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转角安装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52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转角安装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运用在桥梁特殊施工、道路改造或旧桥改造中的大转角安装支座。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桥梁架设、道路改造或旧桥改造时,需要对桥梁坡道进行调整时施工相当困难,造成施工成本过高。因此,如何开发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施工操作的大转角安装支座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施工方便的大转角安装支座,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转角安装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下连接板和曲面板,曲面板固定在下连接板上,所述曲面板顶部为外凸的弧形面,上支座板底面有与曲面板顶部相匹配的凹形弧面,上支座板通过底面的凹形弧面与曲面板顶部的弧形面相配合。进一步,还包括弧形滑板,该滑板配合设置在上支座板与曲面板之间的配合面上。这种结构可以保证上支座板与曲面板之间有更好的耐磨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曲面板两侧下连接板上的坡度锁定组件,该坡度锁定组件由内锁定块和外锁定块构成,内锁定块固定在下连接板上,外锁定块可拆卸连接在下连接板侧面,内锁定块与外锁定块相互配合,且其配合面为向外侧倾斜向下的斜面。坡度锁定组件的作用在于,在桥梁调整到需要的坡度后,将坡度固定。进一步,下连接板的底面在顺桥向方向设有一止口。这个止口用于与桥墩上的支座配合,在顺桥向进行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在桥梁架设、道路改造或旧桥改造时,大大降低了对桥梁坡道进行调整时的施工难度。


图I是本发明顺桥向的剖面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横桥向的剖面结构示意 图3是本发明坡度调整完成后的顺桥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至图3所示,一种大转角安装支座,包括上支座板I、下连接板3和曲面板2,曲面板2固定在下连接板3上,所述曲面板2顶部为外凸的弧形面,上支座板I底面有与曲面板2顶部相匹配的凹形弧面,上支座板I通过底面的凹形弧面与曲面板2顶部的弧形面相配合。且在上支座板I与曲面板2之间的配合面上设有弧形滑板8。下连接板3的底面在顺桥向方向设有一止口 7。在曲面板2两侧下连接板3上还设置有坡度锁定组件,该坡度锁定组件由内锁定块4和外锁定块9构成,内锁定块4固定在下连接板3上,外锁定块9螺栓连接在下连接板3侧面,内锁定块4与外锁定块9相互配合,且其配合面为向外侧倾斜向下的斜面。在施工时,下连接板3的止口 7与桥墩上的板式支座5相配合,从而在顺桥向进行限位,上支座板I顶面与梁底钢板6焊接固定。由于上支座板I与曲面板2之间的配合面为弧形面,因此可以在顺桥向方向上下调整桥梁的坡度。当桥梁调整到需要的坡度后,安装坡度锁定组件固定桥梁的坡度,曲面板2两侧均需要安装坡度锁定组件。坡度锁定组件的内锁定块4和外锁定块9之间的配合面为向外侧倾斜向下的斜面,因此,移动外锁定块9在 斜面上的位置即可调整其上下高度,使得外锁定块9的顶面与上支座板I底面紧贴,从而进行桥梁坡度的锁定。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大转角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板、下连接板和曲面板,曲面板固定在下连接板上,所述曲面板顶部为外凸的弧形面,上支座板底面有与曲面板顶部相匹配的凹形弧面,上支座板通过底面的凹形弧面与曲面板顶部的弧形面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转角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滑板,该滑板配合设置在上支座板与曲面板之间的配合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转角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曲面板两侧下连接板上的坡度锁定组件,该坡度锁定组件由内锁定块和外锁定块构成,内锁定块固定在下连接板上,外锁定块可拆卸连接在下连接板侧面,内锁定块与外锁定块相互配合,且其配合面为向外侧倾斜向下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转角安装支座,其特征在于下连接板的底面在顺桥向方向设有一止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转角安装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下连接板和曲面板,曲面板固定在下连接板上,所述曲面板顶部为外凸的弧形面,上支座板底面有与曲面板顶部相匹配的凹形弧面,上支座板通过底面的凹形弧面与曲面板顶部的弧形面相配合。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在桥梁架设、道路改造或旧桥改造时,大大降低了对桥梁坡道进行调整时的施工难度。
文档编号E01D21/00GK102767134SQ20121025587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刘海亮, 熊劲松, 王冬 申请人: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