筛带(12)松紧的螺旋式涨紧装置(14),回填机构的回填输送带(21)安装在回填机架(22)上,输送带的一端伸入到筛箱(12)内,并与水平线呈3-8度的仰角,走行机构的走行轮(32)为一九齿齿轮,安装在走行轴(31)上,在轨枕两端上面并平行于线路的走行轨(33)上滚动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道渣清筛机,其特征在于回填输送带(21)为平链式输送带(21B),平链的平面上间隔焊有防滑条,并在石渣出口处设有分渣板(29)。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道渣清筛机,其特征在于回填输送带21为筛链式输送带(21A)
专利摘要
一种清除铁路道床污砟用的小型双边枕底清筛机,它是以线路中心两侧对称安装,每侧均由挖掘、清筛、回填、走行与升降机构五部分组成,各成系统。两侧由主梁联板联结成一个整体,右侧挖掘成型链顺时针方向旋转,左侧挖掘成型链逆时针方向旋转。道砟清筛机的走行靠走行轮在轨枕两端的走行轨上滚动、本道砟清筛机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清筛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并可在繁忙的铁路线路上不封锁线路,即可进行清筛作业。
文档编号E01B27/00GK87201638SQ87201638
公开日1988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4日
发明者周建华, 袁家林, 张风林, 李连忠, 陶自元, 李希章, 王景忠, 彭新义, 卓国治, 郭起良, 金永懿, 孙静姝, 庞丽英, 于家和 申请人:济南铁路局, 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