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叠合式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74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叠合式路面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叠合式路面,包括路面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板(1)和底板(2)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其构件内部布置有双层钢筋(4),所述路面板(1)的上部有一层提高路面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的钢纤维混凝土层(3),路面板(1)错位铺设在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盖住底板(2)的板间接缝(5)。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运输便利、施工周期短、模具制作及浇筑均十分方便,且拆卸自如、可重复使用、可预先储备,待需要时运输至现场可即铺即用。
【专利说明】一种双层叠合式路面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反复使用的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路面,特别是一种双层叠合式路面,主要应用于路面施工中快速铺设施工运输通道。
【背景技术】
[0002]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浇修复工程中,由于普通水泥凝结硬化慢、强度发展时间长,一般需要封闭养护14天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方可开放交通。在工地施工现场如果采用现浇混凝土路面则会延缓工期,特别是当路面损坏后现浇混凝土路面修复起来也比较困难,如采用预制混凝土板拼接路面就能大大缩短路面建设时间,对于损坏的路面将其损坏部分更换即可,并且可在夜间施工,不影响施工工程的进度。一般钢筋混凝土路面铺设均是一次性的,对于临时道路则需要在使用后将其拆除,从而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危害。
[0003]对于重载车辆,一般预制路面不能满足通行要求,容易出现路面下陷,需要对路面进行处理以提高路面承载力。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叠合路面板铺设方式,大大降低了重载车辆轮压下的路面土压力,从而提高了路面承载力,使得路面能满足重载车辆的通行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承载力高适合重载车辆的双层叠合式路面,可快速铺设施工用道路,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土地资源的破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层叠合式路面,包括路面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板和底板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其构件内部布置有双层钢筋,所述路面板的上部有一层提高路面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的钢纤维混凝土层,路面板错位铺设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盖住底板的板间接缝。
[0007]所述路面板上有吊装孔或预埋吊环。
[0008]所述吊装孔或预埋吊环在路面板表面左右两边对称设置,优选设置四个。
[0009]所述路面板的长宽优选设置为3mX 2m,厚度优选设置为0.1m?0.15m。
[0010]所述底板的厚度小于所述路面板的厚度。
[0011]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的厚度为4?6cm,优选设置为5cm。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实用新型能大大降低重载车辆轮压下的路面土压力,从而提高路面承载力,路基不经任何处理或者简单平整后铺上本实用新型的路面板即可满足重载车辆通行要求。
[0014]2、本实用新型耐磨性好,其表层为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乱向分布的短钢纤维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多相复合材料。这些乱向分布的钢纤维能够有效地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显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从而大大提高路面板表层的耐磨性和抗裂性,从而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寿命。[0015]3、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运输便利、施工周期短、模具制作及浇筑均十分方便,且拆卸自如、可重复使用、可预先储备,待需要时运输至现场可即铺即用;其结构上部的预埋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十分方便。在施工时,将路面板吊装到平整的路面,拼接完成后,块与块之间以及块与基础之间不需要任何连接,即可使用,一旦铺设施工完毕,可立即开放交通,甚至可以边施工边通车,加快施工进度。
[0016]4、本实用新型施工中所需机械设备少,材料用量省,能耗低且能重复使用,在工厂预制的方法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以节约成本。
[0017]5、本实用新型在工场预制,废物较少且可以集中处理,对施工现场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0018]6、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各种路基,不仅能用在施工用临时物质运输道路的铺设上,还能用来抢修地震中受到破坏的道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路面板的示意图;
[0021]图3是路面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底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_路面板、2-底板、3-钢纤维混凝土层、4-双层钢筋、5-板间接缝、6-吊装孔或预埋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双层叠合式路面,包括路面板I和底板2,路面板I错位铺设在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盖住底板2的板间接缝5,所述路面板I上部有提高路面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的钢纤维混凝土层
3。路面板I和底板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内部设置有双层钢筋4。
[0025]本实施例中路面板上有吊装孔或预埋吊环6,在路面板I表面左右两边对称设置两个吊装孔或预埋吊环6,共设置四个吊装孔或预埋吊环6。
[0026]本实施例中,路面板I的长宽优选为3mX 2m,厚度优选设置为0.15m。
[0027]钢纤维混凝土层3的厚度为4?6cm,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为5cm。
[0028]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0029]步骤一、钢筋混凝土双层叠合式路面构件预制,包括路面板I和底板2。
[0030]步骤二、钢筋混凝土双层叠合式路面构件的吊装、运输。
[0031]步骤三、路基平整,先铺设底板2,然后铺设路面板1,路面板I错位铺设在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盖住底板2的板间接缝5,拼装成道路。
[0032]路面板I板间及两侧填土。向板间接缝5处填土并振实,为车辆的行驶提供一个相对平整的行车环境。在路面板I板体两侧填土夯实,以提高路面板的横向稳定性。
[0033]路面板I的预制施工工艺:支设模板,布置双层钢筋4,先浇注钢纤维混凝土层3,之后浇注普通混凝土,在结构底部(浇筑时处于结构上部)预埋吊环6。
[0034]路面板I浇筑成型后,通过吊装孔或预埋吊环6将其吊起、脱模,脱模后将预埋吊环6割除,并将路面板I翻转至路面向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叠合式路面,包括路面板(I)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板(I)和底板(2)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其构件内部布置有双层钢筋(4),所述路面板(I)的上部有一层提高路面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的钢纤维混凝土层(3),路面板(I)错位铺设在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盖住底板(2)的板间接缝(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叠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板(I)上有吊装孔或预埋吊环(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叠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孔或预埋吊环(6)在路面板(I)表面左右两边对称设置,优选设置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叠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板(I)的长宽优选设置为3mX 2m,厚度优选设置为0.1m?0.15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叠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厚度小于所述路面板(I)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叠合式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3)的厚度为4?6cm,优选设置为5cm。
【文档编号】E01C5/08GK203768754SQ201420088764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发明者】齐虎, 卢海陆, 刘康, 孙建运, 宋中南, 陈港, 胡衷启, 翟明会, 丛峻 申请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