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10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洁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能带动热风机及电加热板进行融雪的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清雪是冬季城市面临的一大耗时、耗力、耗费资金的工程,现有清扫作业多是采用多类型车辆进行联合作业,先是由多辆交错横向排列的铲雪车将积雪推至路边,再由扬雪车将积雪装载在运载车上,拉至市郊倾倒,或拉至融雪车内进行消融,消融后的雪水排入城市下水管道。还有一种倾洒盐粒的方式进行清雪,此种方式则多用于积雪在未及时清扫,已经被过往车辆压实,普通铲雪车无法进行铲雪的情况下使用,但此种方式用盐量大,倾洒不均匀,融雪时间长,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申请号为201010162081. 7的“一种除雪融雪机”提出了一种自走式,利用煤炭或燃气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进行融雪的车辆,由于在融雪过程中需要大量热量对积雪进行融解,故其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或燃气。同时由于其热源产生的热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降低,融雪效果也会降低,融雪效率不理想。在车辆后同时设置了加热保温装置和集水箱,势必使得集水箱体积较小,可存储雪水较少,尤其是在降雪量较大的情况下,在行驶短距离后就不得不开至排水点进行排水,清雪工作无法连续、高效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能带动热风机和电加热板进行融雪,融雪高效,成本低廉,储水量大的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包括有车辆驾驶室,在驾驶室后侧的车辆大梁上装设集水箱,在集水箱上端前侧装设两并列的融雪箱。在驾驶室与集水箱间的大梁上设置有软启动柜,软启动柜与发电机电路相连,发电机装设在大梁下端面两侧,发电机通过动力传输箱由车载发动机驱动。在驾驶室前侧的车辆横梁上通过液压装置连接有铲雪板,铲雪板为弧形结构,其两端设置连接板,在两连接板间设置一轴,该轴上装设滚雪轮。在铲雪板弧形端面两侧开设送雪口,两送雪口处连装有输雪管,输雪管另端口与装设集水箱上端的融雪箱进雪口相连通。融雪箱为一空腔箱体,其前端面开设有进雪口,外侧的侧壁后端开设有出雪口,出雪口与集水箱连通。融雪箱底面为电加热板,电加热板上开设有下水孔,下水孔与集水箱连通,在融雪箱箱壁上装设有热风机。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车载电能加热,融雪成本低。其在融雪时完全可做到即时融雪的效果,融雪效果好。本融雪车存储雪水量大,连续工作时间长,节省融雪作业时间。定点排放雪水,可保证路面无结冰现象,且不对绿化带内植物造成损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动力传输俯视结构示意图3是融雪箱俯视结构示意图4是动力传输箱结构示意图。图例1、车载发动机,2、软启动柜,3、分雪器,4、融雪箱,5、热风机,6、散热支撑板,
7、集水箱,8、排水管,9、中扫,10、发电机,11、动力传输箱,12、输雪管,13、送雪叶轮,14、行走轮,15、送雪口,16、铲雪板,17、滚雪轮,18、动力输入齿轮,19、传动齿轮,20、发电机动力输出齿轮,21、车载变速箱,22、车辆大梁,23、动力输出齿轮,24、电加热板,25、分雪条,26、下水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包括有车辆驾驶室,在驾驶室后侧的车辆大梁22上装设集水箱7,在集水箱7上端前侧装设两并列的融雪箱4。在驾驶室与集水箱7间的车辆大梁22上设置有软启动柜2,软启动柜2与发电机10电路相连,发电机10装设在车辆大梁22下端面两侧,发电机10通过动力传输箱11由车载发动机I驱动。在车辆大梁22中部下端装设有中扫9,中扫9用于将路面少量残余积雪扫向路沿石,保障融雪车行驶过后,路面无残留积雪,中扫9为已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详细描述。