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23525阅读:1137来源:国知局
整体式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涵洞的施工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路基涵洞成型的施工,通常是采用刚性预制混凝土管道预埋或现浇混凝土进行施工成型,不适用于弧线形的路基涵洞以及一般路基涵洞的快速形成;在施工中对于路基髙填方不良地质基础段,采用相应的混凝土拱涵时基础处理困难,施工质量难保证且费用较高。其次,山区天然水系复杂,需采用顺直涵管时需大体积开挖山体,可设置曲线钢波纹管涵处置。由于交通不便的地区的浇筑混凝土的相关的碎石、砂等原材料缺乏,施工用水困难或水泥、钢材等材料运距较远,再就是应急抢险、救灾等需快速完成的涵洞施工。在人力资源极其缺乏或高原缺氧地区,受工期影响或施工季节气候制约,采用混凝土结构难满足质量及工期要求;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不利于路基涵洞形成的施工,这主要是路基涵洞成形的施工技术和方法需要改进。如何采用一种全新的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法,以缩短涵洞成型的工期,确保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涵洞的快速形成,实现道路施工中成形涵洞技术进步,达到完整的路基结构技术质量效果,是现有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体式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技术,易于设计和施工的整体式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技术改进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整体式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工艺设计要求在涵洞位置进行挖掘,形成涵洞基坑;

(2)当涵洞基坑开挖形成后,在涵洞基坑上铺置砂砾,形成砂砾基础层;在砂砾基础层上再铺上底层的干拌混凝土,形成底层的干拌混凝土层;

进行钢波纹管连接,先在每个钢波纹管管节两端固定设置内角钢法兰和外角钢法兰(活套式法兰),然后在两钢波纹管管节的内角钢法兰之间安装密封垫片,通过在外角钢法兰(活套式法兰)圆周上设置的螺栓孔内穿入螺栓,并用紧固螺母旋紧,将两片外角钢法兰连接,两片外角钢法兰将两片内角钢法兰和密封垫片压紧,从而实现将两钢波纹管管节进行连接,形成整体式钢波纹管;

(3)将整体式钢波纹管安装到干拌混凝土层上,并在固定的钢波纹管圆周上铺装网片钢筋;在钢波纹管圆周上填充干拌混凝土,在钢波纹管圆周上形成干拌混凝土层,然后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夯实,形成基坑槽的夯实区,再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回填,将涵洞区回填的土方碾压后形成道路平整面。

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内角钢法兰和外角钢法兰呈“l”形,内角钢法兰的一边嵌装在钢波纹钢管节端头的内侧面并粘接固定,外角钢法兰的一边紧靠在钢波纹管管节端头处的内角钢法兰侧边上,另一边靠在钢波纹钢管节外侧面上。

通过在外角钢法兰(活套式法兰)圆周上设置的螺栓孔内穿入螺栓,并用紧固螺母旋紧,将两片内角钢法兰连接。

内角钢法兰和外角钢法兰的“l”形的两边相垂直。

本发明整体式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可简化施工工序:按设计要求进行涵洞位置挖基,当基底土为淤泥等不良土层时,应予换填处理。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进行清除处理。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并应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后,应即时进行涵基施工作业。

(2)可快速形成路基涵洞:当涵基开挖形成后,铺置砂砾基础,再铺上底层的干拌混凝土后,进行钢波纹管连接,先把每个管节两端固定嵌装上内角钢法兰、以及外角钢法兰(活套法兰),然后安装上密封垫片,在外角钢法兰(活套法兰)圆周上均布的的四颗螺栓、上紧固螺母、进行钢波纹管管节连接;按确定的长度尺寸进行连接安装固定后,在钢波纹管圆周上铺装网片钢筋,留垫块保护层进行绑扎固定。填充干拌混凝土、后夯实基坑槽,回填涵洞区土方碾压后形成道路平整面。

(3)采用整体式钢波纹管形成的路基涵洞技术,可实现钢波纹管保护层的相应改进:一是钢波纹管1有镀锌表面达到耐用性、二是填充的干拌混凝土10可形成长期的自然涵洞构造;是适用于路基复杂地质条件的设计,可克服和改善地质天然水系的侵扰达到完整的路基结构质量效果;为确保填充的干拌混凝土凝固后的涵洞结构完整,在钢波纹管外层添加了网片钢筋8的设计,由于钢波纹管具有一定的长向弧度柔性,对于路基的复杂地质条件,还可实现曲线涵洞的形成安装,确保道路建设的快速形成。

总之:采用改进后的整体式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法,可缩短工期,确保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路基快速形成,实现路基涵洞完整结构的技术质量效果,也可同步纳入道路建设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完善现有的道路建设施工规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方法的整体钢波纹管节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施工方法的波纹管活套式法兰接头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施工方法的铺设钢波纹管涵洞节基底图。

附图中:1—整体式波纹钢管节,2—外角钢法兰,3—内角钢法兰,4—密封垫片,5—紧固螺栓,6—紧固螺母,7—砂砾基础层,8—加强钢筋网片,9—夯实区,10—干拌混凝土层,11—道路平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的整体式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方法,能够缩短路基涵洞以及道路建设的工期,确保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涵洞快速形成,实现路基涵洞完整结构的质量效果。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1)按工艺设计要求进行涵洞位置挖掘,形成涵洞基坑;当基底土为淤泥等不良土层时,应予换填处理;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进行清除处理;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并应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后,应即时进行涵基施工作业;

