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8573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我们国家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跨度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得以建造,但是许多复杂地形下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对两岸接线的适应性和在运营维修养护阶段的相互影响问题日渐突出。

目前,国内和国外的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两用大桥基本采用公路在上、铁路或轨道交通在下的双层布置方案,或者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平层布置方案,主梁采用钢桁梁或平层钢箱梁布置。然而,伴随着更多重复杂接线条件的约束和对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两用大桥运营、维修养护的不断重视,传统的公路在上、铁路或轨道交通在下的双层布置方案和平层主梁也遇到一些问题。

公路在上、铁路或轨道交通在下的双层主梁型式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有的地形条件不能布置为公路在上,铁路在下的双层合建形式。如果公路强行位于铁路上方,会导致两岸公路引桥长度很长,而且公路桥面的维修和养护严重影响铁路的运营;桁架上层螺栓断裂对铁路运营会产生影响;公路和铁路养护的工作界面划分不清晰;行车视角较差;列车着火危及主梁结构安全等。

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平层布置的主梁的问题体现在:有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如果布置成公铁平层合建的主梁型式,也会使得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其中一方的标高抬高或降低,即使布置为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平层合建的桥梁,公路和铁路之间也需要设置防抛网,严重影响桥梁景观,而且增加桥梁的风荷载;如果列车的横向风会引起汽车的横向力,影响驾驶安全,因此一般要设置部分透风的风屏障;公路和铁路或轨道交通之间要设置防撞等级较高的防撞墙,否则公路失控车辆容易撞击铁路。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平层布置,而且铁路位于中间,公路位于两侧,会导致铁路旅客只能看到公路桥面,看不到河流和峡谷的美景,而且列车通过时,对公路车辆的驾驶员有心理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以大幅度节约两岸的接线费用,大大减小运营铁路和公路的相互影响,并明显改善公路和铁路旅客的过桥景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主梁断面构造,包括左侧公路主梁、右侧公路主梁,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铁路桁梁,其特征是:所述铁路桁梁与左侧公路主梁、右侧公路主梁采用双层构造,铁路桁梁位于上层,左侧公路主梁和右侧公路主梁位于下层,铁路桁梁正下方及左侧公路主梁、右侧公路主梁内侧之间设置第四道路。

所述第四道路为人行道,或者为非机动车道,或者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大大节约两岸的接线费用,同时公路与铁路或轨道交通的运用维护相互不影响,尤其是公路桥面大修和铁路或轨道交通桥面大修的相会影响,运营和维护费用大大减小;汽车和列车行车视野相对开阔,行人也能通过透明的桥面板看到河流,桥梁景观效果较好;在施工时可以先形成公路左侧或右侧主梁,也可以一次形成公路主梁,再在公路主梁上面架设铁路桁梁的腹杆和下弦杆,铁路主梁容易做成全焊桁梁,大大减小了桥梁施工的难度和铁路主梁的养护,而且因为没有螺栓,也不会产生高强螺栓的延迟断裂,确保了行人、非机动车和公路的运营安全;适用范围广,可用作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主梁。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六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的断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的下层桥面功能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的下层桥面结构平面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的断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的断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的用于斜拉桥或悬索桥时的断面图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左侧公路主梁1,左侧顶板11,左外侧腹板12,左侧底板13,左内侧腹板14;右侧公路主梁2、右侧顶板21,右外侧腹板22,右侧底板23,右内侧腹板24;连接横梁3;铁路桥面41,上弦42,腹杆43,下弦44、铁路或轨道交通减震轨道板5;左侧桥面板6a,右侧桥面板6b,透明桥面板7;左侧腹板81,右侧腹板82,左中腹板83,右中腹板84,顶板85,底板8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包括左侧公路主梁1、右侧公路主梁2,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铁路桁梁。所述铁路桁梁与左侧公路主梁1、右侧公路主梁2采用双层构造,铁路桁梁位于上层,左侧公路主梁1和右侧公路主梁2位于下层,铁路桁梁正下方及左侧公路主梁1、右侧公路主梁2内侧之间设置第四道路。所述第四道路为人行道,或者为非机动车道,或者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铁路桁梁位于上层,可大大节约两岸的接线费用,同时公路与铁路运用维护相互不影响,尤其是可避免公路桥面大修和铁路或轨道交通桥面大修的相互影响,运营和维护费用大大减小。

参照图1,所述左侧公路主梁1和右侧公路主梁2为独立的箱梁,顺桥向间隔设置的连接横梁3将两侧的箱梁连接为一体。参照图1和图4,所述左侧公路主梁1包括左侧顶板11、左外侧腹板12、左侧底板13,和左内侧腹板14。所述右侧公路主梁2、右侧顶板21、右外侧腹板22、右侧底板23和右内侧腹板24。所述铁路桁梁由铁路桥面41、上弦42、下弦44和腹杆43焊接而成,其中下弦44为左侧公路主梁1的左内侧腹板 14、右侧公路主梁2的右内侧腹板24。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第四道路包括左侧桥面板6a和右侧桥面板6b,左侧桥面板6a设置于左侧公路主梁1的内侧外,右侧桥面板6b 设置于右侧公路主梁2的内侧外。参照图2和图4,所述第四道路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左侧桥面板6a、右侧桥面板6b之间的透明桥面板7。由于铁路桥面位于第四道路的上面,对于行人而言,形成一个风雨桥,铁路桥面为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员遮风挡雨,同时行人可以走在中间的透明桥面上,享受下面河流的美景并体验凌波微步的感觉。上层的铁路旅客和下层的公路驾驶员行车时都能看到外面的河流或山谷,景观效果好。为了解决列车噪音对下面行人(非机动车车主)的影响,铁路桥面采用减震降噪轨道板5。

参照图5,所述左侧公路主梁1、右侧公路主梁2是一整体式箱梁的两侧部,该体式箱梁包括左侧腹板81、右侧腹板82、顶板85和底板86,以及横桥向间隔设置于箱体中部的左中腹板83、右中腹板84;所述铁路桁梁焊接连接于该整体式箱梁的中部,其下弦44为该整体式箱梁的左中腹板83、右中腹板84。所述第四道路包括左侧桥面板6a和右侧桥面板 6b,并行设置于左中腹板83、右中腹板84之间的顶板85上。

建造时可以先形成左侧公路主梁1和右侧公路主梁2,也可以一次形成公路主梁,再在公路主梁上面架设铁路桁梁的腹杆44和下弦43,铁路桁梁容易做成全焊桁梁,大大减小了桥梁施工的难度和铁路主梁的养护,而且因为没有螺栓,也不会产生高强螺栓的延迟断裂,确保了行人、非机动车和公路的运营安全。

上述描述只给出了公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梁桥的该截面形式,参照图 6,也可以在本该截面上设置斜拉索或吊索的锚固装置,形成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的斜拉桥或悬索桥。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铁路或轨道交通合建桥梁双层主梁断面构造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