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及行走轮车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5463发布日期:2018-06-05 22:1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及行走轮车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岔换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及行走轮车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道岔铺设多采用人工和设备的结合进行施工操作,即通过人工布枕、吊车配合人工进行布枕;道岔铺设一般需要在组装地将枕木进行组装,以长度为48米的组装后枕木为例,其重量达到100多吨,在对道岔进行换铺作业时,需要通过100~200左右的工人共同施力对其进行移动作业,即将其从组装的地方运至使用的地方,人工拉动时移动的距离难以把控,需要多次调整,且使用人工数量过大,故浪费人力、工作效率低、工作效果不理想;因枕木重量过大,故有时单纯依靠人工拉动枕木进行移动难以实现,需采用挖掘机等设备对其进行辅助推送,即人在前面拉动,挖掘机在后面推动使其进行平移,此种方式不仅枕木移动的距离难以把控,同时吊车接触枕木移动时,易在枕木上留下压痕,破坏枕面、破坏枕木的质量,影响道岔的使用效果,同时压坏道岔上的电工设备,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动力机构控制行走轮车进行运动继而带动枕木移动,有效降低人工用量,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度的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及行走轮车组。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关键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包括液压行走轮车本体、挡板、行走轮和导向轮,所述液压行走轮车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相距且相对平行分布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液压行走轮车本体的上平面设置上连接板,所述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上连接板形成行走轮车框架;所述行走轮车框架的上部两侧分别纵向布设一个以上的挡板,行走轮车框架内的前后侧分别并列布设有行走轮轴和导向轮轴,所述行走轮轴和导向轮轴上分别套设行走轮和导向轮,行走轮轴的一端连接动力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左固定板的前下部开设安装行走轮的弧形安装槽、中下部开设有弧形观察槽、后下部开设导向轮轴安装孔;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形状相同,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之间的中部布设支撑板;所述上连接板呈日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轴为内腔周向开设内花键槽的花键槽轴,行走轮轴和液压马达的外花键轴通过花键联轴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和导向轮均分为双轮沿和单轮沿两种结构,行走轮的两端分别连接法兰盘。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地,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外侧面分别布设有吊装挂件。

进一步地,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上平面铺设钢板,所述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钢板的接触面之间加铺黄油层。

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组,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液压行走轮车,相邻的两个液压行走轮车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包裹有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组液压行走轮车相对外侧面的上部,所述连接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机构控制行走轮车,不需要多人或设备配合进行拉动,只需要少数操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操作,减少人工量,避免设备压坏道岔上的电工设备;同时采用液压控制行走轮车的移动,使枕木移动距离的精确度提高至厘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且不会破坏枕木质量,延长道岔的使用寿命;挡板的布设卡住枕木,避免移动时枕木窜动、位移,提高枕木的稳定性;在进行单开/对称道岔铺设时采用单组的行走轮车,在进行交分道岔铺设时通过连杆将两个单组的行走轮车进行连接形成双组行走轮车,针对不同道岔的换铺采用不同结构的行走轮车,实用性佳,适应性广。

行走轮和导向轮均分为双轮沿和单轮沿两种结构,根据道岔岔口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结构,过单开道岔时采用双轮沿结构,过交分道岔时采用单轮沿结构,使装置可正常行走,完成施工作业,实用性佳。

上连接板呈日字形,方便挡板的安装固定;吊装挂件方便对该装置进行吊装作业,利于施工;支撑板的布设可以加强行走轮车框架的牢固性,提高该装置的受力强度,避免产生变形影响使用;左固定板、右固定板的中下部开设有弧形观察槽,方便在安装行走轮和导向轮时进行观察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的左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的花键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的单轮沿的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组的连接杆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采用双轮沿的行走轮和导向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的双轮沿的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的双轮沿的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左固定板,2为右固定板,3为行走轮,4为导向轮,5为上连接板,6为动力机构,7为行走轮轴,8为法兰盘,9为吊装挂件,10为挡板,11为导向轮轴,12为花键联轴器,13为支撑板,14为连接杆,15为绝缘层,16为钢板,17为黄油层,18为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包括液压行走轮车本体、挡板10、行走轮3和导向轮4,所述液压行走轮车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相距且相对平行分布的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液压行走轮车本体的上平面设置上连接板5,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和上连接板5形成行走轮车框架;所述行走轮车框架的上部两侧分别纵向布设两个挡板10,所述行走轮车框架内的前后侧分别并列布设有行走轮轴7和导向轮轴11,所述行走轮轴7和导向轮轴11上分别套设行走轮3和导向轮4,行走轮轴7的一端连接动力机构6;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机构6为液压马达。

