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垫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89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垫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安全上行装置,具体是一种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 上行行驶垫架。
背景技术
为安全起见,目前我国道路两侧大多数采用具有一定高度的路边石将机动、非机 动车道与人行道、停车处(区)隔开。也有采用每隔较长一段设有一个小坡段以供车辆上 行,多数是当车辆需上行时,实行强制通行或人工搬运。也有在固定处用混凝土砌成上坡行 道,缺点是不美观及下雨时阻挡雨水流行;或用木板钉做一个木架,缺点是不结实同时尺寸 固定适用的高度范围受限;或用钢板角铁焊接的铁架,缺点是耐腐蚀性差,同时尺寸固定适 用的高度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 上行行驶垫架;该垫架是可以调节尺寸,且耐磨、耐腐蚀性好和强度高,安装搬运方便。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 垫架,包括面板,用于支撑面板的支架和用于固定支架的底座;所述的支架由相互垂直的调 节杆组成,通过调节杆来改变面板的高度和长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调、耐磨、耐腐蚀性强,附着力好,强度高;拆装简 单,搬运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是
图1的右视图;图3是
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图4的仰视图;图6是底座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板,11、橡胶层,12、钢板,2、支架,3、底座,31、防护层,32、调节块,33、连 接杆,4、支承轴,5、销钉通孔,6、支架孔;7、销钉插孔;8、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垫架,有一面板1和用于支撑面 板1的支架2,支架2固定在底座3上;支架2由相互垂直的调节杆组成;通过调节杆来改变面板的高度和长度。如图2 图6所示,面板1由钢板12和包裹在钢板12外侧的橡胶层11组成;钢 板1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和支架2连接的支承轴4,支架2通过支承轴4与面板1连接,支 架2可以在一定范围转动连接,其中支承轴4采用圆柱钢轴作为支承轴,方便现场使用。为 了增加面板1的耐磨性,橡胶层11采用表面带有花纹的橡胶层。底座3由两个调节块32、 将两个调节块32连成一体的连接杆33组成;在调节块32水平前后、左右均开有孔,以便让 支架和销钉穿入;将支架2插入支架孔6中,用销钉穿过销钉通孔5将其固定在底座3中以 防脱落。为了防止调节块32和连接杆33被雨水锈蚀,在调节块32和连接杆33的外部各 包裹一防护层31,防护层31采用橡胶防护层。如图7所示,调节杆的一端开有销钉插孔7,另一端开有若干调节孔8;以便调节杆 在调节块中用销钉穿通并实现尺寸调节,以适用不同高度要求;其中调节杆采用方形杆。工作过程 将面板1、支架2和底座3搬运到工作现场,依据边石高度,按结构图安 装调节好。不用时抽出销钉,收起支架2,放入包装箱,以便储存、运输。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用于支 撑面板(1)的支架(2)和用于固定支架(2)的底座(3);所述的支架(2)由相互垂直的调 节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垫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面板(1)由钢板(12)和包裹在钢板(12)外侧的橡胶层(11)组成;钢板(12)的两端 分别设有用于和支架(2)连接的支承轴(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垫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橡胶层(11)采用表面带有花纹的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垫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调节杆采用方形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垫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底座(3)由两个调节块(32)、将两个调节块(32)连成一体的连接杆(33)组成;在调 节块(32)水平前后、左右均开有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垫架,其特征在于在 调节块(32)和连接杆(33)的外部各包裹一防护层(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垫架,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防护层(31)采用橡胶防护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橡胶道路边侧车辆上行行驶垫架;涉及一种道路安全上行装置。该垫架有一面板和用于支撑面板的支架,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支架由相互垂直的调节杆组成,通过调节杆来改变面板的高度。优点是可调、耐磨、耐腐蚀性强,附着力好,强度高;拆装简单,搬运方便。
文档编号E01C11/00GK201850483SQ201020605029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
发明者翁国文, 金万祥, 韦帮风 申请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