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906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钢护筒下放:采用吊装设备将钢护筒(1)下放至河床上;

所述钢护筒(1)为用于施工水中桩的护筒;

步骤二、钻机定位安装:根据测量放线得出的所施工水中桩的桩位,对钻机(2)进行定位安装,使钻机(2)的钻锤(3)位于所施工水中桩的桩位正上方;

步骤三、钢护筒提吊:采用所述吊装设备,将钢护筒(1)向上提升,并使钢护筒(1)处于悬空状态;

步骤四、钻锤下放:对钻机(2)的钻锤(3)进行下放,并使钻锤(3)水平卡装于步骤三中所述钢护筒(1)内;此时,所述钢护筒(1)在自重状态下处于竖直状态,通过钻锤(3)对钢护筒(1)的位置进行调整;

步骤五、钢护筒着床:将钢护筒(1)下放至河床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钻锤(3)为圆锥形且其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钻锤(3)的底部直径小于钢护筒(1)的内径,所述钻锤(3)的底部直径比钢护筒(1)的内径小0.02m~0.05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钢护筒(1)向上提升时,使钢护筒(1)底部与河床之间的间距为15cm~25cm。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钻机(2)为冲击钻机或锤钻。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进行钢护筒下放之前,先对此时所施工水中桩所处施工区域的水流速进行测试,且当测试得出此时所施工水中桩所处施工区域的水流速不大于1.0m/s时,进入步骤一,进行钢护筒下放。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河床至水面的距离为40m~50m。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进行钻锤下放之前,先采用多道斜拉绳(4)对步骤三中所述钢护筒(1)的上口进行固定,所述斜拉绳(4)的上端固定在钢护筒(1)上部且其下端固定在位于所述河床上的固定装置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抛锚、地锚或地笼。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钻锤的钢护筒着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进行钻锤下放时,使钻锤(3)水平卡装于所述钢护筒(1)内侧底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