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标志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的LED智能发光交通安全标志牌。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信息表达是清晰度、完整度和系统性的高低与城市道路功能的发挥、市民出行的便利和安全程度息息相关。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因为电力能源与发光技术的缺陷,交通安全标志牌均以应用光线定向回归逆反射材料(俗称反光膜材料)技术为主。反光材料制造的交通安全标志牌是在有光源照射的条件下被动反光,起到视觉识别的作用,而在没有光源主体照射的情况下,夜间没有任何识别作用。在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视觉识别的距离取决于光源主体的照射亮度,严重影响着车辆行人的方向和情况识别。据调查40%的交通事故与“远光灯”有关,常规(被动)反光交通安全标志牌必须在车辆使用远光灯情况下,才能看清交通安全标志牌内容,而当远光灯发出的强光照到对面驾驶员或者行人的眼睛会产生眩光,使眼前瞬间一片漆黑,反应时间及刹车距离增加近一倍。
随着技术不断改进,LED交通信号标志牌也将逐步替换传统的反射式的交通安全标志牌,其虽然能自发光,但所需能耗大,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LED智能发光交通安全标志牌,该交通安全标志牌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维护,自带LED光源,低能耗、高效率、安全方便,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型LED智能发光交通安全标志牌,包括交通安全标志牌本体、LED灯组、发光控制盒、光敏传感器和电源,所述交通安全标志牌本体上设有固定外框、背板、标志面板,所述背板和标志面板的形状保持一致并且两者并排放置,所述固定外框可拆式卡接在背板和标志面板的外侧将背板和标志面板固定在一起;所述LED灯组设置在标志面板上,所述发光控制盒放置在位于背板内侧的安装槽中,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在位于背板和标志面板底部的固定外框上,电源固定安装在背板上,所述LED灯组和光敏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发光控制盒,所述电源为发光控制盒以及LED灯组提供电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发光控制盒内设置有发光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所述发光控制电路板与锂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源为太阳能光伏板,所述锂电池与太阳能光伏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发光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光亮度检测模块、发光控制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中央处理器,所述光亮度检测模块、发光控制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光敏传感器与光亮度检测模块相连,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与LED灯组相连,所述锂电池与电池管理模块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LED灯组是由多条LED发光灯带并联组成,每条LED发光灯带上串联有若干个LED灯,所述标志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LED灯放置孔,所述LED灯放置孔中套设有反光杯,所述LED灯放置在反光杯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背板、标志面板和固定外框均采用铝合金板制成,所述背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安装卡槽,便于将交通安全标志牌固定安装在固定杆上,所述标志面板的外侧面粘贴有交通安全标志反光膜,所述交通安全标志反光膜上设有用于提示交通主体的交通安全信息(包括图案和/或文字信息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发光控制盒上设有散热风扇、电池低温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池低温加热板和散热风扇均与发光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池低温加热板设置在锂电池的周围,所述发光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池低温加热板和散热风扇均与温度控制模块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交通安全标志牌的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拆卸组装维修更换方便,成本较低,标志面板上设置的LED灯组光线穿透力强,可视距离远,可满足各种恶劣气候条件,可满足交通环境中的各类情况下的多种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识别需要,从而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通过设置的光敏传感器来对外界光线明暗进行检测,并当检测的外界光线较暗(即光敏传感器所检测的光照强度低于设定的阈值)时,发光控制盒立即开启LED灯组进行照明,使得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该交通安全标志牌仍能够被清晰辨认,从而达到了低功耗、高效率、节约能源的效果。另外,本交通安全标志牌白天通过太阳能光伏板采集光能并发电存储在锂电池中,夜晚或光线暗时通过锂电池给LED灯组供电,无需铺设高压电源,易于安装使用和维护且故障率低,绿色能源低压安全,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保证了交通安全标志牌的使用范围广泛性。