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242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的 移动模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桥梁的架设,制梁工序无法完成遮板的整体预 制,这是因为如果整体预制,对桥梁预制模板的要求较高,这样就会导致梁体 的几何形状不规则,加大桥梁施工难度,因此采用架梁完成后进行遮板施工的 工艺,由于遮板外侧部分位于桥梁外侧端部,属于高空悬臂施工,施工技术难 度大,安全系数低,而且工程质量很难保证,遮板的整体线形直接影响到后序 钢栏杆安装的外观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桥梁的数量多,单座桥的跨度大,因' 此如何縮短施工作业周期,减少投入的人力资源,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 量,就成为遮板施工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另外,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人们也希望在进行遮板施工的同时能够进行电 缆槽竖墙和挡渣墙的施工。

发明内容
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桥梁遮板施工难度,縮短施工作业周期从 而减少人力成本,因而提供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
本发明的另 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遮板施工的同时,同步进行电 缆槽竖墙、挡渣墙施工的移动模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 架,包括安装在桥梁的梁面上的行走装置,位于行走装置上部并与之联结的支 撑框架,位于支撑框架内侧并与之联结的配重平衡装置,位于支撑框架外侧并与之活动连接的遮板型腔;上述部件形成以行走装置为支点,支撑框架为杠杆, 遮板型腔和配重平衡装置为两端负载的杠杆机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和 行走支腿,行走支腿的下端安装在行走轮上,上端与支撑框架联结。
上述遮板型腔是由遮板主成型模板、遮板第一侧模板、电缆槽竖墙第一模 板和遮板堵头联结而成的上空的型腔结构。
上述支撑框架由在横向、纵向和垂直方向平行排列的支架联结而成的框架 式结构组成。
上述支撑框架在横向方向平行排列的支架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对遮板 型腔起主要的支撑作用,所述遮板主成型模板悬挂在主支架的外侧端部。
上述支撑框架的遮板主成型模板和主支架的联结处安装有对遮板主成型 模板起固定和调节作用的模板调整装置,在所述主支架上沿横向方向安装有可 以带动模板调整装置在主支架上运动的滑动定滑轮组。
上述配重平衡装置包括反挂行走装置,所述反挂行走装置包括工字钢、反 挂行走轮、连接器、反挂行走支腿;所述工字钢沿纵向方向固定在桥梁的挡渣 墙的钢筋上,反挂行走轮的轮缘扣在工字钢的上端并通过连接器和反挂行走支 腿联结,所述反挂行走支腿联结在支撑框架的内侧端部。
上述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两组电缆槽竖墙型腔、位于支撑框架内侧的一组挡 渣槽型腔和另 一个行走装置,所述电缆槽竖墙型腔通过吊杆悬挂在支撑框架 上,所述挡渣槽型腔和行走装置直接和支撑框架联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的安装模架实现遮板现浇施工作业,结构 简单,脱模、支模操作方便,快捷的行走定位,混凝土现浇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而且美观,施工周期短。 .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反挂行走支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到图7是本发明的遮板型腔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和图11是本发明的两组电缆槽竖墙型腔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12到图14是本发明的挡渣槽型腔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行走装置l、行走轮ll、行走支腿12、支撑框架2、主支 架21、第一纵向支架22、连接法兰23、第二纵向支架24、连接法兰25、垂直 支架26、横向支架27、第三纵向支架28、反挂行走装置3、工字钢31、反挂 行走轮32、连接器33、反挂行走支腿34、遮板型腔4、主成型模板41、遮板 第一侧模板42、电缆槽竖墙第一模板43、遮板堵头44、模板调整装置5、定 滑轮组6、桥梁7、梁面71、遮板72、第一电缆槽竖墙73、第二电缆槽竖墙 74、挡渣墙75、电缆槽竖墙型腔8、电缆槽竖墙第二模板81、吊杆82、竖墙 模板堵头83、挡渣槽型腔9、挡渣墙平模91 、挡渣墙异型模92、挡渣墙堵头 93。