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摊铺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9822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摊铺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摊铺机,包括弯道调节装置、框架、粉刷装置、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和驱动车,所述框架对称安装在弯道调节装置中部,所述粉刷装置、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依次对应安装在框架上的前、中、后三个方位,所述驱动车与弯道调节装置的后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和调节方便等优点,能实现对平直路面以及弯道倾斜路面的沥青摊铺,并可根据实际的弯道角度来调整沥青铺设路面的倾斜角度,适用面较广,弥补了现有摊铺机仅能用于直道铺设的不足。
【专利说明】一种沥青摊铺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沥青摊铺机。

【背景技术】
[0002]摊铺机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多用在平直的路面摊铺。一般而言,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当遇到转弯处,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汽车车身会出现倾斜的状况,因此,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特将转弯处的路面设计成倾斜状。但是传统的摊铺机只能够用于平坦式的公路沥青摊铺,无法实现对倾斜状的路面摊铺,使弯道路面沥青铺设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倾斜效果。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自动化程度高的、调节方便的,能实现对平直路面以及弯道倾斜路面的摊铺的摊铺机,即一种沥青摊铺机。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沥青摊铺机,包括弯道调节装置、框架、粉刷装置、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和驱动车,所述框架对称安装在弯道调节装置中部,所述粉刷装置、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依次对应安装在框架上的前、中、后三个方位,所述驱动车与弯道调节装置的后端相连。整体设计构造比较独特,空间布局合理。其中由驱动车来提供动力,操作人员乘坐在驱动车上进行操控,实现整体的前进,并在前进的同时利用粉刷装置将沥青料分散均匀,利用多层摊铺装置实现对沥青的振动摊铺;压路圆筒用于碾压路面上的沥青,以实现沥青路面的铺设。
[0006]所述弯道调节装置包括框架、竖杆、导向块、液压缸、行走导轮和铰接块,所述框架两端对称设有外伸板,所述行走导轮两两对称安装在框架下部,所述竖杆对称铰接在框架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块空套在竖杆上,所述液压缸对称分布在弯道调节装置的最左端和最右端,所述液压缸下端均与外伸板相铰接,所述液压缸上端均与导向块相铰接,所述导向块的内侧均开设有T形槽,所述铰接块分别对应套在T形槽内。通过液压缸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改变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摊铺的沥青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可在铺设弯道处的路面时,根据实际的转弯角度来调整铺设的路面倾角,以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0007]所述框架左侧、右侧分别对应与铰接块相铰接,所述框架包括滑道、从动轮固定端、主动轮固定端、外伸固定端和导向孔,所述滑道设于框架前端,所述从动轮固定端、主动轮固定端设于框架中部,所述外伸固定端、导向孔均对称设于框架后端。框架作为一个安装基体,用于铰接转动并安装粉刷装置、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
[0008]所述粉刷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皮带、挂架和粉刷器,所述主动轮安装在主动轮固定端内,所述从动轮安装在从动轮固定端内,所述驱动电机与主动轮相连,所述皮带的左端、右端分别环套在主动轮、从动轮上,所述挂架的上端固定在皮带上,所述挂架的中部设有与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块,挂架的下部设有三角架,所述粉刷器安装在三角架上。当进行摊铺时,先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从动轮同步的转动,并利用皮带带动挂架左右移动,进而利用挂架带动粉刷器在滑道与滑块的配合导向作用下实现左右粉刷沥青,从而将沥青均匀的分散开,为振动摊铺做好准备。
