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合龙浇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23508阅读:1312来源:国知局
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合龙浇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合龙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是一种大跨径预应力刚构桥。在受力方面有着与一般刚构桥相近的特性,但伴随着跨径的增大和墩高的增高,在受力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通常采用先边跨后中跨进行合龙浇筑,边跨现浇段采用托架或支架现浇,对于山区高墩大跨的施工环境就意味着工程量大,风险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悬崖峭壁或圆柱墩或墩身强度不够等环境因素和结构因素,不宜采用落地支架、托架,且采用落地支架或托架工程量大,危险系数大;而边跨合龙段采用吊架,一般采用配重;而对于中跨的合龙施工,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变化等都会对结构产生一定的附加内力,特别是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高,在合龙段施工过程中,合龙时的实际温度同设计温度可能会有偏差,该温差将会使梁体产生位移,引起主墩产生水平偏位,产生二次应力。同样,后期的收缩徐变也会使梁体产生竖向挠度和水平位移以及附加内力,造成主墩的偏位,影响了桥梁的美观和行车的舒适性,同时对主墩的受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跨通常采用顶推方式改善合龙段受力情况,一般采用千斤顶顶推。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顶推力的大小与水平位移量有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合龙浇筑方法,通过合理设置压重使t构中跨的悬臂端向两边跨方向产生纵向水平位移,以此补偿收缩徐变及后期整体温降产生的水平位移,改善因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效应对连续刚构桥内力及变位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因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而造成中跨跨中下挠,简单可行,施工方便,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合龙浇筑方法,在t构合龙浇筑前,在t构的悬臂端加载压重使t构中跨合龙段两侧的悬臂端分别向两边跨方向产生较大的纵向水平位移以此补偿收缩徐变及后期整体温降产生的水平位移;

进一步,所述压重使t构边跨悬臂端产生沿两岸方向的纵向水平位移和竖向向下的位移,使t构中跨合龙段两侧悬臂端分别产生沿边跨方向的纵向水平位移和竖向向上的位移;

进一步,所述压重加载于t构边跨的悬臂端,所述t构边跨和t构中跨的悬臂端在压重的作用下分别沿横桥向形成相对转角位移;

进一步,加载的压重大小需通过墩承载能力验算并以较小的压重产生较大的纵向水平位移;

进一步,t构中跨浇筑合龙后再浇筑合龙t构边跨,加载的压重在t构中跨浇筑合龙后拆除;

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1、t构施工完成后,在t构边跨的悬臂端加载压重使t构中跨的悬臂端向两边跨方向产生较大的纵向水平位移;

s2、在t构中跨合龙段纵桥向两侧的悬臂端加载配重;

s3、架立中跨合龙段模板,绑扎普通钢筋,安装t构中跨合龙段劲性骨架并焊接固定于t构中跨2悬臂端,张拉临时钢束至规定吨位;

s4、浇筑t构中跨合龙段砼,边浇筑边调整合龙段两侧的配重,浇筑完毕时,养生混凝土至设计强度,可以部分卸载压重;

s5、张拉t构中跨合龙段钢束至设计吨位并锚固灌浆,拆除t构边跨压重;

s6、t构边跨合龙段采用挂篮浇筑直至支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合龙浇筑方法,结合高墩大跨的特点通过合理设置压重,使t构中跨的悬臂端向两边跨方向产生较大的纵向水平位移,以此补偿收缩徐变及后期整体温降产生的水平位移,改善因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效应对连续刚构桥内力及变位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因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而造成中跨跨中下挠,压重体可就地取材,无需顶推,简单可行,施工方便,安全性高,原边跨现浇段和合龙段采用挂篮浇筑直至支座,减少支架工程,中跨合龙后,边跨现浇时,整体刚度大,变形控制好,易于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加载压重后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示意图;

图2为加载压重和配重后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示意图;

图3为拆除压重和配重后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后示意图;