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描述的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它的工作平台位于桥 梁7的梁面71上,第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桥梁7外侧的遮板72的现浇施 工。第二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在遮板72现浇施工的同时,同步进行第一电缆槽 竖墙73、第二电缆槽竖墙74和挡渣墙75的现浇施工。
实施例1:如图1到图7所示,详细给出了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具体方 案,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主要目的。该方案包括安装在桥梁7的梁面71 上的行走装置1,位于行走装置1上部并与之联结的支撑框架2,位于支撑框架2内侧并与之联结的反挂行走装置3,反挂行走装置3是配重平衡装置在本 实施例中的具体表现,位于支撑框架2外侧并与之活动连接的遮板型腔4;上
述部件形成以行走装置1为支点,支撑框架2为杠杆,遮板型腔4和反挂行走 装置3为两端负载的杠杆机构,在该杠杆机构中,遮板型腔4和反挂行走装置
3维持配重平衡的状态;行走装置1包括行走轮11和行走支腿12,行走支腿
12的下端安装在行走轮11上,上端与支撑框架2联结。
遮板型腔4是由遮板主成型模板41、遮板第一侧模板42、电缆槽竖墙第 一模板43和遮板堵头44联结而成的上空的型腔结构。
支撑框架2由在横向方向平行排列的主支架21和横向支架27,在纵向方 向平行排列的第一纵向支架22、第二纵向支架24和第三纵向支架28,在垂直 方向平行排列的垂直支架26构成。主支架21和第一纵向支架22通过连接法 兰23垂直联结成第一个水平面,主支架21对遮板型腔4起主要的支撑作用, 遮板型腔4的遮板主成型模板41悬挂在主支架21的外侧端部,主支架21的 中间位置和行走装置1的行走支腿12联结。垂直支架26和第二纵向支架24 通过连接法兰25垂直联结成垂直平面,垂直支架26的下端和主支架21的内 侧端部联结,上端和横向支架27联结。横向支架27和第三纵向支架28垂直 联结成第二个水平面,横向支架27的下端和反挂行走装置3联结。上述支架 形成的两个水平面和一个垂直面构成了本模架的框架式结构,在本发明中其联 结和支撑的作用。
支撑框架2的遮板主成型模板41和主支架21的联结处安装有对遮板主成 型模板41起固定和调节作用的模板调整装置5,在主支架21上沿横向方向安 装有可以带动模板调整装置5在主支架21上运动的定滑轮组6。
反挂行走装置3包括工字钢31、反挂行走轮32、连接器33、反挂行走支 腿34;所述工字钢31沿纵向方向固定在桥梁7的挡渣墙75的钢筋上,反挂行 走轮32的轮缘扣在工字钢31的上端并通过连接器33和反挂行走支腿34联结, 所述反挂行走支腿34联结在支撑框架2的内侧端部。
实施例2:如图8到图14所示,详细给出了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可以在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主要目的的同时实现第二个主要目的,即在
遮板72现浇施工的同时,同步进行第一电缆槽竖墙73、第二电缆槽竖墙74 和挡渣墙75的现浇施工。该方案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配重平衡装置不 再采用反挂行走装置3,而是采用悬挂在支撑框架2下的两组电缆槽竖墙型腔 8、位于支撑框架2内侧的一组挡渣槽型腔9和另一个行走装置1作为本实施 例的配重平衡装置的具体表现。上述电缆槽竖墙型腔8通过吊杆82悬挂在支 撑框架2上,所述挡渣槽型腔9和行走装置1直接和支撑框架2联结。形成了 以行走装置1为支点,支撑框架2为杠杆,遮板型腔4 一端负载,两组电缆槽 竖墙型腔8、一组挡渣槽型腔9和另一个行走装置1为另一端负载的杠杆机构。 在该杠杆机构中,遮板型腔4和电缆槽竖墙型腔8、挡渣槽型腔9和另一个行 走装置1维持配重平衡的状态。
两组电缆槽竖墙型腔8分别为第一电缆竖墙73和第二电缆竖墙74的两组 结构相同的浇注型腔,由四列垂直放置的电缆槽竖墙第二模板81及其两端的 竖墙模板堵头83组成两组上空的型腔,每个电缆槽竖墙第二模板81都通过吊 杆82和主支架21联结。挡渣槽型腔9由两侧垂直排列的挡渣墙平模91和挡 渣墙异型模92以及位于两端的挡渣墙堵头93组成上空的型腔,挡渣墙平模91 和挡渣墙异型模92的上端部直接和支撑框架2联结。
下面以实施例1为例简要的说明本发明的实用方法,以便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主旨。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装配图纸的要求,首先在梁面71上进行放线处理,
