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路面单元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5821发布日期:2018-07-04 13:50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L型路面单元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施工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型路面单元块。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建设人行道、广场等公共露天场所时,为了定期对路基进行维护,需要将路基表面的路面层或者砖块铲除,以便对露出的路基进行维护填补,但是露出的路基不便于行人以及车辆的行走,因此需要临时铺设一层路面,通常为塑料层或者各种金属板,但是不管是铺设还是拆除都较为麻烦。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易于拆装更换的路面或者路面组成砖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型路面单元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型路面单元块,包括外部支撑块与内部填充块,外部支撑块的竖直截面为“L”型,包括竖直支撑端以及垂直固定于其底端的水平支撑端;竖直支撑端的顶部以及朝向水平支撑端的一侧均设有竖直端连接凸起;水平支撑端的下表面以及远离水平支撑端的一侧均向内设有水平端连接凹槽;水平端连接凹槽与竖直端连接凸起相配合;内部填充块填充于外部支撑块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型路面单元块,由外部支撑块以及内部填充块组成,其中外部支撑块的竖直截面设计为“L”型,由竖直支撑端以及垂直固定在其底端的水平支撑端组成,并且为了便于插接,竖直支撑端的顶部以及朝向水平支撑端的一侧均设有竖直端连接凸起,相对应的在水平支撑端的上表面以及远离水平支撑端的一侧向内设有与竖直端连接凸起相配合的水平端连接凹槽,该结构使得外部支撑块能够通过相互交错插接实现相连;本实用新型中内部填充块填充在外部支撑块中,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作为优选,外部支撑块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填充槽;内部填充块插接于填充槽中。

作为优选,竖直端连接凸起包括顶端凸起与侧部凸起;顶端凸起的竖直截面为“T”字型;侧部凸起的竖直截面为梯形,且斜边朝向竖直支撑端;水平端连接凹槽包括底端凹槽与侧部凹槽;底端凹槽与顶端凸起相配合;侧部凹槽与侧部凸起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竖直端连接凸起由顶端凸起以及侧部凸起组成,并且顶端凸起的竖直截面设计为“T”字型,侧部凸起的竖直截面设计为梯形,并且斜边朝向竖直支撑端,该设计保证了整体插接后的稳定性;与之相对应的,水平端连接凹槽包括底端凹槽与侧部凹槽,分别与顶端凸起以及侧部凸起相配合。

作为优选,填充槽的截面同样为“L”型。

本实用新型中填充槽的截面同样设计为与外部支撑块相对应的“L”型,保证更为稳定的填充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拆装便捷;依靠多个L型路面单元块的相互插接组合即可形成完成的路面,可作为临时路面使用;同时还可根据具体行驶路况以及需求对材料进行自由选取,以作为长期路面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列表:外部支撑块1、内部填充块2、顶端凸起3、侧部凸起4、底端凹槽5、侧部凹槽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L型路面单元块,包括外部支撑块1与内部填充块2。

外部支撑块1的竖直截面为“L”型,包括竖直支撑端以及垂直固定于其底端的水平支撑端;竖直支撑端的顶部以及朝向水平支撑端的一侧均设有竖直端连接凸起;水平支撑端的下表面以及远离水平支撑端的一侧均向内设有水平端连接凹槽;水平端连接凹槽与竖直端连接凸起相配合。

期中竖直端连接凸起包括顶端凸起3与侧部凸起4;顶端凸起3的竖直截面为“T”字型;侧部凸起4的竖直截面为梯形,且斜边朝向竖直支撑端;水平端连接凹槽包括底端凹槽5与侧部凹槽6;底端凹槽5与顶端凸起3相配合;侧部凹槽6与侧部凸起4相配合。

外部支撑块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填充槽,填充槽的截面同样为“L”型;内部填充块2插接于填充槽中。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水平相邻的两个L型路面单元块,依次旋转180°后通过侧部凸起4与侧部凹槽6相配合进行插接,构成一个方形单元块,上下相邻的方形单元块则通过顶部凸起3与低端凹槽5相配合实现插接,从而依次构成整个路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