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声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14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声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控制装置领域,更具体的公开了一种隔声屏。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交通道路的修建及车辆数量的激增,在城镇道路周边产生大量的噪声,给道路周围居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据各大城市2015年的环境监测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多数大中城市噪声超标段平均达到60%,受交通噪声污染的面积已超过30%,并且交通噪声污染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现有技术中的隔声屏,多采用混凝土浇筑隔声屏的底部,然后在混凝土上设置钢结构为主体的隔声板。这样的隔声屏不仅隔声效果差、可移动性差,而且整体较重,无形中增加了桥身的受力。

因此,市场亟需一种隔声效果好、轻便、耐用且美观的隔声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隔声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隔声屏自重较重容易给桥梁造成损坏以及隔声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声屏,包括立柱和隔声单元,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所述隔声单元,所述隔声单元至少包括隔声板,所述隔声板为透明结构;

所述立柱和所述隔声单元均具有竖直部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竖直部向噪声来源方向弯折。

优选的,所述隔声单元包括隔声板和吸声板,所述隔声板设置于中间,所述隔声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吸声板,所述隔声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吸声板;

所述吸声板包括龙骨和面板,所述龙骨与面板之间填充有多孔性吸声材料。

优选的,所述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外部包覆有一层防水透气膜。

优选的,所述隔声板由PVC透明板、PC板或亚克力板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龙骨的两侧,所述前面板为面向噪声来源地一侧的面板;

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吸声孔。

优选的,所述吸声孔为百叶孔和/或平面孔;

以所述百叶孔为吸声孔的吸声板的前面板上采用静电粉末喷涂的方式喷涂有纯聚酯粉末。

优选的,所述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填充量大于等于32千克每立方米;

所述多孔性吸声材料为离心玻璃棉、岩棉、泡沫铝、聚酯纤维板、三聚氰胺泡沫或聚苯乙烯泡沫。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隔声板和吸声板的侧边插入到所述凹槽中;

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第二吸声板的底部抵靠在所述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声板的顶部设置有上罩板;

所述第二吸声板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托板,所述底部托板与设置于所述立柱底部的固定板相抵靠连接;

所述上罩板和底部托板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隔声板嵌入窗框中,所述窗框的外部还设置有外框,所述窗框的一边与所述外框通过滑撑铰链相连接,所述窗框能够相对所述外框翻转预定角度;

所述窗框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外框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撑杆的两端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所述撑杆用于支撑所述窗框不会下落;

所述窗框和外框之间设置有窗锁,所述窗框上设置有拉手;

所述窗框与外框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孔和下孔;

通过连接绳分别穿过相邻的第一吸声板、相邻的隔声板、相邻的第二吸声板,再将连接绳穿过所述上孔或下孔以将所述第一吸声板、隔声板、第二吸声板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声屏,隔声屏的隔声板等材质均采用轻质材料,大大减轻了隔声屏自身的重量,对桥梁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隔声屏的吸声板的面板上开设有平面孔或百叶孔,且吸声板中填充有多孔性吸声材料,吸声效果好。