使行走装置1的行走轨道和反挂行走装置3的工字钢31保持平行,然后将支 撑框架2联结在行走装置1和反挂行走装置3上,通过螺栓使其连接紧固可靠, 然后将模板调整装置5套装到支撑框架2的主支架21的外侧,并用钢筋串在 主支架21端头,防止其滑脱,最后利用小型自卸吊车或三角吊架将遮板型腔4 的主成型模板41安装到主支架21的外侧,拼装上遮板第一侧模板42、电缆槽 竖墙第一模板43和遮板堵头44,使其成为上空的浇注型腔,调整遮板型腔4的水平和垂直位置,并将其连接到桥面上的预埋钢筋上,用木条封堵模板下面 的缝隙,防止漏浆,最后涂脱模剂,准备灌装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 要求时大概l天时间,进行拆模处理,首先松开模板调整系统5侧面的紧定螺 栓,用锤轻击模板的上侧,通过拉伸钢丝绳带动定滑轮组6,使模板调整系统
5在主梁上滑动,从而带动主成型模板41使其整体外移实现脱模,然后拧紧调
整系统5侧面的螺栓,使模板与打好的混凝土面隔开,调整行走工字钢7的水
平度,最后人工推走支架,实现工位间的循环作业。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 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 施例。凡是根据上述描述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替换或改变,均被认为属于本发 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桥梁(7)的梁面(71)上的行走装置(1),位于行走装置(1)上部并与之联结的支撑框架(2),位于支撑框架(2)内侧并与之联结的配重平衡装置,位于支撑框架(2)外侧并与之活动连接的遮板型腔(4);上述部件形成以行走装置(1)为支点,支撑框架(2)为杠杆,遮板型腔(4)和配重平衡装置为两端负载的杠杆机构;所述行走装置(1)包括行走轮(11)和行走支腿(12),行走支腿(12)的下端安装在行走轮(11)上,上端与支撑框架(2)联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遮板型腔(4)是由遮板主成型模板(41)、遮板第一侧模板(42)、电缆槽竖 墙第一模板(43)和遮板堵头(44)联结而成的上空的型腔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撑框架(2)由在横向、纵向和垂直方向平行排列的支架联结而成的框架式 结构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撑框架(2)在横向方向平行排列的支架包括主支架(21),所述主支架(21) 对遮板型腔(4)起主要的支撑作用,所述遮板主成型模板(41)悬挂在主支 架(21)的外侧端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撑框架(2)的遮板主成型模板(41)和主支架(21)的联结处安装有对遮 板主成型模板(41)起固定和调节作用的模板调整装置(5),在所述主支架(21) 上沿横向方向安装有可以带动模板调整装置(5)在主支架(21)上运动的定 滑轮组(6)。
6.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 在于,所述配重平衡装置包括反挂行走装置(3),所述反挂行走装置(3)包-括工字钢(31)、反挂行走轮(32)、连接器(33)、反挂行走支腿(34);所述 工字钢(31)沿纵向方向固定在桥梁(7)的挡渣墙(75)的钢筋上,反挂行 走轮(32)的轮缘扣在工字钢(31)的上端并通过连接器(33)和反挂行走支 腿(34)联结,所述反挂行走支腿(34)联结在支撑框架(2)的内侧端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其特征 在于,所述配重平衡装置包括两组电缆槽竖墙型腔(8)、位于支撑框架(2) 内侧的一组挡渣槽型腔(9)和另一个行走装置(1),所述电缆槽竖墙型腔(8) 通过吊杆(82)悬挂在支撑框架(2)上,所述挡渣槽型腔(9)和行走装置(1) 直接和支撑框架(2)联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遮板现浇移动模架。包括安装在桥梁(7)的梁面(71)上的行走装置(1),位于行走装置(1)上部并与之联结的支撑框架(2),位于支撑框架(2)内侧并与之联结的配重平衡装置,位于支撑框架(2)外侧并与之活动连接的遮板型腔(4);上述部件形成以行走装置(1)为支点,支撑框架(2)为杠杆,遮板型腔(4)和配重平衡装置为两端负载的杠杆机构;所述行走装置(1)包括行走轮(11)和行走支腿(12),行走支腿(12)的下端安装在行走轮(11)上,上端与支撑框架(2)联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的安装模架实现桥梁遮板的施工作业。
文档编号E01D21/00GK101476289SQ20081014779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8日
发明者周立红, 米国韬 申请人: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