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9683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包括橡胶填充本体,橡胶填充本体包括压紧部和设于压紧部底部的胀紧部,胀紧部插设于膨胀缝内且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压紧部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顶面紧贴。该填充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降低胀缝缺陷率的优点。
【专利说明】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混凝土路面胀缝指的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设置的膨胀缝,其作用是使水泥混凝土板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伸展。
[0003]目前填缝材料为浙青、聚氨酯、硅硐胶三种材料。使用浙青易受环境影响造成浙青受热膨胀溢出路面或流失,并且易粘脚污染路面,受冷收缩造成拉裂不严实;使用聚氨酯相对优于浙青,仍有压缩弹性,但它的张度有限,当水泥混凝土板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缝壁脱落,从而失去密封作用等产生拉裂(拉裂缝最宽的约6_);使用硅硐胶成本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工艺要求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降低胀缝缺陷率的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包括橡胶填充本体,所述橡胶填充本体包括压紧部和设于压紧部底部的胀紧部,所述胀紧部插设于膨胀缝内且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所述压紧部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顶面紧贴。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所述胀紧部于靠近压紧部的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条,所述胀紧部插于膨胀缝内时,所述定位条向压紧部方向弯曲变形并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
[0009]所述胀紧部两侧对称设有导水条,所述导水条位于定位条下方,所述胀紧部插于膨胀缝内时,所述导水条向定位条方向弯曲变形并与向定位条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导水的导水流道,所述导水条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
[0010]所述胀紧部于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着力条,所述胀紧部插于膨胀缝内时,所述着力条向导水条方向弯曲变形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且着力条的底端与膨胀缝内的填充物相抵。
[0011]所述压紧部的上表面为中间高两侧底的弧形面。
[0012]所述压紧部的底面为类梯形面,所述压紧部压紧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顶面时,所述类梯形面与混凝土道路顶面挤压形成平直面并与混凝土道路顶面压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4]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该填充装置包括橡胶填充本体,橡胶填充本体包括压紧部和设于压紧部底部的胀紧部,胀紧部插设于膨胀缝内且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压紧部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顶面紧贴,即该橡胶填充本体为一 T型结构,其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将橡胶填充本体插入膨胀缝即可,其操作非常方便,在插入过程中,胀紧部受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侧壁的挤压力会产生形变而与混凝土道路侧壁胀紧连接,而压紧部会与膨胀缝两侧的混凝土道路顶面紧贴,即该压紧部和胀紧部均能对膨胀缝实现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较传统的填缝材料而言,该填充装置为橡胶材料,取材非常容易,橡胶材料具有压缩弹性较大,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等特性,大大降低了胀缝的缺陷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填充膨胀缝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填充膨胀缝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各标号表不:
[0019]1、橡胶填充本体;11、压紧部;111、弧形面;112、类梯形面;12、胀紧部;121、定位条;122、导水条;123、导水流道;124、着力条;2、膨胀缝;3、混凝土道路;4、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的实施例,该填充装置包括橡胶填充本体1,橡胶填充本体I包括压紧部11和设于压紧部11底部的胀紧部12,胀紧部12插设于膨胀缝2内且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侧壁胀紧连接,压紧部11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顶面紧贴,即该橡胶填充本体I为一 T型结构,其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将橡胶填充本体I插入膨胀缝2即可,其操作非常方便,在插入过程中,胀紧部12受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侧壁的挤压力会产生形变而与混凝土道路3侧壁胀紧连接,而压紧部11会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顶面紧贴,即该压紧部11和胀紧部12均能对膨胀缝2实现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较传统的填缝材料而言,该填充装置为橡胶材料,取材非常容易,橡胶材料具有压缩弹性较大,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等特性,大大降低了胀缝的缺陷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0022]本实施例中,胀紧部12于靠近压紧部11的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条121,胀紧部12插于膨胀缝2内时,定位条121向压紧部11方向弯曲变形并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侧壁胀紧连接,该两条定位条121通过挤压变形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侧壁胀紧连接,一方面可防止胀紧部12在形变过程中出现跑偏或脱出的现象,起到定位的功能,另一方面,与混凝土道路3侧壁胀紧连接,达到密封的效果。
[0023]本实施例中,胀紧部12两侧对称设有导水条122,导水条122位于定位条121下方,胀紧部12插于膨胀缝2内时,导水条122向定位条121方向弯曲变形并与向定位条121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导水的导水流道123,导水条122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侧壁胀紧连接,该导水条122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侧壁胀紧连接,一方面可实现二级密封,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另一方面,一旦有水渗入膨胀缝2内时,导水条122与向定位条121底部之间形成的导水流道123会将下渗的水集中,并将水导流至混凝土道路3两侧流出,有效保护了该混凝土道路3的膨胀缝2不受雨水浸蚀。
[0024]本实施例中,胀紧部12于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着力条124,胀紧部12插于膨胀缝2内时,着力条124向导水条122方向弯曲变形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侧壁胀紧连接、且着力条124的底端与膨胀缝2内的填充物4相抵,该着力条124同时与混凝土道路3侧壁以及填充物4紧贴,为主要承力部,有效分担了挤压力,避免挤压力过于集中在向定位条121和导水条122上,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0025]本实施例中,压紧部11的上表面为中间高两侧底的弧形面111,该弧形面111使得膨胀缝2顶部形成了中间高两侧底引坡位,可避免雨水集中在压紧部11上,有效果避免了水的下渗,其结构简单易行。
[0026]本实施例中,压紧部11的底面为类梯形面112,该类梯形面112使得压紧部11的底面与混凝土道路3顶面形成了一可变形空间,当压紧部11压紧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顶面时,类梯形面112与混凝土道路3顶面挤压形成平直面并与混凝土道路3顶面压紧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压紧部11与混凝土道路3顶面紧贴效果,保证了密实性。
[0027]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填充本体(I),所述橡胶填充本体(I)包括压紧部(11)和设于压紧部(11)底部的胀紧部(12 ),所述胀紧部(12 )插设于膨胀缝(2 )内且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2 )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 )侧壁胀紧连接,所述压紧部(11)与膨胀缝(2 )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 )顶面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部(12)于靠近压紧部(11)的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条(121),所述胀紧部(12)插于膨胀缝(2)内时,所述定位条(121)向压紧部(11)方向弯曲变形并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侧壁胀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部(12)两侧对称设有导水条(122),所述导水条(122)位于定位条(121)下方,所述胀紧部(12)插于膨胀缝(2 )内时,所述导水条(122 )向定位条(121)方向弯曲变形并与向定位条(121)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导水的导水流道(123),所述导水条(122)产生形变后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 )侧壁胀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部(12)于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着力条(124),所述胀紧部(12)插于膨胀缝(2)内时,所述着力条(124)向导水条(122)方向弯曲变形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侧壁胀紧连接、且着力条(124)的底端与膨胀缝(2)内的填充物(4)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11)的上表面为中间高两侧底的弧形面(11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11)的底面为类梯形面(112),所述压紧部(11)压紧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顶面时,所述类梯形面(112)与混凝土道路(3)顶面挤压形成平直面并与混凝土道路(3)顶面压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道路膨胀缝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11)的底面为类梯形面(112),所述压紧部(11)压紧于膨胀缝(2)两侧的混凝土道路(3)顶面时,所述类梯形面(112 )与混凝土道路(3 )顶面挤压形成平直面并与混凝土道路(3 )顶面压紧连接。
【文档编号】E01C11/10GK203960709SQ201420395651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石惠文, 肖向明, 杨平, 周卓 申请人:湘潭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