采用防水透气膜将多孔性吸声材料包覆起来,对多孔性吸声材料进行保护,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隔声屏不仅吸声效果好,而且结实耐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隔声屏包括隔声板和吸声板,隔声板设置为窗户样式,能够根据隔声屏的使用情况开启或关闭,不仅实用而且外形美观,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隔声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隔声屏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隔声屏的第一吸声板的百叶孔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隔声屏的第二吸声板的平面孔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隔声板的立柱的安装结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隔声板的立柱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图7是图5中区域A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隔声屏的隔声板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隔声屏的隔声板开启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出的隔声屏的立柱的安装结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出的隔声屏的立柱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图12是图10中区域B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柱;2、隔声板;3、第一吸声板;4、第二吸声板;5、百叶孔; 6、平面孔;7、上罩板;8、底部托板;9、窗框;10、外框;11、滑撑铰链;12、第一滑槽;13、第二滑槽;14、撑杆;15、窗锁;16、拉手; 17、下罩板;18、卡子;19、马夹;20、侧板;21、中间板;22、防撞墙;2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声屏,包括立柱和隔声单元,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隔声单元,隔声单元至少包括隔声板,且为了观察方便,拓宽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视野,隔声板为透明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隔声屏可以为以下结构,第一种两立柱之间设置的隔声单元均为透明隔声板,透明隔声板起隔声作用;第二种两立柱之间设置的隔声单元为透明隔声板和吸声板,隔声板和吸声板共同承担隔声作用。隔声板与吸声板的排列方式也有多种,并没有具体的限制,只要能够起到隔声和吸声的作用即可。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立柱和隔声单元均具有竖直部和折弯部,折弯部相对于竖直部向噪声来源方向弯折。折弯部与竖直部之间可以为设置了圆弧倒角的弧形折弯结构,也可以是没有设置圆弧倒角的直折弯结构。竖直部和折弯部的具体长度,以及竖直部与折弯部之间的夹角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而定,不作具体限定。当然,如果在某些具体的情况下,折弯部与竖直部之间的夹角为0°,那么折弯部将不再存在仅具有竖直部,此时隔声屏也是能够实现隔声和吸声效果的。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在以下实施例中,隔声屏的竖直部与折弯部之间均为直折弯结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隔声屏,如图1至图9所示,是本实施例提出的隔声屏。包括立柱1和隔声单元,相邻两立柱1之间设置隔声单元。其中,立柱1采用质量较轻的铝合金材料,能够减轻隔声屏整体的重量,以防隔声屏重量过重对设置有隔声屏的桥梁增加额外的重量,对桥梁起到保护作用。立柱1的侧边制作成H型槽,隔声单元能够插入到立柱1 中,方便安装。当然,立柱1也可以采用H型的Q235钢材,钢材的伸长率大于20%,钢材应有良好的可悍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如果立柱1 采用钢结构,则需要对钢结构的表面进行处理,钢结构在二次喷砂除锈前,必须要求所有钢材的自由边不允许有锐边,用风动或者电动打磨机打磨成钝边,焊缝周边的飞溅、飞珠必须铲除打磨干净,手工的切割部位产生的峰谷应打磨光顺,焊缝深窄的咬边必须补焊或打磨处理喷砂。在对钢结构件进行喷油漆或电弧喷铝前必须作吹尘处理,不允许有浮尘附着在表面。立柱1的钢结构的防锈处理过程中,表面必须成灰白色的金属光泽,喷砂后钢材表面粗糙度必须达到Rz40—80微米。因粗糙度直接影响到铝层与漆层的粘合力,如果发现粗糙度达不到要求,则必须再喷砂。在对钢结构立柱进行油漆施喷和电弧喷铝层过程中,喷涂部位必须是在喷砂报验后进行电弧喷铝60微米,然后将喷铝层覆盖保护并进行喷涂环氧云铁中间漆,在铝层表面不允许留有漆斑,并且在喷涂完毕后清除表面浮尘和油污。另外,在进行电弧喷涂过程中,铝丝应满足GB3190 —2008中的AO质量要求,铝纯度不小于99.7%,喷涂用的铝丝材料应平直,表面无油、无氧化物及其他污染物。经过喷砂处理后的基材表面应尽快进行电弧喷涂,其间隔时间越短越好,最长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在喷涂过程中,工件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和无肉眼可见的缺陷。经过喷砂处理后,由于时间长或其他原因导致基材表面泛黄时应当重做喷砂处理。喷涂时,环境大气温度要高于5度以上,电弧喷涂施工应在室内进行。当需要对钢结构的立柱1进行焊接时,所选用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相匹配,不同强度的钢材焊接时,焊接材料的强度应按照较低的钢材采用。如果进行自动焊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且其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相应手工焊条的抗拉强度。在焊接时,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严重缺陷,焊缝外形均匀、成型要好。

立柱1在安装过程中,根据立柱1要安装的位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安装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安装隔声屏的位置处,原防撞墙上部设置了金属护栏,如果需要对隔声屏进行安装,需要先切除原金属护栏。同时,采用马夹19将立柱1固定在混凝土防撞墙22上,立柱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马夹19一侧的钢板上。马夹19呈矩形槽结构,包括两个侧板20,两个侧板20之间通过中间板21连接在一起,在安装时,马夹19的开口朝下,槽体的底部与防撞墙22相抵接。