[0009]所述多层摊铺装置包括摊铺板和振动电机,所述摊铺板包括固定板、电路板、加热板、导向块、挡板、固定块、弹簧和轴承,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电路板、加热板紧密贴合,所述导向块设于固定板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导向块外端面通过轴承与导向孔相连,所述弹簧套在导向块外表面,所述弹簧内端面通过挡板限位,弹簧外端面与框架固连,利用弹簧能够在振动摊铺的过程中实现横向的缓冲减振,所述固定块位于导向块外侧端面上,所述固定块通过外伸同定端包裹并限位。待粉刷装置将沥青分散均匀后,启动振动电机,利用激振力实现对沥青的振动摊铺,同时,开启电路板,使加热板的温度达到一定值,从而利用加热板实现对沥青的加热摊铺,以提高沥青的成型质量。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和调节方便等优点,能实现对平直路面以及弯道倾斜路面的沥青摊铺,并可根据实际的弯道角度来调整沥青铺设路面的倾斜角度,适用面较广,弥补了现有摊铺机仅能用于直道铺设的不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A剖视图;
[0016]图5为图4的I局部放大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弯道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粉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9为本实用新型去除轴承后的多层摊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0022]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沥青摊铺机,包括弯道调节装置、框架7、粉刷装置、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15和驱动车16,所述框架7对称安装在弯道调节装置中部,所述粉刷装置、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15依次对应安装在框架7上的前、中、后三个方位,所述驱动车I6与弯道调节装置的后端相连。整体设计构造比较独特,空间布局合理。其中由驱动车16来提供动力,操作人员乘坐在驱动车16上进行操控,实现整体的前进,并在前进的同时利用粉刷装置将沥青料分散均匀,利用多层摊铺装置实现对沥青的振动摊铺;压路圆筒15用于碾压路面上的沥青,以实现沥青路面的铺设。
[0023]所述弯道调节装置包括框架1、竖杆3、导向块4、液压缸5、行走导轮2和铰接块6,所述框架I两端对称设有外伸板la,所述行走导轮2两两对称安装在框架I下部,所述竖杆3对称铰接在框架I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块4空套在竖杆3上,所述液压缸5对称分布在弯道调节装置的最左端和最右端,所述液压缸5下端均与外伸板Ia相铰接,所述液压缸5上端均与导向块4相铰接,所述导向块4的内侧均开设有T形槽4a,所述铰接块6分别对应套在T形槽4a内。通过液压缸5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改变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15摊铺的沥青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可在铺设弯道处的路面时,根据实际的转弯角度来调整铺设的路面倾角,以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0024]所述框架7左侧、右侧分别对应与铰接块6相铰接,所述框架7包括滑道701、从动轮固定端702、主动轮固定端703、外伸固定端704和导向孔705,所述滑道701设于框架7前端,所述从动轮固定端702、主动轮固定端703设于框架7中部,所述外伸固定端704、导向孔705均对称设于框架7后端。框架7作为一个安装基体,用于铰接转动并安装粉刷装置、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15。
[0025]所述粉刷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2、主动轮8L、从动轮8R、皮带9、挂架10和粉刷器11,所述主动轮8L安装在主动轮固定端703内,所述从动轮8R安装在从动轮固定端702内,所述驱动电机12与主动轮8L相连,所述皮带9的左端、右端分别环套在主动轮8L、从动轮8R上,所述挂架10的上端固定在皮带9上,所述挂架10的中部设有与滑道701滑动配合的滑块10a,挂架10的下部设有三角架10b,所述粉刷器11安装在三角架1b上。当进行摊铺时,先启动驱动电机12,带动主动轮8L、从动轮8R同步的转动,并利用皮带9带动挂架10左右移动,进而利用挂架10带动粉刷器11在滑道701与滑块1a的配合导向作用下实现左右粉刷沥青,从而将沥青均匀的分散开,为振动摊铺做好准备。
