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立交桥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77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公路立交桥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领域的公路立交桥。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进入众多家庭,由于汽 车数量迅猛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交通堵塞的现象日趋严重。其主要原因之 一是很多丁字路口、十字路口没有立交桥,全靠红绿灯控制。机动车不能直接调头、左转 弯,加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交织造成交通混乱的局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立交桥涵,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方案,可以低成本解 决交通堵塞这一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施的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道路、桥梁、涵洞组成一个 三层的立交桥涵。公路立交桥涵是由横向和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 组成一个包括上、中、下三层的立交结构道路桥涵。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转向下行、下方 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_A),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 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G),左方右转向下行机动车道(g-B)、(h-C),左向右直行机 动车道(i-il),左向右行调头右向左行机动车道(j_I),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 (e-Jq),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Gl-G),左方右直行、右方左直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 道(F-Fl),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re)、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 (FlG),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机动车道(d-D),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 下方右转向右行机动车道(c-hl)、(b-gl),下方右转向右行、右方左转向下行双向人行非机 动车道(a-fl),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 口(fig),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行机动车道(Il-jl),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构成丁 字路口三层公路立交桥涵,其中,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与右方左转向下 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叠摞交叉布置。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道路、桥梁、涵洞组成一个三层的立交桥涵。公路立交 桥涵是由横向和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上、中、下三层 的立交结构道路桥涵。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转向下行、下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 车道(f_A),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 (AG),左方右转向下行机动车道(g-B),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左向右行调头右向左 行机动车道(i_I),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 交桥(e-Jq),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上方下行右转向左行机动车道(Bl-G),左方右 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l),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 口(阳)、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Cl-C),上向下行 调头下向上行机动车道(Dl-dl),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c-cl),右方右转向上行机动车道(Gl-bl),右方右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右 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l-Fl),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右方进出人行 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行机动车道(Il-il),右方左转向下行机 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右转向右行机动车道(b-gl),下方右转向右行、右方左转向下 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fl),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g)、右方进出人行非 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ig),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机动车道(d-D),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 (DXHD)构成十字路口三层的立交桥涵,其中,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上 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1-EQ),下方 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依次叠摞交叉布置。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道路、桥梁、涵洞组成一个三层的立交桥涵。公路立交桥 涵是由横向和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上、中、下三层的 立交结构道路桥涵。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转向下行、下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 (f-A),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G), 左方右转向下行机动车道(g_B),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左向右行调头右向左行机 动车道(i_I),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 桥(e-Jq),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上方下行右转向左行机动车道(Bl-G),左方右转 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l),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 (TO)、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Cl-CZLQ), 上向下行调头下向上行机动车道(Dl-dl),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 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c-clZLQ),右方右转向上行机动车道(Gl-bl),右方右 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右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l-al),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 洞口(al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1G),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行机动车道 (Il-il),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右转向右行机动车道(b-gl),下 方右转向右行、右方左转向下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fl),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 涵洞口(a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机动车道 (d-D),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构成十字路口三层的立交桥涵,其中,左方左转向上 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lQ),右方左转向下行机 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依次叠摞交叉布置。