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及预制和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2268345阅读:57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及预制和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合于市政交通领域,具体应用于道路面层为浙青混凝土的平侧石,尤其涉及一种排除路面结构内部水的道路平石。
背景技术
目前,道路平侧石材料一般采用普通混凝土预制或石材加工,平侧石下的基础一般为细实混凝土,平侧石及其基础均不透水,路面结构内部水无法通过平侧石及其基础排出。实践表明,路面结构层以及浙青层与基层界面的水不能顺畅地排出路面结构,是路面产生早期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排除路面结构内部水的道路平石及预制和施工方法。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包括平石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设置为两层,上层设置为密水材料普通混凝土、下层设置为透水材料多孔混凝土,其基体的一侧下棱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缺口,所述的基体为方形、多变形。1.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 一种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预制和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预制方法
根据道路浙青面层的厚度,确定上述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上层普通混凝土、下层多孔混凝土的厚度,并根据浙青面层的类型确定多孔混凝土层缺口的数量及尺寸;
建立模具并拌合好普通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待用,按要求的厚度在模具内先浇筑平石的普通混凝土层,随后按要求的厚度在模具内浇筑平石的透水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按要求设置缺口;
(2)施工方法
1、在雨水井的井筒相应部位开孔洞,孔洞的数量及尺寸与上述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的
缺口一致;
2、浇筑细石混凝土基础,在细石混凝土上安放道路侧石,侧石为普通混凝土预制。3、整平细石混凝土基础,对缺口处的基础进行砂浆抹面,保证平石缺口处的平整。4、在整平后的细石混凝土基础上安放平石,平石的普通混凝土层在上、多孔混凝土层在下,使有缺口的侧面紧贴侧石,使平石缺口、侧石及细石混凝土基础围合形成一个或多个连通的孔涵,孔涵连通雨水井上孔洞。5、对每两座雨水井间的孔涵应进行检查,以保证两座雨水井间的孔涵连通。6、在浙青面层施工前,对平石的上层普通混凝土侧面涂粘层油,涂粘层油时应遮挡平石的下层多孔混凝土侧面。本发明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上层为密水材料普通混凝土、下层为透水材料多孔混凝土,平石下棱边设置一个或多个缺口,平石缺口、侧石及基础围合形成一个或多个连通的孔涵。路面结构内部水在重力作用下可顺畅地通过多孔混凝土排入孔涵,在雨水井相对应部位设孔洞与孔涵连通,孔涵内的水排入雨水井;平石上层普通混凝土为密水材料,避免路面雨水倒灌至路面结构内。本发明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实现了路面结构层以及浙青层与基层界面的水排出结构的目的,消除了造成路面早期损害的主要隐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通过平石上下部采用不同透水性的材料,既避免了路面雨水倒灌至路面结构内,又保证了路面结构内的水顺畅地排出。本发明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上层为密水材料普通混凝土、下层为透水材料多孔混凝土,平石的下棱边设置一个或多个缺口,其余未特别提及均同现有技术场外预制使用安放的道路平石,例如平石形状的改变、多孔混凝土厚度的改变、孔涵形状及数量的改变等等,可采用多种样式,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现有技术中的说明相当于本专利公开,不再一一另行叙述,以节约篇幅。


图1为常用平石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平石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平石安放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包括平石基体001,所述基体设置为两层,上层设置为密水材料普通混凝土 011、下层设置为透水材料多孔混凝土 012,其基体的一侧下棱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缺口 013,作为优选,所述的基体001为方形、多变形。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预制和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预制方法
根据道路浙青面层的厚度,确定上述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上层普通混凝土 011、下层多孔混凝土的厚度012,并根据浙青面层的类型确定多孔混凝土层缺口 013的数量及尺寸;
