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式悬臂施工挂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563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桥梁挂篮悬臂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桁架式悬臂施工挂篮。

背景技术:
挂篮施工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无支架施工方法,其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悬臂施工的挂篮种类也很多,常用的挂篮形式主要有:菱形挂篮、三角挂篮、桁架式挂篮。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挂篮,其技术原理均在于将连续桁梁转化为悬臂桁梁,使其施工过程中应力状态与营运期间的应力状态一致,给无支架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授权公告号为CN20304945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用挂篮,所述挂篮包括主梁和用于固定主桁梁于桥体的反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梁为底面呈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三棱柱相邻两侧棱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该挂篮存在的不足是造价昂贵,安装与拆卸麻烦,为定型产品,重复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桁架式悬臂施工挂篮,通过合理布置挂篮主桁架的间距及后锚点位置,增加主桁架贝雷片的数量和层数来保证挂篮的刚度,能够适应不同型式的梁长、梁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桁架式悬臂施工挂篮,包括:主桁架承重系统,限位锚固系统,悬吊系统,行走系统,挂篮模板系统。其中,主桁架承重系统包括:贝雷梁主桁架,前上横梁,后上横梁,横联。位于两侧的贝雷梁主桁架通过前上横梁、后上横梁、横联联为一个整体。限位锚固系统包括:锚固梁,锚筋。锚固梁安装在贝雷梁主桁架上方,通过锚筋将贝雷梁主桁架锚固在已浇筑张拉完成梁段的竖向预应力筋上。悬吊系统包括:前后吊带,纵滑梁,底模托梁。纵滑梁为挂篮模板系统提供支撑平台,能够通过前后吊带与贝雷梁主桁架同步向前滑动。底模托梁是悬吊所述挂篮模板系统的箱梁底板底模的主要平面受力结构。行走系统包括:轨道,沿轨道行走的反扣轮,提供行走动力的液压千斤顶及液压千斤顶承压板。液压千斤顶安装在轨道上方,通过钢绞线拉动后方的反扣轮向前滑动。挂篮模板系统包括:箱梁腹板外侧模,箱梁顶板内顶模,箱梁底板底模。进一步地,所述贝雷梁主桁架的数量为2个,每个贝雷梁主桁架至少由3排贝雷梁组成,每排贝雷梁由4片贝雷片拼装而成。更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所述贝雷梁主桁架的间距以及所述限位锚固系统的后锚点的位置适应不同的结构尺寸;通过增加贝雷片的数量和层数提高所述挂篮的刚度;通过增加后锚点数量加强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的刚度。进一步地,所述纵滑梁包括内纵滑梁和外纵滑梁。进一步地,所述纵滑梁采用I32工字钢。进一步地,所述底模托梁采用I32工字钢。进一步地,所述锚筋采用Φ32预应力筋。进一步地,所述前后吊带采用Φ32精扎螺纹钢,外层包裹聚乙烯绝缘保护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桁架式悬臂施工挂篮,其主桁架为贝雷梁主桁架,采用拼装式贝雷梁作为主要受力构件,通过调整贝雷梁主桁架的间距以及后锚点的位置能够适应不同型式的梁长、梁宽。对于自重和跨度大的桥梁,通过增加贝雷片的数量和层数提高所述挂篮的刚度;通过增加后锚点数量加强前横梁的刚度,以适应不同尺寸和跨度的桥梁。具有操作施工方便、稳定性好、施工快捷等优点。与传统的定制挂篮相比,单套挂篮的施工周期缩短近二分之一,费用节省近二分之一。附图说明图1为主桁架承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悬吊系统和挂篮模板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锚固系统和行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贝雷梁桁架式挂篮施工侧面图。图中:11-贝雷梁主桁架,12-前上横梁,13-后上横梁,14-横联,21-锚固梁,22-锚筋,31-前后吊带,32-纵滑梁,33-底模托梁,41-轨道,42-反扣轮,43-液压千斤顶,44-液压千斤顶承压板,51-箱梁腹板外侧模,52-箱梁顶板内顶模,53-箱梁底板底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桁架式悬臂施工挂篮,其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主桁架承重系统,限位锚固系统,悬吊系统,行走系统,挂篮模板系统。其中,主桁架承重系统包括:贝雷梁主桁架11,前上横梁12,后上横梁13,横联14。两侧的贝雷梁主桁架11通过前上横梁12、后上横梁13和横联14联为一个整体。限位锚固系统包括:锚固梁21,锚筋22。锚固梁21安装在贝雷梁主桁架11上方,通过锚筋22将贝雷梁主桁架11锚固在已浇筑张拉完成梁段的竖向预应力筋上。限位锚固系统主要用于挂篮的锚固和限位。为了防止挂篮倾覆移位,后锚点的设置根据桥梁的特点进行计算和设计,采用将贝雷梁主桁架11与已完梁段竖向预应力筋连接作为后锚点,这样可使施工操作方便。悬吊系统包括:前后吊带31,纵滑梁32,底模托梁33。纵滑梁32为挂篮模板系统提供支撑平台,能够通过前后吊带31与贝雷梁主桁架11同步向前滑动。前后吊带31是传递力的主要部分,它把下底模托梁33承受的力传递给前上横梁12和后上横梁13。底模托梁33是悬吊所述挂篮模板系统的底模53的主要平面受力结构,用于底模53的提升和行走。行走系统包括:轨道41,沿轨道41行走的反扣轮42,提供行走动力的液压千斤顶43及液压千斤顶承压板44,液压千斤顶43安装在轨道41上方,通过钢绞线拉动后方的反扣轮42向前滑动。挂篮模板系统包括:箱梁腹板外侧模51,箱梁顶板内顶模52,箱梁底板底模53。箱梁腹板外侧模51用于外侧腹板混凝土成型;箱梁顶板内顶模52用于顶板混凝土成型,箱梁底板底模53用于底板混凝土成型。全部模板均采用桥梁专用高强竹胶板,悬臂施工段模板采用定制钢模板,钢模板与挂篮同步行走。所述贝雷梁主桁架11的数量为2个,每个贝雷梁主桁架11至少由3排贝雷梁组成,每排贝雷梁由4片贝雷片拼装而成。优选地,调整所述贝雷梁主桁架11的间距以及所述限位锚固系统的后锚点的位置能够适应不同的结构尺寸(梁长、梁宽)。对于自重和跨度大的桥梁,通过增加贝雷片的数量和层数提高所述挂篮的刚度;通过增加后锚点数量加强前上横梁12和后上横梁13的刚度,以适应不同尺寸和跨度的桥梁。所述纵滑梁32包括内纵滑梁和外纵滑梁。所述纵滑梁采用I32工字钢。所述底模托梁33采用I32工字钢。所述锚筋22采用Φ32预应力筋。所述前后吊带31采用Φ32精扎螺纹钢,外层包裹聚乙烯绝缘保护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挂篮能够广泛应用于悬臂现浇、吊装的桥梁施工领域。经过现场施工验证,具有操作施工方便、稳定性好、施工快捷等优点。经与传统挂篮比对,单套挂篮的施工周期缩短近二分之一,费用节省近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