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道路、桥梁、涵洞组成一个三层的立交桥涵。公路立交 桥涵是由横向和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上、中、下三 层的立交结构道路桥涵。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转向下行、下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 机动车道(f_A),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 涵洞口(AG),左方右转向下行机动车道(g-Β),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左向右行 调头右向左行机动车道(i_I),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下方左转向左 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上方下行右转向左行机动车道 (Bl-G),左方左转向上行、上方右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l),左方进出人行非 机动车地下涵洞口(TO)、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上向下行调头下向上 行机动车道(Dl-dl),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Cl-CZLQ),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 立交桥(El-j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c-clZLQ),右方右转向上行机动车道(Gl-bl),右方右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右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l-I),上方进出人行非 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 行机动车道(Il-il),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右转向右行机动车道 (b-gl),下方右转向右行、右方左转向下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fl),下方进出人行非机 动车地下涵洞口(a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ig),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 机动车道(d-D),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构成十字路口三层的立交桥涵,其中,左方 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右方左 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依次叠摞交叉 布置。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通过环形地下涵道(DXHD)相互 连通。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左转向机动车道通过左转立交桥与主车道连接,实现左转 向机动车无间断左转行驶。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特征之一为调头机动车道通过绕过左转立交桥桥墩,实现 机动车大半径无间断调头。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特征之一为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i)、右向左直行机动 车道(Hl-H)与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Cl-C)、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C-Cl)同层交叉,机 动车相互影响,交替通过。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特征之一为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右向左直行机动 车道(Hl-H)与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Cl-CZ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 (c-clZLQ)分层交叉,机动车相互不影响,连续通过。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特征之一为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右向左直行机 动车道(Hl-H)与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Dl-DZ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立交 桥(d-dlZLQ)分层交叉,机动车相互不影响,连续通过,左向右行调头右向左行机动车道 (i-I),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行机动车道(Il-il),绕过左转立交桥桥墩,实现机动车大半径 无间断调头;上向下行调头下向上行机动车道(Cl-cl),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机动车道 (c-C)绕过直行主立交桥桥墩,实现机动车大半径无间断调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一、简洁、高效,安全、占地面积小,造价低。2、没有冲突点,没有交织点,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的生命,节约能源,节省时间、 人力、物力。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行驶,可直接调头,左转弯。


图1是公路立交桥涵为丁字路状的俯视图;图2是公路立交桥涵为直行车道平面交汇十字路状的俯视图;图3是公路立交桥涵为直行车道立交分层交汇十字路状的俯视图;图4是公路立交桥涵为直行车道立交分层交汇,一组调头车道在主行直行立交桥 墩调头十字路状的俯视图中(f-A)、(a-fl)、(F-Fl)、(F-A)、(a-Fl)为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g)、(AG)、 (FIG)、(ag)、(AG)为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为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 (g-B)、(h-C)、(c-hl)、(b-gl)、(Bl-G)、(Gl-bl)为右转机动车道,(Hl)、(Hl-H)、(Gl-G)、 (h-hl)、(Cl-C)、(c-cl)为直行机动车道,(j-I)、(Il-jl)、(d-D)、(Dl-dl)、(I_i)、(C-c)、 (c-C)为调头机动车道,(e-Jq)、(Jl-EQ)、(j_elq)、(El-jQ)为左转向机动车道立交桥, (Cl-CZLQ)、(c-clZLQ)、(Dl-DZLQ)、(d-dlZLQ)为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DXHD)为人行非机 动车地下涵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道路、桥梁、涵洞组成一个三层的立交桥涵。 公路立交桥涵包括直行机动车道(i-il)、(Hl-H)、(Gl-G)、调头机动车道(j-I)、(Il-jl)、 (d-D)、右转机动车道(g-B)、(h-C)、(c-hl)、(b-gl)、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a-fl), (F-Fl)、左转向机动车道立交桥(e-Jq)、(Jl-EQ)和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横向和 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上、中、下三层的立交结构道路 桥涵。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转向下行、下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_A),左方 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G),左方右转向 下行机动车道(g-B)、(h-C),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i-il),左向右行调头右向左行机动车 道(j-I),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Gl-G), 左方右直行、右方左直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Fl),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 (re)、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1G),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机动车道(d-D), 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右转向右行机动车道(c-hl)、(b-gl),下 方右转向右行、右方左转向下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fl),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 涵洞口(a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ig),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行机动车道 (Il-jl)。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构成丁字路口三层公路立交桥涵。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a-fl)、(F-Fl)通过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 (AG)、(FIG)、(ag)、(AG)和环形地下涵道(DXHD)相互连通,形成互不影响的人行非机动车 道。