隔声单元包括隔声板2和吸声板,隔声板2设置于中间,隔声板2 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吸声板3,隔声板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吸声板4。隔声板2与吸声板之间的排列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制,也可以存在其他的组合方式。吸声板包括龙骨和面板,其中,龙骨包括上龙骨和下龙骨,在具体实施时,上龙骨和下龙骨的厚度相同,均采用镀锌钢板制成,且镀锌的厚度不得小于70μm。面板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分别设置于龙骨的两侧,前面板为面向噪声来源地一侧的面板,龙骨与面板之间填充有多孔性吸声材料,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填充量大于等于32千克每立方米,多孔性吸声材料为离心玻璃棉、岩棉、泡沫铝、聚酯纤维板、三聚氰胺泡沫或聚苯乙烯泡沫,其他多孔性的吸声材料只要能够达到相应效果的也可以选用。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外部包覆有一层防水透气膜,比如PVF膜或PE膜,防水透气膜能够保护多孔性吸声材料,延长多孔性吸声材料的使用时间,同时增强吸声效果。

其中,前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吸声孔,吸声孔为百叶孔5和/或平面孔 6,平面孔的形状并没有过多限制,可以为圆孔、矩形孔或菱形孔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声板3的吸声孔为百叶孔5,如图3所示;第二吸声板4的吸声孔为平面孔6,如图4所示。百叶孔5的开口冲下,能够有效将日常雨水排出且不会影响吸声效果。以百叶孔5为吸声孔的第一吸声板3的前面板上采用静电粉末喷涂的方式喷涂有纯聚酯粉末,为了整体美观性,颜色采用嫩绿HS。

隔声板2由PVC透明板、PC板或亚克力板制成,隔声板2的隔声量应当大于等于26dB,透光率大于等于91%,拉伸强度大于等于70Mpa,弯曲强度大于等于95Mpa,弹性模量大于等于3000Mpa,抗冲击强度大于等于17kJ/m2

立柱1的侧面设置有凹槽,隔声板2和吸声板的侧边插入到凹槽中。在本实施例中,凹槽为立柱1的H型槽,但凹槽的形状并不仅仅限于H 型槽,只要能够实现隔声板2和吸声板方便的安装在立柱1上的凹槽的形状均可。立柱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第二吸声板4的底部抵靠在固定板上。第一吸声板3的顶部设置有上罩板7,第二吸声板4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托板8和下罩板17,底部托板8与设置于立柱1底部的固定板相抵靠连接。为了进一步减轻隔声屏的质量,上罩板7、下罩板17和底部托板8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为了增强隔声屏使用过程中的功能性,同时为了方便对隔声板2进行清洗,本实施例中的隔声屏将隔声板2嵌入窗框9中,窗框9的外部还设置有外框10。窗框9的一边与外框10通过滑撑铰链11相连接,窗框9能够相对外框10翻转预定角度,优选的预定角度为45°。窗框9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2,外框10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3,撑杆14的两端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槽12和第二滑槽13中,撑杆14用于支撑窗框9 不会下落。窗框9和外框10之间设置有窗锁15,用于在不使用时将窗框 9和外框10锁死,窗框9上设置有拉手16,方便开启。窗框9与外框10 之间设置有密封条,能够在关闭状态下有效防止透风。

上述设置有可开启窗框9的隔声板2仅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方式,并不代表所有隔声屏上均要采取上述设置方式。在一些情况下,隔声板为一个整体结构,不再设置有可开启的窗框,因此,相应的滑撑铰链、撑杆、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等结构将不再存在。不可开启的整体结构的隔声板相对于设置有可开启窗框的隔声板结构更加简单,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更加方便。

立柱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孔和下孔,通过连接绳分别穿过相邻的第一吸声板3、相邻的隔声板2、相邻的第二吸声板4,再将连接绳穿过上孔或下孔以将第一吸声板3、隔声板2、第二吸声板4固定在立柱上,通过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将第一吸声板3 或隔声板2或第二吸声板4刮落而引起危险。另外,在立柱1的背部还设置有卡子18,卡子18起到固定的作用,以进一步保证隔声屏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10至12所示,是本实施例提出的立柱安装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马夹19为梯形槽结构。梯形槽的开口向下,且梯形槽的开口端宽槽底窄。在安装时,马夹19固定在混凝土防撞墙上,马夹19的槽底与混凝土防撞墙相抵接。立柱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马夹19底部的钢板上,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安装强度,在马夹19与立柱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3。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隔声屏全部由隔声板构成,没有设置吸声板。同时,本实施例中的隔声屏为整体式结构,隔声屏上不再设置可开启的窗框、滑撑铰链等结构。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