在驾驶室前侧的车辆横梁上通过液压装置连接有铲雪板16,通过液压装置可调节铲雪板16与地面间距离,该技术为已有技术,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详细描述。铲雪板16为弧形结构,其两端设置连接板,在两连接板间设置一轴,该轴上装设滚雪轮17。在铲雪板16弧形端面两侧开设送雪口 15,两送雪口 15处连装有输雪管12,输雪管12另端口与装设集水箱7上端的融雪箱4进雪口相连通。融雪箱4为一空腔箱体,其前端面开设有进雪口,外侧的侧壁后端开设有出雪口,出雪口与集水箱7连通。融雪箱4底面为电加热板24,电加热板24上开设有下水孔26,下水孔26与集水箱7连通。在融雪箱4箱壁上装设有热风机5。如图3所示,电加热板24分为两段,靠近融雪箱4进雪口的一段通过分雪条25分隔为不少于两道平行的融雪道,该段融雪道两侧,以及顶部的融雪箱4箱体上均装设有热风机5。靠近出雪口的一段通过分雪条25分隔为不少于两道的弧形融雪道,弧形融雪道末端位于融雪箱4的出雪口处。该段融雪道的融雪箱4箱体顶部,以及出雪口相对端面处装设有热风机5。前述下水孔26开设在融雪道上。在集水箱7内设置有两列散热支撑板6,每列散热支撑板6对应一个融雪箱4。散热支撑板6上端与电加热板24下端面顶触,下端固定在集水箱7底面,散热支撑板6为绝缘导热材料制成。在集水箱7内还装设有水位、水温传感探头。在集水箱7上装设有排水管8,排水管8上装设手动排水阀。电加热板24、热风机5与软启动柜2电路连接,软启动柜2的电源输入端与发电机10上的稳压器相连。所述电加热板24为已有产品,其为一整体导电平板,该平板直接与电源接通即可产生热量,本申请中的电加热板24与软启动柜2电路连接。输雪管12为方形管,其包括一个水平的输雪平管,及倾斜向上的扬雪斜管,输雪平管一端口与铲雪板16上的送雪口连通,另一端口与扬雪斜管下端口连通,两管连通处,及输雪平管的进雪口处设置有送雪叶轮13。送雪叶轮13包含有一个叶轮转轴,在叶轮转轴上等距间隔分布有叶片,叶轮轴横担于输雪管12内,各送雪叶轮13对应有各自的电动机,电动机固定在输雪管12外。电动机与软启动柜2电路连接。在输雪管12和融雪箱4间装设有分雪器3,分雪器3为一空腔管,其两端口分别与输雪管12和融雪箱4进雪口相连。分雪器3与融雪箱4进雪口相连的端口为喇叭口,在喇叭口内间隔设置有分雪板,分雪板将喇叭口内空间分为多个独立的出雪通道,这样将送入融雪箱4的积雪分散,有利于积雪均匀进入融雪箱4内,均匀受热。动力传输箱11吊装设在车辆大梁22下,其箱体为山字形,车辆大梁22位于箱体两凹口内。在箱体中部凸起内装设有上下排布的动力输入齿轮18和动力输出齿轮23,两轮通过传动齿轮19联动。动力输入齿轮18与车载发动机I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动力输出齿轮23与车载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相连。在动力输出齿轮23两侧联动有传动齿轮19,最两端的两传动齿轮19上侧凸起箱体内装设发电机动力输出齿轮20,该轮与发电机10动力输入轴相连。发电机动力输出齿轮20的轮轴上开设多个键槽,其通过装设在驾驶室内独立的档位杆可调节与传动齿轮19是否啮合,当需要进行融雪时,推动档位杆,使得发电机动力输出齿轮20与传动齿轮19哨合联动即可带动发电机10进行发电。在融雪箱4内装设耐高温温度探头和耐高温监控探头,两者视频终端放置在驾驶室内,用以探测融雪箱4内温度,以及监控融雪箱4内融雪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提升电加热板24电量,增加温度,或是减少电量,降低温度。进行清雪融雪时,启动发动机1,推动档位杆,使得发电机动力输出齿轮20与传动齿轮19啮合联动即可带动发电机10进行发电,经软启动柜3将电能输向电加热板24和热风机5。地面积雪经滚雪轮17拨向铲雪板16,最后由送雪口 15进入输雪管12,经送雪叶轮13的传送,沿输雪管12进入分雪器3,再分雪器3的分流下最后进入融雪箱4。进入融雪箱4后,首先经过第一段的电加热板24和热风机5的作用,积雪融化,融化后的雪水由下水孔26进入集水箱7ο若此时积雪未能完全融化,启动第二段的电加热板24和热风机5,增加积雪受热时间。若经过两段融雪通道后仍有积雪未能融化,则直接进入集水箱7,由于集水箱7内设置有用于支撑电加热板24的散热支撑板6,即可将电加热板24的热量传导入集水箱内,从而使得即使有未融化积雪进入集水箱7,也能够继续融化成为雪水。同时可保证集水箱内雪水温度达到温热,不会在集水箱7内结冰。通过水位传感探头得知集水箱7内水位达到一定值后,即可将存水排入下水道内,排空后即可继续进行融雪作业。