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通过左转立交桥(e-Jq)与主车道连接、右方左转向下 行机动车道通过左转立交桥(Jl-EQ)与主车道连接,两立交桥相邻一定距离叠摞交叉布 置,与调头车道和直行车道互不影响,实现左转向机动车无间断左转行驶。调头机动车道通过绕过左转立交桥桥墩,实现机动车大半径无间断调头。如图2所示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直行机动车道(i-il)、(Hl-H)、(Gl-G)、 (h-hl)、(Cl-C)、(c-cl)、调头机动车道(j-I)、(Il-jl)、(d-D)、(Dl-dl)、(I_i)、右转机动 车道(g-B)、(h-C)、(c-hl)、(b-gl)、(Bl-G)、(Gl-bl)、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a-fl)、 (F-Al)、(al-Fl)、左转向机动车道立交桥(e-Jq), (Jl-EQ), (j_elq)、(El-jQ)和人行非机 动车地下涵道(DXHD),横向和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 上、中、下三层的立交结构道路桥涵,公路立交桥涵是由横向和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 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上、中、下三层的立交结构道路桥涵,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 转向下行、下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G),左方右转向下行机动车道(g-B),左向右 直行机动车道(h-hl),左向右行调头右向左行机动车道(i-Ι),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 立交桥(j-el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1_H), 上方下行右转向左行机动车道(Bl-G),左方右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 车道(F-Al),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re)、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 口(AlG),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Cl-C),上向下行调头下向上行机动车道(Dl-dl),上方左 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c-cl),右方右转向上行 机动车道(Gl-bl),右方右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右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l-Fl),上方 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1G),右向左 行调头左向右行机动车道(Il-il),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1-EQ),下方右转 向右行机动车道(b-gl),下方右转向右行、右方左转向下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fl), 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ig),下向 上行调头上向下行机动车道(d-D),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构成十字路口三层的 立交桥涵,其中,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 桥(El-jlQ),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 (e-Jq)依次叠摞交叉布置。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_A)、(a-fl)、(F-Fl)、(F-A)、(a-Fl)通过人行非机动车地 下涵洞 口 (fg)、(AG)、(FlG)、(ag)、(AG)、(FG)、(AlG)、(alg)和环形地下涵道(DXHD)相互 连通,形成互不影响的人行非机动车道。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通过左转立交桥(j-elq)与主车道连接,上方左转向右 行机动车道通过右转立交桥(El-jlQ)与主车道连接,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通过左转 立交桥(e-Jq)与主车道连接、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通过左转立交桥(Jl-EQ)与主车道 连接,依次叠摞交叉布置,与调头车道和直行车道互不影响,实现左转向机动车无间断左转 行驶。调头机动车道通过绕过左转立交桥桥墩,实现机动车大半径无间断调头。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与上向下直行机动车 道(Cl-C)、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C-Cl)同层交叉,机动车相互影响,交替通过。如图3所示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直行机动车道(i-il)、(Hl-H)、(Gl-G)、 (h-hl)、(Cl-C)、(c-cl)、调头机动车道(j-I)、(Il-jl)、(d-D)、(Dl-dl)、(I_i)、右转机 动车道(g-B)、(h-C)、(c-hl)、(b-gl)、(Bl-G)、(Gl-bl)、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_A)、 (a-fl)、(F-Al)、(al-Fl)、桥梁(e_Jq)、(Jl-EQ), (j-elq), (El_jQ)、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 (Cl-CZLQ)、(c-clZLQ)、和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公路立交桥涵是由横向和纵向 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上、中、下三层的立交结构道路桥涵, 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转向下行、下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_A),左方进出人 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G),左方右转向下行机 动车道(g-B),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左向右行调头右向左行机动车道(i-I),左方 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右向左直 行机动车道(Hl-H),上方下行右转向左行机动车道(Bl-G),左方右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 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l),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re)、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Cl-CZLQ),上向下行调头下向上 行机动车道(Dl-dl),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 道立交桥(c-clZLQ),右方右转向上行机动车道(Gl-bl),右方右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右 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l-al),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右方进出人行 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行机动车道(Il-il),右方左转向下行机 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右转向右行机动车道(b-gl),下方右转向右行、右方左转向下 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fl),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g)、右方进出人行非 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ig),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机动车道(d-D),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 (DXHD)构成十字路口三层的立交桥涵,其中,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上 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1-EQ),下方 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依次叠摞交叉布置。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_A)、(a-fl)、(F-Fl)、(F-A)、(a-Fl)通过人行非机动车地 下涵洞 口 (fg)、(AG)、(FlG)、(ag)、(AG)、(FG)、(AlG)、(alg)和环形地下涵道(DXHD)相互 连通,形成互不影响的人行非机动车道。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通过左转立交桥(j-elq)与主车道连接,上方左转向右 行机动车道通过右转立交桥(El-jlQ)与主车道连接,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通过左转 立交桥(e-Jq)与主车道连接、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通过左转立交桥(Jl-EQ)与主车道 连接,依次叠摞交叉布置,与调头车道和直行车道互不影响,实现左转向机动车无间断左转 行驶。调头机动车道通过绕过左转立交桥桥墩,实现机动车大半径无间断调头。