此外,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发光控制盒内的电池及电路板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的实际温度值达到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时,发光控制电路板立即开启散热风扇对整个发光控制盒进行降温处理,有效降低了发光控制电路板因高温产生的故障率以及延长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而当检测的实际温度值达到设定的最低温度值时,发光控制电路板立即开启电池低温保护板对锂电池进行加热处理,防止锂电池因低温环境而失效,从而保证锂电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发光控制电路板能够控制LED灯组进行闪烁循环点亮和熄灭,进一步提高了交通安全标志牌的醒目程度,从而能够对交通主体起到良好的提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发光控制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拆除固定外框及标志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外框,2-标志面板,3-电源(太阳能光伏板),4-光敏传感器,5-LED灯组,6-LED灯,7-交通安全标志反光膜,8-背板,9-发光控制盒,10-安装槽,11-发光控制电路板,12-散热风扇,13-电池低温加热板,14-锂电池,15-18650锂电池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如图1-3所示,一种节能型LED智能发光交通安全标志牌,包括交通安全标志牌本体、LED灯组5、发光控制盒9、光敏传感器4和电源3,所述交通安全标志牌本体上设有固定外框1、背板8、标志面板2,所述背板8和标志面板2的形状保持一致并且两者并排放置,所述固定外框1可拆式卡接在背板8和标志面板2的外侧将背板8和标志面板2固定在一起。当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将固定外框1拆卸,对内部相关部件进行维修。所述LED灯组5设置在标志面板2上,所述发光控制盒9放置在位于背板8内侧的安装槽10中,安装方便且易于拆换。所述光敏传感器4设置在位于背板8和标志面板2底部的固定外框1上,由于底部固定外框1是检测光线最精准的位置,将光敏传感器4安装在此处可有效提高光线检测的精准度。电源3可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背板8上,所述LED灯组5和光敏传感器4通过导线连接发光控制盒9,所述电源3为发光控制盒9以及LED灯组5提供电能。
优选地,所述发光控制盒9内设置有发光控制电路板11和锂电池14,所述锂电池14采用多节18650锂电池节15串联组成,所述发光控制电路板11与锂电池14电连接,所述电源3为太阳能光伏板3,所述锂电池14与太阳能光伏板3相连。太阳能光伏板3所接受的光能转化成电能存储到锂电池14中,用于对发光控制盒9及LED灯组5进行供电,采用太阳能绿色能源来取代高压交流电源,不仅无需布线,易于安装,并且节约能源也低压安全。
具体的,所述发光控制电路板11上设有光亮度检测模块、发光控制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中央处理器,所述光亮度检测模块、发光控制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光敏传感器4与光亮度检测模块相连,用于对标志牌所处外界环境的光强度进行实时监测,以此来决定LED灯组5的开启与关闭时机以及LED灯组5的开启时长,当光敏传感器4所检测的光强度信号低于光亮度检测模块中设定的光强度阈值时,光亮度检测模块发送点亮控制信号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开启发光控制模块对LED灯组5进行点亮处理;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与LED灯组5相连,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对LED灯组5进行点亮和熄灭循环闪烁控制;所述锂电池14与电池管理模块相连,电池管理模块对锂电池14的充电、放电以及电池节均衡性进行管理,防止因过充和过放而影响锂电池14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光亮度检测模块进行外界光强度检测采用现有检测算法及处理手段,非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内容,并且发光控制模块对LED灯组5进行闪烁控制以及电池管理模块对锂电池14的管理均为现有技术。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组5是由多条LED发光灯带并联组成,每条LED发光灯带上串联有若干个LED灯6,所述标志面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LED灯6放置孔,所述LED灯6放置孔中套设有反光杯,所述LED灯6放置在反光杯中。反光杯可将LED灯6光进行集聚,从而防止LED灯6光叠影模糊并进一步提高光线穿透力。
更进一步的,所述背板8、标志面板2和固定外框1均采用铝合金板制成,所述背板8的外侧面上设有安装卡槽(图中未示出),便于将交通安全标志牌固定安装在固定杆上,所述标志面板2的外侧面粘贴有交通安全标志反光膜7,所述交通安全标志反光膜7上设有用于提示交通主体的交通安全信息,包括图案和/或文字信息,如图中的“让”字标志。
更进一步的,所述发光控制盒9上设有散热风扇12、电池低温加热板13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电池低温加热板13和散热风扇12均与发光控制电路板11电连接,所述电池低温加热板13设置在锂电池14的周围,所述散热风扇12设置在锂电池14一侧,用于对锂电池14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防止锂电池14在低温环境下失效而影响使用寿命及供电稳定性;所述发光控制电路板11上设有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池低温加热板13和散热风扇12均与温度控制模块相连。温度控制模块中预设有温度最高值和最低值,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参数与所设定的温度高低值进行比较,当达到所设定的值时,温度控制模块将发送信号给散热风扇12或电池低温加热板13进行散热或加热工作,从而保证锂电池14或发光控制电路板11工作于较佳的温度环境。此处温度的比较及控制采用比较常规的控制算法实现,属于现有技术,不作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