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包括有车辆驾驶室,在驾驶室后侧的车辆大梁上装设集水箱,其特征在于在集水箱上端前侧装设两并列的融雪箱,在驾驶室与集水箱间的大梁上设置有软启动柜,软启动柜与发电机电路相连,发电机装设在大梁下端面两侧,发电机通过动力传输箱由车载发动机驱动,在驾驶室前侧的车辆横梁上通过液压装置连接有铲雪板,铲雪板为弧形结构,其两端设置连接板,在两连接板间设置一轴,该轴上装设滚雪轮, 在铲雪板弧形端面两侧开设送雪口,两送雪口处连装有输雪管,输雪管另端口与装设集水箱上端的融雪箱进雪口相连通,融雪箱为一空腔箱体,其前端面开设有进雪口,外侧的侧壁后端开设有出雪口,出雪口与集水箱连通,融雪箱底面为电加热板,电加热板上开设有下水孔,下水孔与集水箱连通,在融雪箱箱壁上装设有热风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其特征在于电加热板分为两段, 靠近融雪箱进雪口的一段通过分雪条分隔为不少于两道平行的融雪道,该段融雪道两侧, 以及顶部的融雪箱箱体上均装设有热风机,靠近融雪箱出雪口的一段通过分雪条分隔为不少于两道的弧形融雪道,弧形融雪道末端位于融雪箱出雪口处,该段融雪道的融雪箱箱体顶部,以及出雪口相对端面处装设有热风机,前述下水孔开设在融雪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其特征在于在集水箱内设置有两列散热支撑板,每列散热支撑板对应一个融雪箱,散热支撑板上端与电加热板下端面顶触,下端固定在集水箱底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其特征在于在集水箱内还装设有水位、水温传感探头,在集水箱上装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装设手动排水阀,电加热板、热风机与软启动柜电路连接,软启动柜的电源输入端与发电机上的稳压器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其特征在于输雪管为方形管,其包括一个水平的输雪平管,及倾斜向上的扬雪斜管,输雪平管一端口与铲雪板上的送雪口连通,另一端口与扬雪斜管下端口连通,两管连通处,及输雪平管的进雪口处设置有送雪叶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其特征在于送雪叶轮包含有一个叶轮转轴,在叶轮转轴上等距间隔分布有叶片,叶轮轴横担于输雪管内,各送雪叶轮对应有各自的电动机,电动机固定在输雪管外,电动机与软启动柜2电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其特征在于在输雪管和融雪箱间装设有分雪器,分雪器为一空腔管,其两端口分别与输雪管和融雪箱进雪口相连,分雪器与融雪箱进雪口相连的端口为喇叭口,在喇叭口内间隔设置有分雪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其特征在于动力传输箱吊装设在车辆大梁下,其箱体为山字形,车辆大梁位于箱体两凹口内,在箱体中部凸起内装设有上下排布的动力输入齿轮和动力输出齿轮,两轮通过传动齿轮联动,动力输入齿轮与车载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动力输出齿轮与车载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相连,在动力输出齿轮两侧联动有传动齿轮,最两端的两传动齿轮上侧凸起箱体内装设发电机动力输出齿轮,该轮与发电机动力输入轴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电热高温中扫融雪车,其包括车辆驾驶室,车辆大梁上装设集水箱,集水箱上装设融雪箱。驾驶室与集水箱间的大梁上设置有软启动柜,软启动柜与发电机电路相连,发电机装设在大梁下端面两侧,发电机通过动力传输箱由车载发动机驱动。驾驶室前侧的车辆横梁上连接铲雪板,铲雪板两端设置连接板,在两连接板间设置一轴,该轴上装设滚雪轮。在铲雪板上开设送雪口,送雪口处连装输雪管,输雪管另端口与融雪箱进雪口相连通。融雪箱底面为电加热板,电加热板上开设有下水孔,在融雪箱箱壁上装设有热风机。本发明利用车载电能加热,融雪成本低,融雪效果好,存储雪水量大,连续工作时间长。
文档编号E01H5/10GK103046511SQ20131003827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张猛刚 申请人:张猛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