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与上向下直行机动车 道立交桥(Cl-CZ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c-clZLQ)分层交叉,机动车相互不 影响,连续通过。如图4所示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直行机动车道(i-il)、(Hl-H)、(Gl-G)、 (h-hl)、(Cl-C)、(C-Cl)、调头机动车道(j-I)、(Il-jl)、(d-D)、(Dl-dl)、(I_i)、右转机 动车道(g_B)、(h-C)、(c-hl)、(b-gl)、(Bl-G)、(Gl-bl)、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_A)、 (a-fl)、(F-Al)、(al-Fl)、桥梁(e_Jq)、(Jl-EQ), (j-elq), (El_jQ)、直行机动车道立交 桥(Dl-DZLQ)、(d-dlZLQ)和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公路立交桥涵是由横向和纵 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上、中、下三层的立交结构道路桥 涵,公路立交桥涵是由横向和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 上、中、下三层的立交结构道路桥涵,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转向下行、下方左转向左行双 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_A),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 车地下涵洞口(AG),左方右转向下行机动车道(g-Β),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左向 右行调头右向左行机动车道(i_I),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下方左转向 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上方下行右转向左行机动车 道(B1-G),左方左转向上行、上方右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1),左方进出人行 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阳)、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上向下行调头下向 上行机动车道(Cl-cl),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Dl-DZLQ),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 立交桥(El-j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d-dlZLQ),右方右转向上行机动车道(Gl-bl),右方右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右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l-al),上方进出人行非 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 行机动车道(Il-il),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右转向右行机动车道 (b-gl),下方右转向右行、右方左转向下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fl),下方进出人行非机 动车地下涵洞口(a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 机动车道(c-C),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构成十字路口三层的立交桥涵,其中,左方 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右方左 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依次叠摞交叉 布置。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_A)、(a-fl)、(F-Fl)、(F-A)、(a-Fl)通过人行非机动车地 下涵洞 口 (fg)、(AG)、(FlG)、(ag)、(AG)、(FG)、(AlG)、(alg)和环形地下涵道(DXHD)相互 连通,形成互不影响的人行非机动车道。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通过左转立交桥(j-elq)与主车道连接,上方左转向右 行机动车道通过右转立交桥(El-jlQ)与主车道连接,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通过左转 立交桥(e-Jq)与主车道连接、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通过左转立交桥(Jl-EQ)与主车道 连接,依次叠摞交叉布置,与调头车道和直行车道互不影响,实现左转向机动车无间断左转 行驶。调头机动车道通过绕过左转立交桥桥墩,实现机动车大半径无间断调头。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与上向下直行机动车 道立交桥(Dl-DZ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d-dlZLQ)分层交叉,机动车相互不 影响,连续通过。左向右行调头右向左行机动车道(i_I),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行机动车道 (11-ii),绕过左转立交桥桥墩,实现机动车大半径无间断调头;上向下行调头下向上行机 动车道(Cl-Cl),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机动车道(C-C)绕过直行主立交桥桥墩,实现机动 车大半径无间断调头。
权利要求
1.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道路、桥梁、涵洞组成一个三层的立交桥涵,其特征是公 路立交桥涵是由横向和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上、中、 下三层的立交结构道路桥涵,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转向下行、下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 机动车道(f_A),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 洞口(AG),左方右转向下行机动车道(g-B)、(h-C),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i-il),左向右 行调头右向左行机动车道(j_I),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右向左直行机 动车道(Hl-H)、(Gl-G),左方右直行、右方左直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Fl),左方进出人 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re)、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下向上行调头上 向下行机动车道(d-D),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右转向右行机动车 道(c-hl)、(b-gl),下方右转向右行、右方左转向下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fl),下方进 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右向左行调 头左向右行机动车道(Il-jl),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构成丁字路口三层公路立 交桥涵,其中,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与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 (Jl-EQ)叠摞交叉布置。
2.—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道路、桥梁、涵洞组成一个三层的立交桥涵,其特征是公 路立交桥涵是由横向和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上、中、 下三层的立交结构道路桥涵,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转向下行、下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 机动车道(f_A),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 洞口(AG),左方右转向下行机动车道(g-B),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左向右行调头 右向左行机动车道(i_I),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 车道立交桥(e-Jq),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上方下行右转向左行机动车道(Bl-G), 左方右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l),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 下涵洞口(TO)、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C1-C), 上向下行调头下向上行机动车道(Dl-dl),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下 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c-cl),右方右转向上行机动车道(Gl-bl),右方右转向上行、上方 左转向右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l-Fl),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右方 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行机动车道(Il-il),右方左转 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右转向右行机动车道(b-gl),下方右转向右行、右方 左转向下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fl),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g)、右方进 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机动车道(d-D),人行非机动 车地下涵道(DXHD)构成十字路口三层的立交桥涵,其中,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 桥(j-elq),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 (Jl-E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依次叠摞交叉布置。
