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透水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16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热透水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结构铺装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适合在广场、运动场所、城市及景观道路、重要路ロ、停车场、公园等室外地面铺装使用的地热透水地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室外整体铺装艺术地面主要有不透水地面和透水地面。不透水地面的承载カ高,但无法实现透水地面的生态环保、补充地下水、减小城市热岛效应和遇雨雪天气有较高安全性的功能。尤其是在冬季降雪情况下,温度过低导致融雪速度慢,融化后的雪水遇低温又容易结成冰,给行人行车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必须要人为清理,确保行人行车的安全。透水地面不仅具有很好的排水功能,而且土壤层的暖空气上升能够促使积雪融化,渗入土壤层,防止了路面结冰的现象,但是由于冬天气温较低,土壌层空气的温度也较低,因此积雪的融化速度较慢,因此也给行人等造成不便。但是在透水层下面加入热源进行放热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透水地面下面的垫层中铺设可防水的地热源,形成ー种新的透水地面结构,从而实现透水、排水和升温功能的兼顾,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热透水地面结构。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地热透水地面结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排列的基础层、垫层和透水层,在垫层中还固定有发热管。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发热管为透水地面结构供热,加速在寒冷的时候积雪的融化速度。如果基础层为透水结构,则可以直接将融化的雪水渗入土壤层。基础层上表面具有坡度。如果基础层为不透水的结构则积水渗透到基础层表面时可借助坡面进行排水收集再利用。发热管是将发热电缆穿过中空的不锈钢管形成的结构。发热电缆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发热装置,本新型中采用管道结构,效率高、技术成熟、成本低,暖气向上作用直接。透水层的表面还喷涂有保护层。采用喷涂保护层的方式,保护透水层,延长路面的使用时间和路面外观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实现了地面面层的透水性、顔色的装饰性和艺术性,同时实现了高承载的路面结构,实现了路面的生态环保、雨水回收利用和遇雨雪天气有较高安全性的功能,并且防水地热可以加速重要地段雪水融化,低温不结冰,提高路面的安全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热透水地面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透水层;2、地热管;21、不锈钢管;22、发热电缆;3、垫层;4、基础层;5、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地热透水地面结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排列的基础层4、 垫层3和透水层1,在垫层中还固定有发热管2。本实施例中,在夯实的基层上先铺设一部分垫层,再根据需要铺设发热管管网,然后再铺设垫层将发热管网覆盖住,并进行充分的碾压密实。碾压后垫层上继续铺设透水砼。待透水砼铺设完毕后,再利用穿线工艺将发热电缆穿入事先固定好的钢管内。地热管为透水层提供热量,在雪天加速雪水的快速融化和渗透。如果基础层是透水结构,基础层上层可以做成平面,当基础层为不透水的结构时,基础层上表面做成有坡度的表面。具有坡度的基层上表面,有利于渗透下的水进行汇聚和回收,水在基础层上表面沿坡度进行汇流后流出。发热管是将发热电缆22穿过中空的不锈钢管21形成的结构。发热电缆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发热装置,本新型中采用管道结构,效率高、技术成熟、成本低,暖气向上作用直接。透水层的表面还喷涂有保护层5。采用保护层,防止了透水层表面的磨损,延长路面的使用时间和装饰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地热透水地面结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排列的基础层(4)、垫层(3)和透水层(1),其特征在,在垫层中还固定有发热管(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地热透水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层上表面具有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热透水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是将发热电缆(22)穿过中空的不锈钢管(21)形成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热透水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透水层的表面喷涂有保护层(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热透水地面结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排列的基础层、垫层和透水层,在垫层中还固定有发热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实现了地面面层的透水性、颜色的装饰性和艺术性,同时实现了高承载的路面结构,实现了路面的生态环保、雨水回收利用和遇雨雪天气有较高安全性的功能,并且防水地热可以加速重要地段雪水融化,低温不结冰,提高路面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E01C11/24GK202359480SQ20112051687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王理中 申请人:北京中景橙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