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勘查现场多级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453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道路交通事故勘查现场多级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交通事故预警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通事故现场、提示现场人员及时避让的道路交通事故勘查现场多级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事故发生在通行车辆的道路上,来往通行的车辆,会给现场勘查人员或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安全造成威胁。我国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几乎都采用被动防护模式,要求交通民警对路经事故现场的车辆进行警示诱导。

目前,在交通事故现场,警务人员通常会在外围放置锥筒,提示其它人员及车辆及时避让。然而锥筒的功能单一,远方的车辆不易发现,当发现时,通常已经离交通事故现场太近,来不及躲避,故而发生二次事故,导致无辜的人员伤亡或车辆损失。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具有远距离提示功能的预警系统,以杜绝民警在勘查事故现场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和避免连锁事故发生、保护交通 事故当事人及围观群众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提高事故现场防护距离的同时缩短撤离事故现场时间的道路交通事故勘查现场多级防护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道路交通事故勘查现场多级防护系统,它包括防闯入预警单元及软防护单元。

所述防闯入预警单元包括预警主机、报警检测环及手持无线报警控制器;所述报警检测环内设有预警传感器、CPU及信号发送模块;所述预警传感器及发送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接CPU信号传输端口;所述预警主机内包括信号接收模块及声光报警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接声光报警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

所述软防护单元包括柔性底座、气球、引爆器及红外遥控器;所述气球固定设于柔性底座之上;所述引爆器固定置于气球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引爆器包括红外感应模块、电源模块及电热执行元件;所述电源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接红外感应模块及电热执行元件的信号传输端口;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接电热执行元件的信号传输端口。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激光联动预警单元;所述激光联动预警单元包括激光发射模块、激光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信号发送模块;所述激光发射模块及激光接收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接信号处理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接信号发送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防护体系,其便于携带,使用简单,工作安全可靠,几乎同步触发报警,布置防闯入现场仅需1~3分钟。报警检测环套放在预置锥筒上,在路面自动工作,无需看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场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闯入预警单元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软防护单元引爆器电路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激光联动预警单元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1、预警主机;2、报警检测环;3、手持无线报警控制器;4、柔性底座;5、气球;6、引爆器;7、红外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道路交通事故勘查现场多级防护系统,包括防闯入预警单元及软防护单元。

所述防闯入预警单元包括预警主机1、报警检测环2及手持无线报警控制器3;所述报警检测环2内设有预警传感器、CPU及信号发送模块;所述预警传感器及发送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接CPU信号传输端口;所述预警主机1内包括信号接收模块及声光报警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接声光报警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

参见图2所示,报警检测环内装有预警传感器,预警传感器连接CPU,CPU连接信号发送单元、充电单元及电池。报警检测环的充电单元可以连接到该移动电源进行充电。在操作时,只需将报警检测环从防闯入预警单元上取下,套放在事故现场的前端锥筒上即可,如图2 所示,报警检测环在路面自动工作,无需看管。手持无线报警控制器由警务人员随身携带。报警检测环通过震动、位移方式检测,通过智能判断及无线数字传输技术,对因各种原因闯入警戒区域内的人或机动车辆进行警示。当有车辆闯入事故现场时,比如触碰锥筒,报警检测环发出无线报警信号,预警主机及随身手持无线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发出声光及震动报警,提示现场警务人员及时避让,避免发生意外。预警传感器通过陀螺仪检测车辆闯入及无线数字传输技术,对因各种原因闯入警戒区域内的人或机动车辆进行警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软防护单元包括柔性底座4、气球5、引爆器6及红外遥控器7;所述气球5固定设于柔性底座4之上;所述引爆器6固定置于气球5表面。在实际操作时,将气球5固定粘接在柔性底座4上。将引爆器6粘接在气球5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引爆器6包括红外感应模块、电源模块及电热执行元件;所述电源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接红外感应模块及电热执行元件的信号传输端口;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接电热执行元件的信号传输端口。在现场勘验作业完成后,现场警务人员可通过红外遥控器7启动气球5表面上的引爆器6,引爆器6中的电热执行元件可将气球5自动引爆。

软防护单元针对减少现场勘查人员工作量进行设计,一次性使用,无须回收,进口乳胶材料,安全环保,遥控引爆,提高事故现场防护距离的同时缩短撤离事故现场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激光联动预警单元;所述激光联动预警单元包括激光发射模块、激光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信号发送模块;所述激光发射模块及激光接收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接信号处理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接信号发送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当有车辆闯入封锁车道,阻断激光束时,激光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送入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信号处理模块再向预警主机发出控制信号,联动防闯入预警单元发出警报。

激光联动预警单元采用激光测距技术,根据不同道路封锁要求设置不同的激光束发射距离,当有车辆阻断激光束时,触发防闯入预警系统的主体,发出警报声。

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需求将事故现场防护系统分为三个等级。三级防护为初级防护,只使用防闯入预警单元判断是否存在车辆闯入事故勘验现场;二级防护为中级防护,使用防闯入预警单元及软防护单元相结合,能够较远距离判断车辆是否闯入事故勘验现场;一级防护为高级防护,使用防闯入预警单元、软防护单元及激光联动预警单元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远距离判断车辆是否闯入事故勘验现场,更安全的保护现场警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1、三级防护模式。

采用防闯入预警单元,使用时只需将报警检测环从防闯入预警单元上取下,并置于事故现场前端的锥筒上即可。当有车辆闯入事故现场时,触碰锥筒,报警检测环发出无线报警信号,后端预警主机接收到报警信号,发出报警声音,并同时触发随身手持无线报警控制器,提示现场警务人员及时避让,以免发生意外。

本实用新型通讯距离可长达1000米,可实现中继。一次充电可工作长达10小时以上,足以满足现场工作需求。本实用新型采用433MHz工业频段进行通讯,抗干扰能力强。防闯入预警单元既是报警检测环的载体,又是它的充电器。

2、二级防护模式。

采用防闯入预警单元与软防护单元相结合的方式。软防护单元针对减少事故勘验现场警务人员的工作量的考虑进行设计,一次性使用,无需回收,在提高事故现场防护距离的同时缩短撤离事故现场的时间。

软防护单元包括气球、柔性底座、引爆器、红外遥控器及便携式打气筒。软防护单元摆放在防闯入预警单元前方,在减少警务人员工作量的前提下,可有效提升事故现场的防护距离。

3、一级防护模式。

采用防闯入预警单元、软防护单元及激光联动预警单元相结合的方式。激光联动预警单元使用时,只需要将系统固定在道路护栏上,根据不同的道路封锁要求设置不同的激光束发射距离即可。

当需要封锁一条车道时,系统按钮调至一挡,发射激光束长度控制为一条车道距离。当需要封锁两条车道时,系统按钮调至二挡,发射激光束长度控制为两条车道距离。当需要封锁三条车道时,系统按钮调至三挡,发射激光束长度控制为三条车道距离。当有车辆闯入封锁车道,阻断激光束时,联动防闯入预警单元发出警报。

激光联动防闯入预警单元与防闯入预警单元构成联动报警,当有车辆通过,阻断激光束时,激光联动预警系统触发防闯入预警单元的预警主机,发出报警声音,并且触发警务人员随身手持无线报警控制器,提示现场警务人员及时避让,最大限度的保护警务人员生命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