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季冻地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排水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高寒季节性冰冻地区,春融期山体层间水发达,高速公路边坡坡面存在渗水点,容易产生大面积滑塌。为了保证边坡稳定性,高速公路施工时,需要对路堑进行排水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季冻地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排水防护方法,防止季冻区边坡失稳,发生滑坡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季冻地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排水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沿路基长度方向,在两侧边坡上,每隔一定间距,修筑一条沿坡向的主渗沟,所述主渗沟接至坡底的盲沟沟底;在两条主渗沟之间,沿与主渗沟平行的方向选定若干个点,自每个点修筑两条支渗沟,两条支渗沟均向下倾斜,并分别与两侧的主渗沟连接;主渗沟和支渗沟内均填筑干砌片石,四周用渗水土工布包裹,顶面用填土层覆盖。
本发明采用的支撑渗沟施工便捷,防水效果明显,在季冻区冻融地带,能有效防止边坡失稳发生滑塌现象。支撑渗沟通过肋形骨架拦截坡面径流,将其直接汇入边沟,减弱地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减少地表水向坡体内渗入;埋入坡体的支渗沟可有效拦截、疏干边坡土体中的层间渗水,将水汇聚于主渗沟,通过主渗沟排于路基边沟。支撑渗沟主要由砌片石构成,砌体在整个结构中形成框架结构,将坡体划分为若干小块,各骨架分别承受一定范围内的土体重力,增加稳定性防止失稳发生滑塌现象。
本发明采用的支撑渗沟表面填土覆盖,弱化了人工痕迹,达到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渗沟和支渗沟平面示意图;
图2是主渗沟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支渗沟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主渗沟的纵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沿路基长度方向,在两侧边坡上,每隔一定间距,修筑一条沿坡向的主渗沟1,所述主渗沟1接至坡底的盲沟2沟底;在两条主渗沟1之间,沿与主渗沟平行的方向选定若干个点,自每个点修筑两条支渗沟3,两条支渗沟3均向下倾斜,并分别与两侧的主渗沟1连接;主渗沟1和支渗沟3内均填筑干砌片石4,四周用渗水土工布5包裹,顶面用填土层6覆盖。
主渗沟1和支渗沟2间呈一定夹角;本发明具体实施时,支渗沟与主渗沟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35°。
主渗沟1和支渗沟3共同构成支撑渗沟,支撑渗沟通过肋形骨架拦截坡面径流,将其直接汇入边沟,减弱地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减少地表水向坡体内渗入;埋入坡体的支渗沟可有效拦截、疏干边坡土体中的层间渗水,将水汇聚于主渗沟,通过主渗沟排于路基边沟。支撑渗沟主要由砌片石构成,砌体在整个结构中形成框架结构,将坡体划分为若干小块,各骨架分别承受一定范围内的土体重力,增加稳定性防止失稳发生滑塌现象。
如图4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时,主渗沟修筑时遵从边坡本身的坡率,并在沿坡长方向设两级防滑平台。两级防滑平台中,第一级平台7位于坡底,宽度4m,第二级平台8位于坡中,宽度2m。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例,左右相邻的两条主渗沟间的间距3m;上下相邻的支渗沟的间距为3m。主渗沟的深1m,宽0.8m;支渗沟深0.6m,宽0.4m;主渗沟和支渗沟上的填土覆盖层厚度0.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