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式道路的修建方法

文档序号:228227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软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式道路的修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式道路的修建方法。
现有技术中,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等级道路,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须首先对软土地基进行强化处理,其技术复杂,工期长、费用高,还尚难确保其长期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平原地区修建高等级道路,为避免地下及地表水对道路的危害,均采用取土填筑路堤的修建方法,为避免对道路两边良田及环境的损害,不得不到远离道路的地方取土填筑路堤,导致取土困难,造价增加;填土路堤两侧需设置较平缓的边坡,明显增大道路占地面积,减少了耕地面积;填土路堤需层层压实,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填土路堤易于产生局部塌陷,导致路面破坏,养护费用大,且影响正常交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在软土地基或平原地区修建高等级道路的修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以如下技术步骤实现a.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和表层碾压至设计标高,必要时对软土地基进行局部或浅层强化处理;b.在设定位置完成接缝处枕垫板施工;c.先在地面上铺设代替底模的塑料薄膜,再铺设底层钢筋网;d.安装空心板侧模并在需抽空部分安装芯模,铺设顶层钢筋网;e.浇筑空心板混凝土;f.拆除侧模和芯模后施工后置横隔板;采用流水作业方式重复前述a~f步骤可实现连续铺筑本空心板式混凝土道路;g.施工防撞栏杆;h.铺设路面磨耗层。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以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结构代替传统的地基处理、路堤填筑和铺筑基层、垫层、面层形成的道路结构,即以相对刚性和底面巨大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为道路结构,显著降低了其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避免了对软基进行强化处理的复杂技术问题;从根本上克服了地下及地表水对道路的不利影响,显著节省了筑路材料,避免了大量取土对道路两旁良田及环境的损害;不需设置路堤边坡,节约了占地面积,具有长期的社会效益;在增强道路长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能明显简化施工,缩短工期,减少病害,降低养护费成本,综合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道路纵断面总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道路局部区段纵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I-I断面图,为本发明道路横断面局部区段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1是地基表面,件2是接缝处枕垫板,件3是代替底模的塑料薄膜,件4是底层钢筋网,件5是顶层钢筋网件,件6是混凝土空心板,件7是后置横隔板,件8是道路边沟,件9是防撞栏杆,件10是路面磨耗层。
一种软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式道路的修建方法,其技术步骤是a.对原地面(1)进行平整和表层碾压至设计标高,必要时对软土地基进行局部或浅层强化处理;b.在设定位置完成接缝处枕垫板(2)施工;c.在经平整和表层碾压处理的地基表面(1)上铺设代替底模的塑料薄膜(3),再铺设底层钢筋网(4);d.安装空心板(6)的侧模并在需抽空部分安装芯模,铺设顶层钢筋网(5);e.浇筑空心板混凝土(6);f.拆除侧模和芯模后施工后置横隔板(7);采用流水作业方式重复前述a~f步骤可实现连续铺筑本空心板式混凝土道路;g.施工防撞栏杆(9);h.铺设路面磨耗层(10)。
权利要求
1.一种软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式道路的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相对刚性和底面巨大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为道路结构,显著降低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避免对软基进行强化处理,克服地下水及地表水对道路的不利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式道路的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a.对原地面(1)进行平整和表层碾压至设计标高,必要时对软土地基进行局部或浅层强化处理;b.在设定位置完成接缝处枕垫板(2)施工;c.在经平整和表层碾压处理的地基表面(1)上铺设代替底模的塑料薄膜(3),再铺设底层钢筋网(4);d.安装空心板(6)的侧模并在需抽空部分安装芯模,铺设顶层钢筋网(5);e.浇筑空心板混凝土(6);f.拆除侧模和芯模后施工后置横隔板(7);采用流水作业方式重复前述a~f步骤可实现连续铺筑本空心板式混凝土道路;g.施工防撞栏杆(9);h.铺设路面磨耗层(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式道路的修建方法。其主要实施步骤是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和表层碾压至设计标高;在设定位置完成接缝处枕垫板施工;在地基表面上铺设代替底模的塑料薄膜,铺设底层钢筋网;安装空心板的侧模并在需抽空部分安装芯模,铺设顶层钢筋网;浇筑空心板混凝土;拆除侧模和芯模后施工后置横隔板;采用流水作业方式重复前述步骤可实现连续铺筑本空心板式混凝土道路;施工防撞栏杆;铺设路面磨耗层。本发明对在软土地基和平原地区修建高等级道路,克服了地下及地表水对道路的不利影响,在增强道路长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能明显简化施工,缩短工期,降低养护费成本,具有良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E01C7/10GK1737262SQ20051005702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1日
发明者周志祥 申请人:重庆交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