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067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透水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透水砖。



背景技术:

砖头使用于人们房屋的建设以及道路的铺垫的材料,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传统桶的实心砖头不仅使用材料高,而且较为厚重,减少材料,也会出现强度差的问题,以及拿取的时候也较为不便,且在使用的时候,砖与砖之间固定较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材料少且轻便以及拿取方便、安装稳定的新型透水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透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上设有第一支持孔组和第二支持孔组,所述第一支持孔组和第二支持孔组交替排列,所述第一支持孔组包括第一支撑孔、第二支撑孔和第三支撑孔,第二支撑孔置于第一支撑孔和第三支撑孔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孔、第二支撑孔和第三支撑孔之间的距离均等,所述第二支持孔组包括第四支撑孔,所述第四支撑孔个数为2个,两第四支撑孔之间形成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支撑着第二支撑孔,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之间形成第二支撑杆与第四支撑孔外壁相抵触,第二支撑孔和第三支撑孔之间形成的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孔外壁相抵触。所述砖体外部设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砖体上设有第一支持孔组和第二支持孔组,通过第一支持孔组和第二支持孔组交替排列,并且第一支持孔组包括第一支撑孔、第二支撑孔和第三支撑孔,通过第二支撑孔置于第一支撑孔和第三支撑孔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孔、第二支撑孔和第三支撑孔之间的距离均等,以及第一支撑孔、第二支撑孔和第三支撑 孔之间的距离均等,所述第二支持孔组包括第四支撑孔,所述第四支撑孔个数为2个,两第四支撑孔之间形成第一支撑杆,所述支第一撑杆支撑着第二支撑孔,通过第一支撑杆进行内部支撑,并且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之间形成第二支撑杆与第四支撑孔外壁相抵触,第二支撑孔和第三支撑孔之间形成的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孔外壁相抵触,通过错开支撑,分散受理,提高受力能力,从而保证内部强度,通过第一支撑孔、第二支撑孔、第三支撑孔和第四支撑孔的设置,均减少了转体内部用材量,减少成本,以及通过砖体外部设有凹槽,可以在砌砖的时候,能够使得石灰凝固后卡与凹槽,两砖体之间形成一个卡块,保证安装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1、砖体;102、凹槽;301、第一支撑孔;302、第二支撑孔;303、第三支撑孔;304、第二支撑杆;305、第三支撑杆;401、第四支撑孔;402、第一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透水砖,包括砖体101,所述砖体101上设有第一支持孔组和第二支持孔组,所述第一支持孔组和第二支持孔组交替排列,所述第一支持孔组包括第一支撑孔301、第二支撑孔302和第三支撑孔303,第二支撑孔302置于第一支撑孔301和第三支撑孔303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孔301、第二支撑孔302和第三支撑孔303之间的距离均等,所述第二支持孔组包括第四支撑孔401,所述第四支撑孔401个数为2个,两第四支撑孔401之间形成第一支撑杆402,所述第一支撑杆402支撑着第二支撑孔302,第一支撑孔301和第二支撑孔302之间形成第二支撑杆304与第四支撑孔401外壁相抵触,第二支撑孔302和第三支撑孔303之间形成的第三支撑杆305与第四支撑孔401外壁相抵触。所述砖体101外部设有凹槽10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砖体101上设有第一支持孔组和第二支持孔组,通过第一支持孔组和第二支持孔组交替排列,并且第一 支持孔组包括第一支撑孔301、第二支撑孔302和第三支撑孔303,通过第二支撑孔302置于第一支撑孔301和第三支撑孔303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孔301、第二支撑孔302和第三支撑孔303之间的距离均等,以及第一支撑孔301、第二支撑孔302和第三支撑孔303之间的距离均等,所述第二支持孔组包括第四支撑孔401,所述第四支撑孔401个数为2个,两第四支撑孔401之间形成第一支撑杆402,所述支第一撑杆支撑着第二支撑孔302,通过第一支撑杆402进行内部支撑,并且第一支撑孔301和第二支撑孔302之间形成第二支撑杆304与第四支撑孔401外壁相抵触,第二支撑孔302和第三支撑孔303之间形成的第三支撑杆305与第四支撑孔401外壁相抵触,通过错开支撑,分散受理,提高受力能力,从而保证内部强度,通过第一支撑孔301、第二支撑孔302、第三支撑孔303和第四支撑孔401的设置,均减少了转体内部用材量,减少成本,以及通过砖体101外部设有凹槽102,可以在砌砖的时候,能够使得石灰凝固后卡与凹槽102,两砖体101之间形成一个卡块,保证安装牢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