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优良吸收冲击能力的跑道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20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优良吸收冲击能力的跑道卷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 场地跑道用卷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优良吸收冲击能力的跑道卷材。
背景技术
跑道是重要的运动设施,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保障运动员的安全,跑道卷材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度以外,需要良好的弹性,更重要的是,跑道卷材还需要具备优良的吸收冲击能力,这样对保障运动员的安全起很大的作用。但目前的跑道卷材还没有这样的优良性能,使铺设得到的现有的跑道也不具备这样的优良性能。现有的跑道含有设置在地基上的底层和面层,其中底层由表面附有可固化的粘结剂的弹性颗粒组成,面层的表面带有防滑的凸点,并且防滑凸点和弹性颗粒之间存在空隙。该跑道的目的是提高塑胶跑道的弹性,但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其结构略显复杂,另一方面,该跑道只具有良好的弹性,但是对来自上部的施加给跑道的冲击力的吸收能力弱,该冲击力再反馈给使用者,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跑道卷材,具有优良吸收冲击的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跑道卷材,包括耐磨面层、以及弹性底层,所述耐磨面层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底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弹性底层的下表面设有弹性筋条、以及弹性接触条,所述弹性筋条与所述弹性接触条相交。可选地,所述耐磨面层的上表面设有凹凸纹。优选地,所述弹性筋条与所述弹性接触条垂直。可选地,所述弹性接触条设有弹性接触头,所述弹性接触头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 180°。优选地,所述弹性接触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可选地,所述弹性接触头的截面呈水滴状。可选地,所述弹性底层为微孔发泡层。可选地,所述耐磨面层的厚度为4mm。可选地,所述弹性底层的厚度为9mm。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跑道卷材由耐磨面层和弹性底层粘合成,弹性底层的下表面设有弹性筋条和弹性接触条,弹性筋条与弹性接触条相交,跑道卷材这样的交叉几何结构设计,使卷材受力均衡,使弹性底层与地面接触后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使跑道卷材具有优良吸收冲击的能力,经测试,本实用新型跑道卷材冲击吸收率达39%,超过国际田径联合会最低冲击吸收率35%的标准要求;弹性接触条上设有的与水平面呈小于180°夹角的弹性接触头,弹性接触头的倾 斜设计增强了跑道卷材吸收冲击的能力,另外,弹性底层的弹性筋条与弹性接触条的相交, 使弹性底层与地面基础之间形成了具有导向型的排水通道,也利于积水的排出。耐磨面层具有的凹凸纹使其具有更高的耐磨韧性;弹性筋条与弹性接触条垂直的几何设计,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跑道卷材吸收冲击的能力;弹性接触头的截面设计为水滴状,使跑道卷材的弹性底层不至于完全封闭,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吸收冲击的能力。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优良吸收冲击能力的跑道卷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优良吸收冲击能力的跑道卷材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优良吸收冲击能力的跑道卷材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优良吸收冲击能力的跑道卷材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优良吸收冲击能力的跑道卷材的实施例,包括耐磨面层100、以及弹性底层200,耐磨面层100的下表面与弹性底层200的上表面粘合,弹性底层200的下表面设有弹性筋条201、以及弹性接触条202,弹性筋条201与弹性接触条202相交。本实施例的跑道卷材由耐磨面层100和弹性底层200粘合成,弹性底层200的下表面设有的弹性筋条201和弹性接触条202相交,跑道卷材这样的交叉几何结构设计,使卷材受力均衡,使弹性底层200与地面接触后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使跑道卷材具有优良吸收冲击的能力,经测试,该跑道卷材冲击吸收率达39%,超过国际田径联合会最低冲击吸收率35%的标准要求。弹性接触条202设有弹性接触头203,弹性接触头203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 180°。弹性接触头203与水平面的夹角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大小,本实施例为60°。弹性接触条上设有的与水平面呈小于180°夹角的弹性接触头,弹性接触头的倾斜设计增强了跑道卷材吸收冲击的能力,另外,弹性底层的弹性筋条与弹性接触条的相交,使弹性底层与地面基础之间形成了具有导向型的排水通道,也利于积水的排出。为了使耐磨面层100具有更高的耐磨性,保障铺设得到的跑道更加实用,在本实施例的耐磨面层100的表面设凹凸纹101,凹凸纹101无规则分布,其深度为1. 5mm。弹性底层200为微孔发泡层,通过惰性气体闭孔发泡后,形成的众多微小的惰性气体气囊,保证了弹性底层200的高回弹性能。为了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跑道卷材吸收冲击的能力,弹性筋条201与弹性接触条 202采用垂直的结构设计,构成的垂直纵横交错的凹巢几何结构能提供卓越的冲击吸收能力、平滑的能量过渡及连续的能量反馈。本实施例的弹性接触头203的截面设计为水滴状,使跑道卷材的弹性底层不至于完全封闭,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吸收冲击的能力。另外,耐磨面层100和弹性底层200的厚度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取值,本实施例中,耐磨面层100的厚度为4mm,弹性底层200的厚度为9mm。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优良冲击能力的跑道卷材能广泛适用于大中学运动场地及国内国际赛事运动场馆。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跑道卷材,其特征是,包括耐磨面层、以及弹性底层, 所述耐磨面层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底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弹性底层的下表面设有弹性筋条、以及弹性接触条,所述弹性筋条与所述弹性接触条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道卷材,其特征是所述耐磨面层的上表面设有凹凸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道卷材,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筋条与所述弹性接触条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道卷材,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接触条设有弹性接触头, 所述弹性接触头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跑道卷材,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接触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跑道卷材,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接触头的截面呈水滴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道卷材,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底层为微孔发泡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道卷材,其特征是所述耐磨面层的厚度为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道卷材,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底层的厚度为9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场地跑道用卷材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优良吸收冲击能力的跑道卷材,包括耐磨面层、以及弹性底层,所述耐磨面层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底层的上表面粘合,所述弹性底层的下表面设有弹性筋条、以及弹性接触条,所述弹性筋条与所述弹性接触条相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跑道卷材,具有优良吸收冲击的能力。
文档编号E01C13/04GK201952707SQ20102066783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
发明者蔡陈敏 申请人:广州同欣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