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道牙带漏空排水盖的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2212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道牙带漏空排水盖的路面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道路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道牙带漏空排水盖的路面。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每到雨水季节,道路就易积水,形成洪涝灾害和城市看海现象。因此,一种路面不积水、利用道路绿带滞水排水的路面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这一城市顽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道牙带漏空排水盖的路面,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城市道路排水难,易积水和淹水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道牙带漏空排水盖的路面,它包括中分带,在中分带的两侧,从近到远均依次设有机动车道、侧分带、非机动车道、绿化带、人行道和绿化保护带;其中,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两侧均不设置道牙。

其中,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透水沥青铺面,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面,侧面采用带孔的易于排水的混凝土条块或花岗岩条块收边,混凝土条块或花岗岩条块上表面和路面保持同一水平面。

其中,机动车道高于中分带5~30cm,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高于侧分带5~30cm,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高于绿化带5~30cm,人行道高于绿化保护带5~30cm。

其中,中分带、侧分带、绿化带和绿化保护带内一侧或两侧设有雨水管道;其中,优选方案为:在中分带的两侧边角区域、侧分带(5)靠近机动车道一侧边角区域、绿化带(3)靠近非机动车道一侧边角区域和绿化保护带(1)靠近人行道一侧边角区域设置雨水管道。

其中,中分带、侧分带(5)、绿化带(3)和绿化保护带(1)内设置雨水管道的区域低于其它区域,便于排水,坡角为1%-10%(或比最高处低5~20cm)。

其中,雨水管道包括雨水收集管、排水管和下水管;其中,雨水收集管位于排水管上方,两者通过下水管相连;雨水收集管上表面设有漏空排水盖,便于绿化带里雨水及时排到下水道。

其中,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均不设雨水管道。

其中,中分带、侧分带、绿化带和绿化保护带内种植耐水湿植物,包括乌桕、枫杨、国槐、洋槐、落羽杉、水杉、池杉、彩叶杞柳、紫穗槐、花叶芦竹、木芙蓉、南天竺、金鸡菊或鸢尾等。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雨季城市内涝问题,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面高于中分带、侧分带、绿化带和绿化保护带,不再设置道牙,便于路面排水,减少施工材料和施工程序,使道路施工工艺简单化。

雨水管道不置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而置于绿带的侧边,便于施工和维护,便于在雨水收集管上表面设置连续漏空的排水盖,使雨水能快速排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局部平面图;

图2为A-A剖面图;

图3为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免道牙带漏空排水盖的路面,首先修筑34m宽的路基,包括绿化保护带1、人行道2、绿化带3、非机动车道4、侧分带5、机动车道6和中分带部分;其中,绿化保护带1宽为5m,人行道2宽为3m,绿化带3宽为2m,非机动车道4宽为4m,侧分带5宽为2m,机动车道6宽为7.5m,中分带部分宽度为8m。

压实机动车道6、非机动车道4和人行道2的路基后,在其路基两侧表面用混凝土固定铺设宽15cm、高15cm、长60cm的带孔的易于排水的混凝土条块或花岗岩条块,在机动车道6和非机动车道4的混凝土条块或花岗岩条块之间的路基上铺设15cm高透水沥青,在人行道2的混凝土条块或花岗岩条块之间的路基上铺设15cm高透水砖。沥青路面和透水砖路面上表面和混凝土条块或花岗岩条块上表面保持同一平面,这样,整个路面就看不到路牙,路面整体为平面。同时改变雨水管道设置在机动车道6和非机动车道4中的常规做法,机动车道6、非机动车道4和人行道2均不设雨水管道。

铺好沥青路面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铺好透水砖路面的人行道高于中分带、侧分带、绿化带和绿化保护带的最高处20cm。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中分带两侧、侧分带靠近机动车道一侧、绿化带靠近非机动车道一侧和绿化保护带靠近人行道一侧区域用砖和混凝土砌筑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包括雨水收集管、排水管和下水管;其中,雨水收集管位于排水管上方,两者通过下水管相连;雨水收集管上表面设有连续漏空的排水盖。雨水收集管内壁宽度为20cm、高度为20cm、长度为6m一段,下水管内壁宽度为20cm、长度为20cm、高度为6m,排水管内壁宽度为20cm、高度为20cm、长度视道路长度而定。

中分带、侧分带、绿化带和绿化保护带中设置雨水排水管的边角区域低于其它区域,坡角为1~5%之间(或比最高处低5~10cm),便于排水。

中分带、侧分带、绿化带和绿化保护带里除雨水管道的其它部分栽植耐水湿植物。中分带种植落羽杉、水杉、池杉、花叶芦竹、金鸡菊和鸢尾;侧分带种植紫穗槐和木芙蓉;绿化带种植彩叶杞柳和南天竹;绿化保护带种植耐水湿植物如乌桕、枫杨、国槐和洋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