(2)当涵洞基坑开挖形成后,在涵洞基坑上铺置砂砾,形成砂砾基础层;在砂砾基础层上再铺上底层的干拌混凝土后,形成底层的干拌混凝土层;

进行钢波纹管连接,先在每个钢波纹管管节两端固定设置内角钢法兰和外角钢法兰(活套式法兰),然后在两钢波纹管管节的内角钢法兰之间安装密封垫片,通过在外角钢法兰(活套式法兰)圆周上设置的螺栓孔内穿入螺栓,并用紧固螺母旋紧,将两片内角钢法兰连接,两片外角钢法兰将两片内角钢法兰和密封垫片压紧,从而实现将两钢波纹管管节进行连接,形成整体式钢波纹管;钢波纹管管节按确定的长度尺寸进行下料、连接,形成整体式钢波纹管;内角钢法兰设置在钢波纹管管节端头的内侧面上,通过粘胶粘结或锚固连接等,固定在钢波纹管管节端头上;外角钢法兰(活套式法兰)的螺栓相连接,达到两片内角钢法兰的连接;密封垫片用于密封,尤其是两相邻的钢波纹管管节端头的内角钢法兰之间的缝隙,形成管道的密封结构;

内角钢法兰呈“l”形,便于内角钢法兰的一边粘接固定在钢波纹钢管节的内侧面上,也便于外角钢法兰(活套式法兰)的一边紧靠在钢波纹管管节端头处的内角钢法兰内侧面上,通过在外角钢法兰(活套式法兰)圆周上设置的螺栓孔内穿入螺栓,并用紧固螺母旋紧,将两片内角钢法兰连接成一体。其内角钢法兰和外角钢法兰的两边都呈“l”形,“l”形的两边相垂直。

(3)将整体式钢波纹管安装到干拌混凝土层上,并固定;在钢波纹管圆周上铺装网片钢筋,需要时留垫块保护层进行绑扎固定;再钢波纹管圆周上填充干拌混凝土,在钢波纹管圆周上形成干拌混凝土层,然后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夯实,形成基坑槽的夯实区,再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回填,将涵洞区回填的土方碾压后形成道路平整面。

本发明路基涵洞采用钢波纹管管节经外角钢法兰、内角钢法兰连接形成的整体式钢波纹管,可实现钢波纹管保护层的相应改进:一是钢波纹管有镀锌表面达到耐用性、二是填充的干拌混凝土层能形成长期的自然涵洞构造;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适用于路基复杂地质条件的设计,可克服和改善地质天然水系的侵扰达到完整的路基结构质量效果;为确保填充的干拌混凝土凝固后的涵洞结构完整,在钢波纹管外层添加了网片钢筋的设计,由于钢波纹管具有一定的长向弧度柔性,对于路基的复杂地质条件,还可实现曲线涵洞的形成安装,确保道路建设的快速形成。

本发明主要解决了传统的路基涵洞成型的施工,通常是采用刚性预制混凝土管道预埋或现浇混凝土进行施工成型,不适用于弧线形的路基涵洞以及一般路基涵洞的快速形成;在施工中对于路基髙填方不良地质基础段,采用相应的混凝土拱涵时基础处理困难,施工质量难保证且费用较高。其次,山区天然水系复杂,需采用顺直涵管时需大体积开挖山体,可设置曲线钢波纹管涵处置。由于交通不便的地区的浇筑混凝土的相关的碎石、砂等原材料缺乏,施工用水困难或水泥、钢材等材料运距较远,再就是应急抢险、救灾等需快速完成的涵洞施工。在人力资源极其缺乏或高原缺氧地区,受工期影响或施工季节气候制约,采用混凝土结构难满足质量及工期要求;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不利于路基涵洞形成的施工,这主要是路基涵洞成形的施工技术和方法需要改进。采用改进后的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法,可缩短涵洞成型的工期,确保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涵洞的快速形成,实现道路施工中成形涵洞技术进步,达到完整的路基结构技术质量效果。也可按道路建设工程的需要,完善现有道路建设施工规范。

本发明工艺流程如下:(1)涵洞位置挖基作业后形成涵洞基坑→(2)铺置砂砾基础层7→(3)铺上底层的干拌混凝土层10→(4)整体式钢波纹管1连接→(5)管节两端固定嵌装上内角钢法兰3、以及外角钢法兰(活套法兰)2→(6)安装上密封垫片4→(7)外角钢法兰圆周上均布的的四颗螺栓孔上穿入螺栓5以及紧固螺母6进行紧固连接→(8)钢波纹管1、按确定的长度尺寸进行连接并安装在干拌混凝土层10上,固定→(9)在钢波纹管圆周上铺装网片钢筋8→(10)留垫块保护层进行绑扎固定→(11)圆周方向填充干拌混凝土层10→(12)对基坑区域进行夯实,形成夯实区9→(13)回填涵洞基坑区域土方碾压→(14)多次碾压后形成道路平整面11。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