建立模具并拌合好普通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待用,按要求的厚度在模具内先浇筑平石的普通混凝土层,随后按要求的厚度在模具内浇筑平石的透水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按要求设置缺口;
(2)施工方法
1、在雨水井的井筒相应部位开孔洞,孔洞的数量及尺寸与上述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的
缺口一致;
2、浇筑细石混凝土基础002,在细石混凝土基础002上安放道路侧石003,侧石003为普通混凝土预制;
3、整平细石混凝土基础002,对缺口013处的基础进行砂浆抹面,保证平石缺口 013处的平整;
4、在整平后的细石混凝土基础002上安放平石,平石的普通混凝土层011在上、多孔混凝土层013在下,使有缺口 013的侧面紧贴侧石003,使平石缺口 013、侧石003及细石混凝土基础002围合形成一个或多个连通的孔涵004,孔涵004连通雨水井上孔洞;
5、对每两座雨水井间的孔涵应进行检查,以保证两座雨水井间的孔涵004连通;
6、在浙青面层施工前,对平石的上层普通混凝土011侧面涂粘层油,涂粘层油时应遮挡平石的下层多孔混凝土 012侧面。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平石,适合浙青面层厚度不大于10. 5cm的道路;浙青面层厚度大于10. 5cm的道路,平石厚度应相应增加,以保证平石厚度减去浙青面层厚度的数值不小于2cm。参见图2、图3,平石的长、宽、厚尺寸分别为75cm、35cm、12. 5cm,平石的上部普通混凝土厚度为6. 5cm,平石的下部多孔混凝土厚度为6cm,孔涵截面为5cmX3cm,孔涵的尺寸考虑了使用过程中疏通的要求。其余未特别提及均同现有技术场外预制使用安放的道路平石。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及具体实施例启示下,能够从本专利公开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以及特征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平石形状的改变、多孔混凝土厚度的改变、孔涵形状及数量的改变等等,同样可以被应用,都能实现本专利描述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例展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包括平石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设置为两层,上层设置为密水材料普通混凝土、下层设置为透水材料多孔混凝土,其基体的一侧下棱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为方形、多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f2所述的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预制和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方法 根据道路浙青面层的厚度,确定上述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上层普通混凝土、下层多孔混凝土的厚度,并根据浙青面层的类型确定多孔混凝土层缺口的数量及尺寸; 建立模具并拌合好普通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待用,按要求的厚度在模具内先浇筑平石的普通混凝土层,随后按要求的厚度在模具内浇筑平石的透水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按要求设置缺口; (2)施工方法 在雨水井的井筒相应部位开孔洞,孔洞的数量及尺寸与上述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的缺口一致; 浇筑细石混凝土基础,在细石混凝土上安放道路侧石,侧石为普通混凝土预制; 整平细石混凝土基础,对缺口处的基础进行砂浆抹面,保证平石缺口处的平整; 在整平后的细石混凝土基础上安放平石,平石的普通混凝土层在上、多孔混凝土层在下,使有缺口的侧面紧贴侧石,使平石缺口、侧石及细石混凝土基础围合形成一个或多个连通的孔涵,孔涵连通雨水井上孔洞; 对每两座雨水井间的孔涵应进行检查,以保证两座雨水井间的孔涵连通; 在浙青面层施工前,对平石的上层普通混凝土侧面涂粘层油,涂粘层油时应遮挡平石的下层多孔混凝土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预制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石的长、宽、厚尺寸分别为75cm、35cm、12. 5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浙青路面的道路平石预制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石的上部普通混凝土厚度为6. 5cm,平石的下部多孔混凝土厚度为6cm,孔涵截面为5cmX 3cm。
全文摘要
沥青路面的道路平石及预制和施工方法,包括平石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设置为两层,上层设置为密水材料普通混凝土、下层设置为透水材料多孔混凝土,其基体的一侧下棱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缺口,通过平石上下部采用不同透水性的材料,既避免了路面雨水倒灌至路面结构内,又保证了路面结构内的水顺畅地排出。
文档编号E01C5/06GK103015284SQ2012104959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张忠桥 申请人: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