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92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设施的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防撞的、由橡胶材料制成的防护警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路桥梁或水路的桥梁往往限高不明显,从下面通过的车辆或船只与桥梁发生碰撞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通过的车船高度与桥洞的高度在通过时不易确定,往往采取目测的方式,这样误差很大,或不敢通过,或通过时发生碰撞桥梁的现象;二是通过目测后觉得可以过去,但却发生了碰撞,因为桥梁一般由钢筋水泥制成,一旦发生碰撞,硬碰硬,往往损失很大。超高的车辆、船舶常常将桥梁撞坏、撞损,大大降低了桥梁的使用寿命,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同时车、船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安装在桥梁与公路或水路交叉通行的横梁外侧下角,在车船通过桥梁前通过设有的电子测量仪对车船高度进行自动检测,对超高车船发出警告,并对桥梁实施防撞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在钢板的表面敷接有橡胶板,呈条状,
该钢板制成桥梁与公路或水路交叉通行的横梁外侧下角形状。
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该桥梁橡胶器与电子测量仪、灯光警示牌相连,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所述的条状橡胶板为黑黄相间的斜条组成。
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所述的条状橡胶板上设有一排可闪烁灯泡。
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所述的钢板为L形。
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所述的钢板为半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子测量仪自动检测车船高度,并设有灯光警告牌和声音报警器,大大提高了车船通过时桥梁及车船的安全系数。
2.本实用新型主体采用钢板外敷橡胶,制成黄黑条状交通警示标志,结构简单实用,应用广泛。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将优质橡胶(2)固定在L形钢板(1)上,优质橡胶表面用黑、黄两色涂料刷成斜条状,或直接将黑、黄两色的橡胶融合在L形钢板上。黑色部分(4)与黄色部分(5)相间,表面若刷涂料,可以刷反光涂料,也可以刷不反光涂料。优质橡胶下部设有一排可闪烁灯泡(3),与设置在桥梁上的电子测量仪相连,电子测量仪上设有声音报警器,并与设在桥梁醒目位置的警示牌相连。将本实用新型用膨胀螺钉或其他方式安装在桥梁与公路或水路交叉通行的横梁外侧下角,当有车船欲通过时,电子测量仪自动测量车船高度,由设在桥梁上的电子警示牌直接显示高度,如果不超高,则可闪烁灯泡(3)与声音报警器无反应;当车船超高时,可闪烁灯泡(3)及声音报警器闪烁并发出声音警报,提醒车船不能通过,实现智能防撞防桥梁的作用。即使超高车船与桥梁相撞,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橡胶防撞防护产品的应用,可起到缓冲撞击力的作用,能减轻桥梁与车船的损伤。如果采用反光涂料,或将可闪烁灯泡(3)接通夜间行车行船距离很远就可以看到桥梁,可起到提醒作用,便于安全通行。
实施例2本实施例2除了具有实施例1所述的功能特点外,同时当桥梁与公路或水路交叉通行的横梁外侧下角为圆弧的形状时,可将钢板及表面所敷接的橡胶板制成半弧状。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桥梁与公路或水路交叉通行的横梁外侧下角具体情况制成多种形状,长度可根据桥梁与公路或水路交叉通行的路口宽度设置。可应用于立交桥、公路桥梁、江河桥梁、小型码头、水坝船闸、物流中心的卸货站台、地下停车场等。
权利要求1.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其特征在于在钢板的表面敷接有橡胶板,呈条状,该钢板制成桥梁与公路或水路交叉通行的横梁外侧下角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其特征在于该桥梁橡胶器与电子测量仪、灯光警示牌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状橡胶板为黑黄相间的斜条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状橡胶板上设有一排可闪烁灯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为L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为半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设施的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防撞的、由橡胶材料制成的防护警示器。智能防撞防护桥梁橡胶器,在钢板的表面敷接有橡胶板,呈条状,该钢板制成桥梁与公路或水路交叉通行的横梁外侧下角形状。该桥梁橡胶器与电子测量仪、灯光警示牌相连,条状橡胶板为黑黄相间的斜条组成。条状橡胶板上设有一排可闪烁灯泡。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桥梁与公路或水路交叉通行的横梁外侧下角,在车船通过桥梁前通过设有的电子测量仪对车船高度进行自动检测,对超高车船发出警告,并对桥梁实施防撞保护。
文档编号E01F15/00GK2793146SQ200520090390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0日
发明者李伟 申请人:李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