[0026]所述多层摊铺装置包括摊铺板13和振动电机14,所述摊铺板13包括固定板1301、电路板1302、加热板1303、导向块1304、挡板1305、固定块1306、弹簧1307和轴承1308,所述振动电机14安装在固定板1301上,所述固定板1301、电路板1302、加热板1303紧密贴合,所述导向块1304设于固定板130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导向块1304外端面通过轴承1308与导向孔705相连,所述弹簧1307套在导向块1304外表面,所述弹簧1307内端面通过挡板1305限位,弹簧1307外端面与框架7固连,利用弹簧1307能够在振动摊铺的过程中实现横向的缓冲减振,所述固定块1306位于导向块1304外侧端面上,所述固定块1306通过外伸固定端704包裹并限位。待粉刷装置将沥青分散均匀后,启动振动电机14,利用激振力实现对沥青的振动摊铺,同时,开启电路板1302,使加热板1303的温度达到一定值,从而利用加热板1303实现对沥青的加热摊铺,以提高沥青的成型质量。
[0027]对公路直道进行沥青摊铺时,先通过驱动电机12驱动主动轮8L、从动轮SR、皮带9三者进行往复转动,让挂架10带动粉刷器11进行左右移动刷平沥青。然后振动电机14控制摊铺板13进行振动摊铺工作,利用加热板1303实现对沥青的加热摊铺,以提高沥青的成型质量。
[0028]对公路弯道进行沥青摊铺时,液压缸5控制导向块4同步的带动竖杆3向同一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同时,铰接块6也会带动框架7旋转相同的角度,使得粉刷装置、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15三者相对于路面也旋转了一定的角度来适应弯道倾斜面沥青的摊铺,之后的摊铺步骤与公路直道相同,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弯道路面难以摊铺的难题,同时也可实现对直道的沥青路面摊铺,适用面较广。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沥青摊铺机,包括弯道调节装置、框架(7)、粉刷装置、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15)和驱动车(16),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对称安装在弯道调节装置中部,所述粉刷装置、多层摊铺装置、压路圆筒(15)依次对应安装在框架(7)上的前、中、后三个方位,所述驱动车(16)与弯道调节装置的后端相连;所述弯道调节装置包括框架(I)、竖杆(3)、导向块(4)、液压缸(5)、行走导轮(2)和铰接块¢),所述框架(I)两端对称设有外伸板(Ia),所述行走导轮(2)两两对称安装在框架(I)下部,所述竖杆(3)对称铰接在框架⑴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块⑷空套在竖杆(3)上,所述液压缸(5)对称分布在弯道调节装置的最左端和最右端,所述液压缸(5)下端均与外伸板(Ia)相铰接,所述液压缸(5)上端均与导向块⑷相铰接,所述导向块⑷的内侧均开设有T形槽(4a),所述铰接块(6)分别对应套在T形槽(4a)内; 所述框架(7)左侧、右侧分别对应与铰接块(6)相铰接,所述框架(7)包括滑道(701)、从动轮固定端(702)、主动轮固定端(703)、外伸固定端(704)和导向孔(705),所述滑道(701)设于框架(7)前端,所述从动轮固定端(702)、主动轮固定端(703)设于框架(7)中部,所述外伸固定端(704)、导向孔(705)均对称设于框架(7)后端; 所述粉刷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2)、主动轮(8L)、从动轮(SR)、皮带(9)、挂架(10)和粉刷器(11),所述主动轮(8L)安装在主动轮固定端(703)内,所述从动轮(8R)安装在从动轮固定端(702)内,所述驱动电机(12)与主动轮(8L)相连,所述皮带(9)的左端、右端分别环套在主动轮(8L)、从动轮(SR)上,所述挂架(10)的上端固定在皮带(9)上,所述挂架(10)的中部设有与滑道(701)滑动配合的滑块(10a),挂架(10)的下部设有三角架(10b),所述粉刷器(11)安装在三角架(1b)上; 所述多层摊铺装置包括摊铺板(13)和振动电机(14),所述摊铺板(13)包括固定板(1301)、电路板(1302)、加热板(1303)、导向块(1304)、挡板(1305)、固定块(1306)、弹簧(1307)和轴承(1308),所述振动电机(14)安装在固定板(1301)上,所述固定板(1301)、电路板(1302)、加热板(1303)紧密贴合,所述导向块(1304)设于固定板(130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导向块(1304)外端面通过轴承(1308)与导向孔(705)相连,所述弹簧(1307)套在导向块(1304)外表面,所述弹簧(1307)内端面通过挡板(1305)限位,弹簧(1307)外端面与框架(7)固连,所述固定块(1306)位于导向块(1304)外侧端面上,所述固定块(1306)通过外伸固定端(704)包裹并限位。
【文档编号】E01C19/48GK204162981SQ201420622881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赵见龙, 孙强, 胡举印, 杨世亮, 李治国, 范蓉馨, 王迎乐, 王祎馨, 孙歆, 冯小洁, 赵云章, 刘文仓, 王正国, 王太年, 贾秀秀, 张迅, 杨英杰, 郝国鹏, 董玉, 李军, 高红霞, 焦纯强, 李延强, 闫博, 李卫芳, 王朝晖, 李变利, 胡龙飞, 谢琦, 李红梅 申请人:曹相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