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加筋材料复合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20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桩-加筋材料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桩、加筋材料和填土层;

所述的支撑桩有多根,所述的支撑桩竖直地贯于软土地基中,并使上述支撑桩在水平截面上呈矩阵式或梅花式分布;每根所述的支撑桩的下部贯于土地基中,上部埋设于由柔性材料构成的低刚性填料层中,所述的支撑桩的顶面与所述的加筋材料接触;所述的填土层覆盖于所述的加筋材料之上,以使位于相邻的支撑桩之间的加筋材料在填土层的作用下形成土拱;所述的加筋材料为加筋布、加筋网或土工格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加筋材料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材料为聚苯乙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加筋材料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材料为橡胶制品废弃物颗粒与填土混合而成的混合料;其中橡胶制品废弃物颗粒的掺入量为混合料的4%,废弃物颗粒粒径0~3mm,表观密度为1.138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加筋材料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材料为改性聚酯材料与填土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加筋材料复合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筋材料位于路肩的部分向上弯折,以将所述的填土层包裹形成反包结构。

6.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加筋材料复合地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放路堤的坡脚线,进行清表、平整处理,并检验基底承载力;

2)将多个支撑桩打入软土地基以下预定位置,并使上述支撑桩在水平截面上呈矩阵式或梅花式分布;

3)将桩间土体由支撑桩的顶面向下进行挖除;

4)用聚苯乙烯板铺设在挖除的土体处直至与支撑桩顶面齐平,以形成低刚性填料层;

5)铺设加筋材料,并使其强度高的方向垂直于路堤的延伸方向,并将加筋材料进行张拉以使加筋材料不发生松弛现象;

6)将位于路肩部分的加筋材料向上弯折,并填入填土,再将位于路肩部分的加筋材料包裹所述的填土层以形成反包结构;然后进行碾压,以完成施工。

7.一种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桩-加筋材料复合地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放路堤的坡脚线,进行清表、平整处理,并检验基底承载力;

2)将橡胶制品废弃物颗粒或改性聚酯材料与填土混合成柔性物料,在地表以下≤2m的范围内对柔性物料进行搅拌,使柔性物料混合均匀以形成低刚性填料层;

3)将多个支撑桩打入软土地基以下预定位置,并使上述支撑桩在水平截面上呈矩阵式或梅花式分布;

4)铺设加筋材料,并使其强度高的方向垂直于路堤的延伸方向,并将加筋材料进行张拉以使加筋材料不发生松弛现象;

5)将位于路肩部分的加筋材料向上弯折,并填入填土,再将位于路肩部分的加筋材料包裹所述的填土层以形成反包结构;然后进行碾压,以完成施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