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系统和背负式风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889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电动工具系统和背负式风机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系统和背负式风机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相比引擎式工具更加环保,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工具正逐步取代引擎式工具。常见的电动工具有吹风机、打草机、修枝机、往复锯等。电动工具分为交流电动工具和直流电动工具。交流电动工具需要一个电源线接入电网,电源线会对工作产生一定的干扰。而直流电动工具需要配置电池包,但电池包成本较高。

吹风机是一种园林类工具,通常用户单手手持吹风机进行作业。在长时间工作时会造成用户疲劳。为了便于用户携带,采用一种背负式风机系统,用户将装备背负在身上,通过身体承担装备的重量,减小手部收到的力,缓解用户的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背负式风机系统,包括:背负装备,用于供用户穿戴;操作装置,用于供用户操作;背负式风机系统还包括:连接管,分别连接至背负装备和操作装置;背负装备包括:气流元件,用于在转动时产生气流;电机,用于驱动气流元件转动;电源装置,用于为电机供电;装备壳体,用于形成装备风道;背板,用于安装装备壳体;背带,用于环绕用户身体;气流元件容纳在装备壳体形成的装备风道中;操作装置包括:风筒,形成有装置风道;操作把手,连接至风筒的外侧;装备风道通过连接管连通至装置风道。

进一步地,背负装备还包括:转接管,转动连接至装备壳体;连接管通过转接管连通至装备风道。

进一步地,电源装置包括:电池包,被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于装备壳体;电路板,电连接至电机;电池包包括:电池包端子,用于输出电能;电路板连接有:接入端子,被设置为在电池包连接至装备壳体时与电池包端子接触;接入端子至少部分露出装备壳体。

进一步地,电源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电池包;电源装置中电池包的重量之和大于1Kg。

进一步地,电源装置包括:电池,设置在装备壳体中。

进一步地,背负式风机系统还包括:连接装置,能在背负装备与操作装置之间传递作用力;连接装置分别连接至背负装备和操作装置。

进一步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臂,用于连接背负装备;第二连接臂,用于连接操作装置;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构成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背负装备还包括:转接管,转动连接至装备壳体;第一连接臂与装备壳体构成转动连接;转接管和装备壳体的转动连接的方向与第一连接臂和装备壳体的转动连接的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电源装置的重量大于等于1kg。

进一步地,气流元件包括一个离心风扇。

一种电动工具系统包括:电动工具和背负式风机系统;其中,电动工具包括:工具主机,用于实现工具功能;电池包,被设置为能与工具主机结合时为工具主机供电;背负装备,用于供用户穿戴;操作装置,用于供用户操作;连接管,分别连接至背负装备和操作装置;背负装备包括:气流元件,用于在转动时产生气流;电机,用于驱动气流元件转动;装备壳体,用于形成装备风道和能与电池包结合的适配部;背板,用于安装装备壳体;背带,用于环绕用户身体;气流元件容纳在装备壳体形成的装备风道中;操作装置包括:风筒,形成有装置风道;操作把手,连接至风筒的外侧;装备风道通过连接管连通至装置风道;电池包结合至背负装备时与电机构成电连接。

利用背负装备背负电池包减轻了用户的负担,并且可以兼容其他工具装置的电池包扩展了电池包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作为实施例的背负式风机系统;

图2为图1中的背负式风机系统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图1中的连接装置与背负装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连接装置与操作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包含有图1中的背负式风机的电动工具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背负式风机系统100包括:背负装备10、操作装置20、连接管30和连接装置40。

如图2所示,背负装备10用于供用户穿戴。具体而言,背负装备10包括:气流元件(图未示)、电机(图未示)、电源装置13、装备壳体14、背板15和背带16。

气流元件在转动时产生气流;常见的气流元件包括风扇。常见的风扇种类包括离心风扇以及轴流风扇两种。具体而言,气流元件包括一个离心风扇。电机用于驱动气流元件转动。更具体地,气流元件和电机设置在装备壳体14内。

电源装置13用于为电机供电。电源装置13的重量大于等于1kg。电源装置13包括能够释放电能的电池。电池可以直接设置在装备壳体14中,即作为背负装备10的内置电池;也可以构成一个单元,即作为一个单独的电池包131,如图2所示,电池包131可拆卸的连接于装备壳体14。电池包131结合至背负装备10时与电机构成电连接。

单独的内置电池重量较轻能够满足用户短时间的工作,负重小,操作轻便。而可拆卸的电池包131则能够满足用户长时间工作的需要,在电池包131电量耗尽时,用户更换新的电池包131能够继续的工作。

或者,电源装置13也可以同时具有内置电池和电池包131。即同时设有位于装备壳体14内的电池和可拆卸的电池包131。同时设置内置电池和可拆卸电池包131既能满足用户短时间工作负重小的需要,也能满足用户长时间工作的需要。

