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753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摸。桥梁工程建造中,设计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板连续梁结构形式十分普遍。由于各桥梁的跨度不同、留设的孔数不同,圆孔的直径又各异,给圆孔芯模的选择与配置带来了一定难度。如何才能选择既经济合理,又方便适用的圆孔芯模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大多使用的是木质芯模和充气橡胶胶囊芯摸。一、木质芯模按设计要求的结构尺寸制作木质芯摸。 其不足之处在于木质芯模制作费エ费时,施工成本高,拆除难度大;特别是当预留孔径过小、长度较长时,模板无法拆除。既浪费了材料,且模板留在孔内,又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ニ、充气橡胶胶囊芯模胶囊芯模由专业厂家生产,定制周期较长。其不足之处在于I、一般设计在板粱上有中横梁和端横梁,不便从端头抽出芯摸。若从板顶部预留孔中抽出芯模困难较大。而且施工エ序复杂,而且板顶留洞对桥梁的整体受カ不利;2、类似桥梁中当预留圆孔直径不同时,不能周转使用;胶囊芯模一次性投入大,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制作简单快捷的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摸。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包括木龙骨、圈形骨架、荆条编织外壳和防渗布;所述圈形骨架包括圆形或椭圆形的外圈和内撑,内撑与外圈连接;若干根木龙骨与多个圈形骨架的外周连接,构成圆柱体形状的芯模骨架;荆条编织外壳为圆筒状,包裹在芯模骨架外周;防渗布包裹在荆条编织外壳的外面。作为优选,荆条编织外壳是由纵向荆条与横向荆条交错编织而成环形片状的编织物。作为优选,木龙骨通过铁丝绑扎在圈形骨架上。作为优选,木龙骨为硬木龙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圈形骨架和木龙骨构成芯模骨架,外面包裹荆条编织外壳和防渗布制成空心板的芯模。其制作简单快捷,在产荆条地区可就地取材,制造成本也相应降低,克服了现有芯模的不足。[
]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实施例的芯模骨架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中,I-钢筋圏,2-钢筋内撑,3-荆条编织外壳,4-硬木龙骨,5-防渗布,6-芯模,7-桥板。 一种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包括硬木龙骨4、钢筋圈I、荆条外壳3、钢筋内撑2和防渗布5。在图2中,钢筋圈I为圆环状,6根硬木龙骨通过铁丝绑扎在3个钢筋圈上,构成长2米、呈圆柱体形状的芯模骨架。钢筋内撑2用短钢筋制成的并与钢筋圈I焊接,用于加固钢筋圈I。钢筋圈I可根据需要制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外圏。在图I中,荆条编织外壳3为圆筒状,包裹在芯模骨架的外周,荆条编织外壳3是由纵向荆条与横向荆条交错编织而成,为环形片状的编织物。防渗布5为化纤编织布,包裹在荆条编织外壳3的外面。为保证防渗效果,必要时可包裹多层化纤编织布或其他塑料薄膜材料。具体制作方法I、加工及组装芯模骨架木龙骨采用20*30mm、长度2m的优质木料,钢筋圈用IOmm钢筋弯制焊接成标准的圆形(或椭圆形),内撑用钢筋下脚料焊在钢筋圈上,然后用铁丝将6根木龙骨对称绑扎在钢筋圈上。2、用荆条编织芯模外壳选择符合要求的荆条在芯模骨架外纵、横向编织外壳,纵向荆条要顺直,排列要均匀;横向荆条要紧贴骨架,排列紧密。纵向荆条与木龙骨沿纵向每间隔距离为150mm用铁丝绑扎,以增加芯模的强度和刚度。3、编织好的荆条外壳的外径应等于桥板的圆孔直径。误差控制在3_5mm之内。4、如图3所示,将芯模6在桥板7中就位固定。为保证芯模相对位置准确,相邻芯模之间用短钢筋固定,混凝土施工前使所有芯模形成ー个整体,芯模外侧用花篮螺丝固定牢靠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木龙骨、圈形骨架、荆条编织外壳和防渗布;所述圈形骨架包括圆形或椭圆形的外圈和内撑,内撑与外圈连接;若干根木龙骨与多个圈形骨架的外周连接,构成圆柱体形状的芯模骨架;所述荆条编织外壳为圆筒状,包裹在芯模骨架外周;所述防渗布包裹在荆条编织外壳的外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荆条编织外壳是由纵向荆条与横向荆条交错编织而成环形片状的编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龙骨通过铁丝绑扎在圈形骨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龙骨为硬木龙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桥梁的圆孔芯模,包括木龙骨、圈形骨架、荆条编织外壳和防渗布;所述圈形骨架包括圆形或椭圆形的外圈和内撑,内撑与外圈连接;若干根木龙骨与多个圈形骨架的外周连接,构成圆柱体形状的芯模骨架;荆条编织外壳为圆筒状,包裹在芯模骨架外周;防渗布包裹在荆条编织外壳的外面。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快捷,在产荆条地区可就地取材,制造成本也相应降低。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2390771SQ20122002379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刘光星, 周爱明, 肖必建 申请人: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