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和吸水绿化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0745发布日期:2018-07-20 20:04阅读:24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特别是吸水和吸水绿化砖。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城市热岛,是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同时城市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进而使空气得到的热量也更多,温度升高。如夏天里,草坪温度32℃、树冠温度30℃的时候,水泥地面的温度可以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这些高温物体形成巨大的热源,烘烤着周围的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了。城市的建筑、广场、道路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相应减少,放热的多了,吸热的少了,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的主要自然因素,绿地能吸收太阳辐射,而所吸收的辐射能量又有大部分用于植物蒸腾耗热和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增加环境温度的热量大大减少。绿地中的园林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热量,降低环境空气的温度。每公顷绿地平均每天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81.8兆焦耳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的制冷作用。园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公顷绿地,每天平均可以吸收1.8吨的二氧化碳,削弱温室效应。此外,园林植物能够滞留空气中的粉尘,每公顷绿地可以年滞留粉尘2.2吨,降低环境大气含尘量50%左右,进一步抑制大气升温。

研究表明:城市绿化覆盖率与热岛强度成反比,绿化覆盖率越高,则热岛强度越低,当覆盖率大于30%后,热岛效应得到明显的削弱;覆盖率大于50%,绿地对热岛的削减作用极其明显。规模大于3公顷且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集中绿地,基本上与郊区自然下垫面的温度相当,即消除了热岛现象,在城市中形成了以绿地为中心的低温区域,成为人们户外游憩活动的优良环境。

水面也是缓解城市热岛的有效因素,水的热容量大,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温值最小,表现出比其他下垫面的温度低;水面蒸发吸热,也可以降低水体的温度。

但是目前城市在利用绿化和水来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方面都做得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城市地面和楼房表面的散热、吸热以及增大城市绿化的问题,以及绿化施工没有实现工厂化、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生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是:1.吸水砖是由砖框、吸水砖心两部分组成,砖框是由上表面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共五个面组成;吸水砖心镶嵌在砖框中;砖框上表面的中央有一个中心集水口,中心集水口从砖框上表面打通进入吸水砖心,和吸水砖心相通;由中心集水口向砖框上表面四周设有由深到浅放射性导引雨水沟槽。

砖框是由石材或复合材料做成,能防止水分挥发,符合路面承重以及美化城市的作用。

吸水砖心用吸水材料构成。

吸水砖心的吸水材料选用碳渣、活性炭或者矿物质。

2.吸水绿化砖是由砖框、吸水砖心、营养土胚三部分组成,砖框是由上表面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共五个面组成;吸水砖心镶嵌在砖框中;砖框上表面的中央有一个中心集水口,中心集水口从砖框上表面打通进入吸水砖心,和吸水砖心相通;由中心集水口向砖框上表面的四周设有由深到浅放射性导引雨水沟槽;在中心集水口四周放射性的导引雨水沟槽上设有四周集水口,中心集水口和四周集水口的下面对应的吸水砖心位置开有孔;孔里放置有营养土胚。

孔是圆柱形。

砖框是由石材或复合材料做成,能防止水分挥发,而且美观耐磨承重。

吸水砖心用吸水材料构成。

吸水砖心的吸水材料选用碳渣、活性炭或者矿物质。

中心集水口和四周集水口里可以种植花草。

使用的时候,将吸水砖直接铺在人行道上,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导引雨水沟槽从吸水砖的四边流到中心集水口,中心集水口收集的雨水又渗入吸水砖心中保存起来。

因为吸水转的上表面及四周为非挥发性材料组成,所以雨水保存在吸水砖中,只能从中心集水口慢慢地挥发。夏天,吸水砖中的水可以起到吸收热量的作用,带走太阳辐射的能量,改善炎热的空气质量,防止炎热暑气对人们身体的侵害。春秋给空气增加湿度,改善人们整体的生活环境。

将吸水绿化砖铺子广场、车场或者人行道的两侧面行人不常走的地方、公园等的林荫小道上、各种道路的护坡与河堤两侧以及沙地。吸水绿化砖中心集水口可以种植稍大的花卉或长青植物,周围的四周集水口可以种植草,形成错落有致的,多样性种植绿化的微环境。整体俯瞰的效果-----相当于该绿化转的中心种植了一颗花,四周一排或是两排等距配种有绿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因为吸水砖的上表面及四周为非挥发性材料组成,所以雨水保存在吸水砖中,只能从中心集水口慢慢地挥发。夏天,吸水砖中的水可以起到吸收热量的作用,带走太阳辐射的能量,改善炎热的空气质量,防止炎热暑气对人们身体的侵害。春秋给空气增加湿度,改善人们整体的生活环境。