所述左固定板1的前下部开设安装行走轮的弧形安装槽、中下部开设有弧形观察槽、后下部开设导向轮轴安装孔;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的形状相同,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之间的中部布设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呈长方形,支撑板13的宽度等于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之间的间距,支撑板13的下边沿不超过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上弧形安装槽的上边沿,支撑板13的上端连接上连接板5的下平面。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上连接板5呈日字形,挡板10呈方形,挡板10焊接在上连接板5的两侧。

所述行走轮轴7为内腔周向开设内花键槽的花键槽轴,行走轮轴7和液压马达的外花键轴通过花键联轴器12相连接。

所述行走轮3和导向轮4均分为双轮沿和单轮沿两种结构,行走轮3的两端分别连接法兰盘8;行走轮3沿弧形安装槽自下往上和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连接,通过法兰盘8将行走轮3固定在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之间的前下部;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行走轮3和法兰盘8为一体成型,行走轮3为中部开设有过轴孔的阶梯圆柱形,且行走轮3和法兰盘8之间均设有台阶,台阶的弧度和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的弧形安装槽的弧度相匹配。

所述导向轮轴11的两端和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之间通过平垫和螺栓进行固定。

进行单开道岔的换铺作业时,如图10~12所示,行走轮3和导向轮4均采用双轮沿结构,道岔换铺机组吊装起组装好的枕木,使枕木竖向移动,将该装置放置于枕木的下方,通过两侧的挡板10卡住枕木,根据道岔换铺机组的个数对应放置相同个数的液压行走轮车,将道岔换铺机组上的油管分别对应接入液压马达的进、出油口,为液压马达提供动力,启动液压马达,使该装置随道岔换铺机组开始进行作业,通过液压马达带动行走轮3行走,同时导向轮4辅助行走轮3进行运动,完成道岔的换铺作业。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可单独设置供油系统接入液压马达的进、出油口,为液压马达提供动力。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行走轮3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的外侧面分别布设有吊装挂件9;所述吊装挂件9为螺母。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进行大弯道/大半径曲线道岔的换铺作业时,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左固定板1和右固定板2的上平面铺设钢板16,所述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和钢板16的接触面之间加铺黄油层17;在枕木进行大弯道/大半径曲线转向时,黄油层17起到润滑作用,通过拉动钢板16对枕木进行转向调整。

实施例二

进行交分道岔的换铺作业时,因道岔上的岔口发生改变,采用双轮沿结构会导致轮沿边被道岔岔口挡住上不去,不能正常作业,故行走轮3和导向轮4均采用单轮沿结构,在经过道岔岔口时,只有一个轮沿边即单轮沿,顺着道岔岔口滚动上去,如图8所示,一种用于道岔换铺的液压行走轮车组,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行走轮车,相邻的两个行走轮车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组行走轮车相对外侧面的上部,连接杆14的表面包裹有绝缘层15,避免两组行走轮车之间发生连电现象。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两组行走轮车的前后位置颠倒,即其中一组行走轮车的行走轮3在前、导向轮4在后,另一组行走轮车的行走轮3在后,导向轮4在前,使枕木移动时双向动力均匀。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绝缘层15为塑料或橡胶制成的绝缘皮。

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相邻的两个行走轮车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布设有固定板18,分别通过螺栓穿过固定板18和相对应的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相连接,使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行走轮车相对外侧面的上部。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上连接板5的两侧的挡板10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枕木的宽度;行走轮3和导向轮4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行走轮轴7和法兰盘8连接的两端、导向轮轴11和导向轮4连接的两端均布设有轴承;法兰盘8和左固定板1/右固定板2之间、法兰盘8和花键联轴器12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