图4为中跨和边跨完成后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加载压重体后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示意图;图2为加载压重体和配重体后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示意图;图3为拆除压重体和配重体后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后示意图;图4为中跨和边跨完成后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合龙浇筑方法,在t构合龙浇筑前,在t构的悬臂端加载压重使t构中跨合龙段两侧的悬臂端分别向两边跨方向产生较大的纵向水平位移以此补偿收缩徐变及后期整体温降产生的水平位移;根据高墩大跨结构特点,结合设置较小重量的压重3,使t构的悬臂端产生较大的沿纵桥向(纵向)的水平位移,以此补偿收缩徐变及后期整体温降产生的水平位移,改善因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效应对连续刚构桥内力及变位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因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而造成中跨跨中下挠。与顶推方式相比,通过较小重量压重体3使t构中跨2的悬臂端向两边跨方向产生较大的纵向水平位移,以适应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t构合龙浇筑的施工环境,压重的加载可就地取材,可采用钢护桶盛水的形式,钢护桶比较轻盈,它容易满足压重要求,且可控,可操作性强,用水作为基本压重,其重量的装卸都很方便且容易控制,压重3也可采用沙袋、水泥、钢筋等重物,简单可行,施工方便,安全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重3使t构边跨1悬臂端产生沿两岸方向的纵向水平位移和竖向向下的位移,使t构中跨2合龙段两侧悬臂端分别产生沿边跨方向的纵向水平位移和竖向向上的位移;t构边跨1悬臂端产生的竖向向上的位移和t构中跨2的悬臂端产生的竖向向上的位移都是在压重体3产生纵向水平位移的情况下伴随产生的,不是设置压重3的直接目的,设置压重3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产生纵向水平位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重3加载于t构边跨1的悬臂端,所述t构边跨1和t构中跨2的悬臂端在压重的作用下分别沿横桥向形成相对转角位移;加载的压重3大小通过墩承载能力验算以较小的压重产生较大的纵向水平位移;该方法能够通过较小的压重3使高墩t构的悬臂端产生较大的纵向水平位移,压重3的重量根据纵向水平位移确定并且需进行主墩承载能力验算加载,也就是说,在压重3的作用下,t构边跨1相对设置压重3前向下与t构形成一定的转角,t构中跨2相对设置压重3前向上与t构形成一定的转角,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中,t构中跨2浇筑合龙后再浇筑合龙t构边跨1,加载的压重3在t构中跨2浇筑合龙后拆除。

本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s1、t构施工完成后,在t构边跨的悬臂端加载压重使t构中跨的悬臂端向两边跨方向产生较大的纵向水平位移;

s2、在t构中跨合龙段纵桥向两侧的悬臂端加载配重;所述配重4依据合龙段重量设置;中跨配重4是为了防止中跨合龙段混凝土开裂而设置

s3、架立中跨合龙段模板,绑扎普通钢筋,安装t构中跨合龙段劲性骨架5并焊接固定于t构中跨2悬臂端,张拉临时钢束至规定吨位;劲性骨架5主要是防止合龙施工中,防止因变形产生开裂,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一般以槽钢对口搭接,在一些位置焊钢板固定,一般锚在合龙段两侧截面中一部分,布置位置一般在截面上下无筋处,一个截面一般四个。一般采用焊接劲性骨架5后张拉临时束,一起抵抗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形,由于外界因素作用,当合龙段需承受压力时,可由劲性骨架5承受,当合龙段需承受拉力时,就由劲性骨架和临时预应力钢束共同承受。

s4、浇筑t构中跨合龙段砼,边浇筑边调整合龙段两侧的配重(浇筑中跨合龙段过程中同步卸除),浇筑完毕时,养生混凝土至设计强度,可以卸载部分压重;

s5、张拉t构中跨2合龙段钢束至设计吨位并锚固灌浆,拆除t构边跨1的压重;

s6、进行t构边跨1的合龙浇筑施工,原边跨现浇段和合龙段采用挂篮浇筑直至支座,减少支架工程;减少支架工程,中跨合龙后,边跨现浇时,整体刚度大,变形控制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