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桥索塔下横梁装配式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9261阅读:1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拉桥索塔下横梁装配式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斜拉桥索塔下横梁装配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建造设计中,因斜拉桥造型美观、跨度大,广泛被设计者采用。斜拉桥索塔下塔柱向外倾斜,上塔柱向内倾斜,下横梁位置在下塔柱与上塔柱折线相交处,索塔横梁位置受力复杂,结构尺寸大,混凝土方量量大,属高空施工作业,是斜拉桥施工中的一个高风险环节。下横梁支架的设计及安装是施工的关键,应尽可能的简化、安全、可靠。

斜拉桥索塔下横梁常规的施工方法是采用高支架法施工,即从承台顶面搭设钢管支架或万能杆件支架,待索塔施工到横梁底部后,拆除索塔下塔柱内侧模板,安装支架附墙埋件,同时进行下横梁支架搭设,下横梁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施工,待横梁施工完毕后,拆除横梁支架和模板系统,再继续进行索塔塔柱施工。该施工方法存在的缺陷是搭设高支架需要大量钢管材料,需要安装较多的支架附墙埋件,支架安装和拆除时吊装工作量大,高空焊接工作量大,施工存在很大的高空作业风险,钢管支架装拆工期长。特别是支架搭设高度较高时,需设置多道支架附墙,会导致索塔施工时需埋设大量附墙埋件,支架拆除后还需对预埋件位置进行修补,大大增加了索塔装修工作难度和安全风险,且还会影响索塔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斜拉桥索塔下横梁装配式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斜拉桥索塔下横梁装配式支架结构,包括用于浇筑下横梁的底模系统和支承于底模系统下方、沿横桥向布置的支撑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沿横桥向间隔布置、通过下支点固定在两侧索塔塔肢上的三角桁架,三角桁架上架设有沿横桥向布置的水平直梁;所述的直梁通过上支点与索塔塔肢固定连接,直梁位于支撑系下方与支撑系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支点为一端预埋在索塔塔肢上、另一端沿横桥向方向延伸至索塔塔肢外的接插件,三角桁架下端固定在接插件延伸至索塔塔肢外侧的部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插件包括预埋在索塔塔肢上的套筒和套设于套筒内的牛腿;所述的牛腿一端伸入套筒内与套筒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横桥向方向延伸至索塔塔肢外侧形成悬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牛腿的上端面为水平面或是向上倾斜的具有2%~5%坡度的坡面,三角桁架的下端固定在牛腿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三角桁架包括多榀沿顺桥向方向间隔布置的斜腿支架单元,相邻斜腿支撑单元通过连杆连接为整体。

进一步的两根直梁之间设置有连系梁;所述的连系梁横桥向两端分别与两侧直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支点包括预埋在索塔塔肢上的钢筋;所述的钢筋一端预埋在索塔塔肢内,另一端通过螺栓结构与直梁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系包括固定在直梁上的卸荷沙箱、固定在卸荷沙箱上的承重梁、沿横桥向水平布置的贝雷梁和固定在贝雷梁上的分配梁;所述的贝雷梁固定在承重梁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梁为沿横桥向水平布置的其顺桥向两侧超出底模系统的平台结构,分配梁顺桥向两侧设置有栏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斜拉桥索塔下横梁装配式支架相对于高支架结构,能大量节省施工材料用量,减少钢管支架的安装和拆除工程量,缩短施工工期。