2.吸水绿化砖中心集水口可以种植稍大的花卉或长青植物,周边的四周集水口可以种植草,形成错落有致的,多样性种植绿化的微环境。整体俯瞰的效果-----相当于该绿化转的中心种植了一颗花,四周一排或是两排等距配种有绿草。

3.可以将路边的多余地方都变为绿化带,增加了绿化面积,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更极大解决了城市土地各类建设需求与绿化的矛盾。

4.利用雨水,花草可以利用雨水生长,节约了水,节省了人力和劳动力,净化了空气质量,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对自热水的循环利用,增大了土地保墒的程度,使地气和天气以及人形成一个良性自然循环,保护了人们的生活环境,防止了雾霾的发生,保护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5.缓解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6.使得涉及该类的市政施工实现工厂化制造,极大减缓了市政施工环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水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水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水绿化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水绿化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水绿化砖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砖框,2.吸水砖心,3.中心集水口,4.导引雨水沟槽, 5.四周集水口,6.孔,7.营养土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例1本实用新型的吸水砖是由砖框(1)、吸水砖心(2)两部分组成,砖框(1) 是由上表面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共五个面组成;吸水砖心(2)镶嵌在砖框(1) 中;砖框(1)上表面的中央有一个中心集水口(3),中心集水口(3)从砖框(1)上表面打通进入吸水砖心(2),和吸水砖心(2)相通;由中心集水口(3)向砖框(1) 上表面的四周设有由深到浅放射性导引雨水沟槽(4);在中心集水口(3)四周放射性的导引雨水沟槽(4)上设有四周集水口(5),中心集水口(3)和四周集水口(5) 的下面对应的吸水砖心位置开有孔(6);孔(6)里设置营养土胚(7)。

孔(6)是圆柱形。

中心集水口(3)和四周集水口(5)里可以种植花草。

砖框(1)是由石材或复合材料做成,能防止水分挥发,而且美观、耐磨承重。

吸水砖心(2)的吸水材料选用碳渣、活性炭或者矿物质。

例2本实用新型的绿化吸水砖是由砖框(1)、吸水砖心(2)和营养土胚(7)三部分组成,砖框(1)是由上表面和前后、左右4个侧面,共五个面组成;吸水砖心(2)镶嵌在砖框(1)中;砖框(1)上表面的中央有一个中心集水口(3),中心集水口(3)从砖框(1)上表面打通进入吸水砖心(2),和吸水砖心(2)相通;由中心集水口(3)向砖框(1)上表面的四周设有由深到浅放射性导引雨水沟槽(4);在中心集水口(3)四周放射性的导引雨水沟槽(4)上设有四周集水口(5),中心集水口 (3)和四周集水口(5)的下面对应的吸水砖心位置开有孔(6);孔(6)里设置营养土胚(7)。

孔(6)是圆柱形。

砖框(1)是由石材或复合材料做成,能防止水分挥发,而且美观耐磨承重。

吸水砖心(2)的吸水材料选用碳渣、活性炭或者矿物质。

中心集水口(3)和四周集水口(5)里可以种植花草。

使用的时候,将吸水砖直接铺在人行道上、广场和各种高速道路的护坡护堤等地方,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雨水沟从吸水砖的四边流到中心集水口(3),中心集水口(3)收集的雨水又渗入吸水砖心(2)中保存起来。

夏天,吸水砖中的水可以起到吸收热量的作用,带走太阳辐射的能量,改善炎热的空气质量,防止炎热暑气对人们身体的侵害。春秋给空气增加湿度,改善人们整体的生活环境。

将吸水绿化砖铺子广场、车场或者人行道的两侧面行人不常走的地方、公园等的林荫小道上、各种道路的护坡与河堤两侧以及沙地。吸水绿化砖中心集水口(3)可以种植稍大的花卉或长青植物,周边的四周集水口(5)可以种植草,形成错落有致的,多样性种植绿化的微环境。整体俯瞰的效果-----相当于该绿化转的中心种植了一颗花,四周一排或是两排等距配种有绿草。

将路边的多余地方都变为绿化带,增加了绿化面积,大量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花草可以利用雨水生长,节约了水,节省了人力和劳动力,净化了空气质量,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对自热水的循环利用,增大了土地保墒的程度,使地气和天气以及人形成一个良性自然循环,保护了人们的生活环境,防止了雾霾的发生,保护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缓解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使道路施工工厂化,减少道路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