电源装置13还包括电路板(图未标)。电路板电连接至电机。电路板连接有接入端子132,电池包131包括有电池包端子(图未示),电池包端子输出电能。接入端子132与电池包端子接触,从而将电池包131输出的电能传递至电路板,最终送达至电机。接入端子132至少部分露出装备壳体14,从而使得电池包131连接至装备壳体14时,接入端子132能与电池包端子相接触。为了能与电池包131配合,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装备壳体14形成有与电池包131结合的适配部141。具体而言,适配部141具有多个,电源装置13包括两个以上电池包131。每个适配部141设置有一个与电池包端子相接触的接入端子132。如图2所示,电池包131通过滑动的方式插入到适配部141上。进一步地,电源装置13中电池包131的重量之和大于1Kg。

装备壳体14用于形成装备风道(图未示)。气流元件转动产生的气流经过装备风道。更具体而言,气流元件容纳在装备壳体14形成的装备风道中。一般而言,装备壳体14可以由多个零件构成或由单个零件构成。即装备风道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构成。

背板15用于安装装备壳体14,装备壳体14固定到背板15上。在工作时,背板15与用户后背接触,起到支撑作用。为了缓解背负装备10对后背的压力,通常还设有垫子,垫子可以由海绵或泡沫等材料制成,带有一定的弹性,背板15通过垫子与后背接触能够有效缓解背板15对用户造成的压力。

背带16用于供用户在使用背负式风机系统100时,将背负装备10背负在身上。背带16环绕用户身体,其环绕处承担背负装备10的主要重量。对于背带16而言,其可以环绕用户的腰部,即腰带162;也可以环绕用户的肩部,即肩带161。对于环绕用户肩部的肩带161而言,可以是位于身体的一侧也可以是斜跨在身体上。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背带16包括两个肩带161,在用户穿戴背带16时,其分别位于身体的两侧。背带16还包括一个腰带162,两个肩带161一端连接到腰带162上。

操作装置20用于供用户操作。如图2所示,操作装置20包括风筒21、操作把手22。

风筒21形成有装置风道(图未标),气流元件产生的气流经过装置风道后排出。风筒21为中空结构,中间的空间作为装置风道。在用户使用背负式风机系统100时,风筒21对气流排出方向起到控制作用。用户移动风筒21,将装置风道对准一定区域,此时气流元件产生的气流从装置风道中向该区域排出,吹动该区域内的落叶、草屑以及杂物等。

操作把手22连接至风筒21的外侧;用户握持操作把手22对风筒21的位置进行控制。进一步而言,操作把手22上还具有控制开关221,控制开关221用于对背负式风机系统100进行控制,例如控制电机的开关或控制背负式风机系统100的风量的大小。

连接管30分别连接至背负装备10和操作装置20。连接管30具有一定柔性,使得风筒21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摆动。具体而言,装备风道通过连接管30连通装置风道。从而使得气流元件产生的气流经过装备风道然后经过连接管30最终进入到装置风道中。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背负装备10还包括转接管17。转接管17大致成肘状。转接管17一端连接至装备壳体14,能相对于装备壳体14绕第一轴线S1转动。另一端连接至连接管30。即连接管30通过转接管17连通至装备风道。从而使得装备风道、转接管17、连接管30、装置风道形成一个完整的气流通道。

背负式风机系统100还包括连接装置40。连接装置40能在背负装备10与操作装置20之间传递作用力;连接装置40分别连接至背负装备10和操作装置20。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连接装置40包括第一连接臂41和第二连接臂42。第一连接臂41用于连接背负装备10。具体而言,第一连接臂41与装备壳体14构成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臂41相对于装备壳体14绕第二轴线S2转动;转接管17和装备壳体14的转动连接方向与第一连接臂41和装备壳体14的转动连接的方向相同,即第一轴线S1平行于第二轴线S2。第二连接臂42用于连接操作装置20。第一连接臂41与第二连接臂42构成转动连接,具体而言,第一连接臂41与第二连接臂42的转动轴线平行或垂直于第一轴线S1。连接管30可以使得操作装置20沿多个方向摆动,为了使得操作装置20能够转动到多个位置。连接装置40设有多个转动轴线,提高了连接装置40的自由度。

如图3所示,连接装置40可拆卸的连接至背负装备10。具体而言,连接装置40与背负装备10滑动连接。连接装置40滑动连接至装备壳体14。进一步地,连接装置40可以沿平行于第一轴线S1的方向插入装备壳体14中,也可以沿垂直于第一轴线S1的方向插入装备壳体14中。

如图4所示,连接装置40可拆卸的连接至操作装置20。具体而言,连接装置40与操作装置20滑动连接。操作装置20上设有连接部23,连接部23与连接装置40连接。连接部23上形成有滑槽231,连接装置40形成有与滑槽231配合的凸起43。

图5所示的电动工具系统101包括:电动工具200和背负式风机系统100。电动工具200包括工具主机201和电池包131。工具主机201用于实现工具功能。电池包131被设置为能与工具主机201结合时为工具主机201供电;电池包131结合至背负装备10时能与背负式风机系统100的电机构成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池包131为背负装备10供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