3.—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道路、桥梁、涵洞组成一个三层的立交桥涵,其特征是公 路立交桥涵是由横向和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上、中、 下三层的立交结构道路桥涵,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转向下行、下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 非机动车道(f_A),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 下涵洞口(AG),左方右转向下行机动车道(g-B),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左向右行 调头右向左行机动车道(i_I),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上方下行右转向左行机动车道 (Bl-G),左方右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l),左方进出人行非 机动车地下涵洞口(TO)、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 立交桥(C1-CZLQ),上向下行调头下向上行机动车道(Dl-dl),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 立交桥(El-j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c-clZLQ),右方右转向上行机动车道 (Gl-bl),右方右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右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l-al),上方进出人行非 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 行机动车道(Il-il),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右转向右行机动车道 (b-gl),下方右转向右行、右方左转向下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fl),下方进出人行非机 动车地下涵洞口(a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ig),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 机动车道(d-D),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构成十字路口三层的立交桥涵,其中,左方 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右方左 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依次叠摞交叉 布置。
4.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包括道路、桥梁、涵洞组成一个三层的立交桥涵,其特征是公 路立交桥涵是由横向和纵向交叉道路、桥梁、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组成一个包括上、中、 下三层的立交结构道路桥涵,道路桥涵包括左方右转向下行、下方左转向左行双向人行 非机动车道(f_A),左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g)、下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 下涵洞口(AG),左方右转向下行机动车道(g-Β),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左向右行 调头右向左行机动车道(i_I),左方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下方左转向左 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上方下行右转向左行机动车道 (Bl-G),左方左转向上行、上方右转向左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Al),左方进出人行非 机动车地下涵洞口(re)、上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1G),上向下行调头下向上 行机动车道(Cl-cl),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Dl-DZLQ),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 立交桥(El-j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d-dlZLQ),右方右转向上行机动车道 (Gl-bl),右方右转向上行、上方左转向右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Fl-al),上方进出人行非 机动车地下涵洞口(al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lG),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 行机动车道(Il-il),右方左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右转向右行机动车道 (b-gl),下方右转向右行、右方左转向下行双向人行非机动车道(a-fl),下方进出人行非机 动车地下涵洞口(ag)、右方进出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洞口(fig),下向上行调头上向下行 机动车道(c-C),人行非机动车地下涵道(DXHD)构成十字路口三层的立交桥涵,其中,左方 左转向上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elq),上方左转向右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l-jlQ),右方左 转向下行机动车道立交桥(Jl-EQ),下方左转向左行机动车道立交桥(e-Jq)依次叠摞交叉 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特征是人行非机动车地下 涵洞口通过环形地下涵道(DXHD)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特征是左转向机动车道通 过左转立交桥与主车道连接,实现左转向机动车无间断左转行驶。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特征是调头机动车道通过绕过左转立交桥桥墩,实现机动车大半径无间断调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特征是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 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与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Cl-C)、下方向上方直行机动车道 (c-cl)同层交叉,机动车相互影响,交替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特征是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h-hl)、 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与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Cl-CZLQ)、下方向上方直行机 动车道立交桥(c-clZLQ)分层交叉,机动车相互不影响,连续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路立交桥涵,其特征是左向右直行机动车道 (h-hl)、右向左直行机动车道(Hl-H)与上向下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Dl-DZLQ),下方向上 方直行机动车道立交桥(d-dlZLQ)分层交叉,机动车相互不影响,连续通过,左向右行调 头右向左行机动车道(i_I),右向左行调头左向右行机动车道(Il-il),绕过左转立交桥桥 墩,实现机动车大半径无间断调头;上向下行调头下向上行机动车道(Cl-cl),下向上行调 头上向下行机动车道(c-C)绕过直行主立交桥桥墩,实现机动车大半径无间断调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立交桥涵,此桥通过左行立交桥,调头直行,右行、非机动车人行道的互不干扰的三层立交结构,实现了对立交桥的丁字路口、十字路口的标准化、简洁立交桥设计,此桥简洁、高效,安全、占地面积小,造价低、易于实现标准化设计,它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造价小,没有冲突点、没有交织点,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的生命,节约能源、时间、人力和物力,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立交桥的结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行驶,可直接调头,利用本发明的方案建桥,将彻底解决全国乃至世界的交通问题。
文档编号E01C1/04GK102094372SQ20091031133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徐宝安 申请人:北京环能海臣科技有限公司, 徐宝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