2、本实用新型将空中焊接工作变为工厂加工和现场螺栓连接,减少高空焊接工作量,大大减少了高空作业风险。

3、整个支架体系受力明确、合理,上支点斜向向外水平分力由水平直梁对拉索塔抵消,上支点斜向竖向分力由索塔承担,下支点将竖向荷载传递给索塔。

4、本实用新型将支架焊接成单元桁架整体吊装,施工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顺桥向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接插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索塔塔肢;2—下横梁;3—底模系统;4—三角桁架;5—直梁;6—套筒;7—牛腿;8—连杆;9—钢筋;10—卸荷沙箱;11—承重梁;12—贝雷梁;13—分配梁;14—栏杆;15—连系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一种斜拉桥索塔下横梁装配式支架结构,包括用于浇筑下横梁2的底模系统3和支承于底模系统3下方、沿横桥向布置的支撑系,本实施例的支撑系包括固定在直梁5上的卸荷沙箱10、固定在卸荷沙箱10上的承重梁11、沿横桥向水平布置的贝雷梁12和固定在贝雷梁12上的分配梁13,贝雷梁12固定在承重梁11上端。实际组装时由下至上依次组装,能够快速组装形成支撑底模系统3的支撑结构。

分配梁13为沿横桥向水平布置的其顺桥向两侧超出底模系统3的平台结构,分配梁13顺桥向两侧设置有栏杆14。

支撑系通过直梁5和三角桁架4给予支撑。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三角桁架4包括多榀沿顺桥向方向间隔布置的斜腿支架单元,相邻斜腿支撑单元通过连杆8连接为整体。两组三角桁架4沿横桥向方向间隔布置,分别布置于直梁5的下方,用于支撑直梁5。

三角桁架4的下端通过下支点与索塔塔肢1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下支点为接插件结构,包括预埋在索塔塔肢1上的套筒6和套设于套筒6内的牛腿7,牛腿7一端伸入套筒6内与套筒6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横桥向方向延伸至索塔塔肢1外侧形成悬挑结构。浇筑索塔塔肢1时,将套筒6预埋在索塔塔肢1内,然后在浇筑下横梁2时,将牛腿7插入到套筒6内,套筒6与牛腿7之间有3mm的间隙,通过塞钢板的方式将牛腿7固定在套筒6内,安装方式简单方便。

牛腿7的上端面为水平面或是向上倾斜的具有2%~5%坡度的坡面,三角桁架4的下端固定在牛腿7的上端面上。

本实施例的直梁5为沿横桥向布置的水平梁体结构,两根直梁5之间设置有连系梁15,连系梁15横桥向两端分别与两侧直梁5固定连接。直梁5的端部通过上支点与索塔塔肢1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上支点包括预埋在索塔塔肢1上的钢筋9和锥形螺母套,螺母套套设于钢筋9上,一部分预埋在索塔塔肢1上,另一端伸出到索塔塔肢1外部。钢筋8伸出到索塔塔肢1外的部分上穿设有一块钢板,钢板与索塔塔肢1侧面平行,钢板通过螺栓结构与直梁5端部固定连接,将支撑系与底模系统3的重量转移到索塔塔肢1上。

施工时,1、在加工厂加工牛腿7、三角桁架4、直梁5、连系梁15和卸荷砂箱10,索塔塔肢1施工时、在两索个塔塔肢1的内侧对应位置分别安装上、下支点;

2、索塔塔肢1施工至下横梁2对应位置,拆除索塔塔肢1内侧模板,安装牛腿7和上支点;

3、安装三角桁架4,三角桁架4采用塔吊整体吊装,下端焊接在下支点的牛腿3顶面钢板上,上端与直梁5固定连接;

4、连接斜腿支架单元,支架单元间连接通过连杆8连接为整体桁架结构,两根直梁5之间通过连系梁15连接为整体;

5、在直梁5和连系梁15顶端对应位置安装卸荷砂箱10,然后安装承重梁11,依次安装贝雷梁12、分配梁13、底模板系统3和栏杆14;

6、支架搭设完成后,按照设计图纸绑扎钢筋和埋设预应力管道,安装侧模,浇筑下横梁混凝土;

7、横梁浇筑完成预应力筋张拉后,利用塔吊配合卷扬机依次拆除地膜系统3、分配梁13、贝雷梁12、承重梁11、卸荷砂箱10、三角桁架4、牛腿7,完成横梁施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